汉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
——对联知识漫谈

2018-09-19 03:17颜咏梅
收藏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何绍基桃符行书

颜咏梅

对联俗称对子,它是我国汉文化的一朵奇葩,是汉语的一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我们一般把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语对偶,音韵平仄对称,内容上相互关联呼应,形式上彼此排比对称的两句话组成的文体,称为对联。由于它的形式独特,语言鲜明,音韵和谐,内容风趣,具有诗的神韵,再加上优美的书法,从而成为书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关于对联的起源,说法很多,以讲究对称和谐为美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是对联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自古以来,对句的运用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尚书洪范》中就有“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有做好,尊主之道”等语,《周易》中也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词句。但这还不能称之为对联。有一种说法是,对联是由产生于秦代前后的桃符演变而来,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据《淮南子》记载: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并在桃木板上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像—左神荼、右郁垒。古人是以桃符上的书画来驱鬼压邪的,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这种习俗持续了1000多年。

五代以来,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964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见于史册的最早的一幅春联,一般把它称为对联的起源。但是在宋代,“对联”还是称之为“桃符”的,而联语却不限于只题写在桃符上,而是推用在楹柱上,因此后人又名曰“楹联”。自孟昶题桃符以后,文人学士便群起效仿,把题写对联视为雅事,于是题写对联之风便逐渐流传。联语内容有的集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等等。宋代王安石诗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文人学士题写联作对盛况的真实写照。

“桃符”真正称之为“对联”应始于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对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对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笑乐,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对联。帝王的提倡,使对联日盛。

清代更是中国书法史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被称为“书道中兴”的一代,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同时也推动对联艺术走向鼎盛时期,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现将济南市博物馆五幅清代对联藏品作一浅析:

图1 黄易 隶书对联

图2 何绍基 行书对联

黄易 隶书对联(图1)

“竹光浮研春云活,花气熏衣午梦轻。”上款题:“介亭三兄嘱书,李太仆竹懒句。时戊申八月廿有三日。”下款题:“秋愚弟黄易。”下钤两方印:“黄易私印”“小榕”。

黄易(1744~1802年),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影庵主、散花滩人。浙江钱塘人,清代著名书画篆刻家,尤为擅长隶书。黄易一生所临汉碑甚丰,《枕经堂题跋》云:“小松司马大隶书摹《校官碑》额,小隶有似《武梁祠题字》。”清阮元《小沧浪笔谈》给予黄易高度评价:“书画篆隶,为今人所不及。”黄易的隶书,沉稳高雅,笔划圆润平实,气势宏大,深得古法,这与他精通篆刻和金石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黄易也是著名的金石学家,他对清代乾隆、嘉靖时期的金石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他在篆刻和金石学上的成绩与贡献,都与其深厚的家学渊源和儒雅的家风有着密切关联。后人将其与丁敬并称“丁黄”,为“西泠八家”之一。其著作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金石目》《秋盦遗稿》等。

“竹光浮研春云活,花气熏衣午梦轻。”联,取法汉隶方整厚重一路,与《校官碑》《西狭颂》两碑的结体、趋势一脉相承,有汉代隶书的宏大气象。此联在用笔上,方起为主,兼以圆厚笔法,收笔处重按,强调汉隶的稳重厚朴笔意,尤其上联“光”“春”“云”等字的横画尤为突出,“云”字横画较多,但笔画略显繁琐,在书写上有意把横画写的细了一些,巧妙的化解了僵硬板滞的感觉,也使得横画线条匀静生动了许多。下联“花”“梦”两字,上面都是草字头,“花”字上面“草”字头变为篆书写法,这样不但区别与下面“梦”的“草”头雷同,而更富于整幅作品的变化与美感。上下两联看上去方整取势,结字平稳而浑厚,燕尾收笔处厚重,重按快收,突出汉隶书的特点,法度严谨,用笔稳健自然。黄易的书法创作遵循两种不同的审美趋向;楷书和行书草书创作师法帖字;篆隶书创作又有明显的崇碑倾向,他的兼容并蓄的态度,使他的隶书作品在创作中不仅有金石之气,还融入了帖学的书写性。

何绍基 行书对联(图2)

“杯羹最珍慈竹筍,瓶水自养山姜花。”上款题:“景安二兄嘱。”下款题:“子贞何绍基。”下钤两方印:“何绍基印”“子贞”。

何绍基(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蝯叟、猿臂翁等,湖南道州人。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道光十六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曾在多地为官,后被罢官。辞去官职后的何绍基,从四川经陕西等地到达济南,主讲于山东泺源书院。讲学之余,尽游济南大明湖、趵突泉、珍珠泉、千佛山等地,留下许多诗句。大明湖历下亭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便是其书法名作。咸丰十年,受长沙城南书院之邀离开济南赴长沙。前后在山东和长沙城南书院教书达十余年。晚年主持苏州、扬州书局,校刊《十三经注疏》,主讲浙江孝廉堂,往来吴越,教授生徒。一生豪饮健游,多历名山胜地,拓碑访古。著有《东洲草堂诗集》《水经注刊误》等。

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很高,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尤为擅长草书。何绍基的楷书既有颜真卿端庄雄伟、气势开张,同时还融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险峻茂密的特点,还兼有《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何绍基的小楷吸取晋代书法传统,笔意含蕴;行草书融篆书、隶书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他的篆书,中锋用笔,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自成一格。他的书法,早年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醇厚有味;晚年何绍基的书法已臻炉火纯青。济南大明湖历下亭楹联杜甫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即可窥其功力。清代蒋宝龄曾评价道:“贞老(何绍基)书专从颜清臣问律,积数十年功力,探源篆隶,入神化境。晚年尤自课勤甚。”清代曾国藩在《曾文正家书》中提到:“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仪礼精,二曰汉书热,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渠意皆欲有所传于后,以余观之,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

“杯羹最珍慈竹筍,瓶水自养山姜花。”七言行书联,用笔灵动洒脱而不失其凝重,从作品的整体章法来看,上联第二个字“羹”与下联第三字“自”,用笔较为浓重浑厚,上联最后一字笔画也较其它五个字笔画略重一点,这样也形成了上下的变化与呼应关系。整个作品看上去,这种轻重兼施用笔和构成方式,更能体现出何绍基书法艺术的独特之处。此联在字形上看,多有汲取颜鲁公书法的神韵,又能有所融化而独出己见。此联每个字的用笔、结体、起承转合,都那么的舒适而富于变化之节奏,也看出了何绍基的书法艺术功底和综合素养之高。上联“杯”字力道轻灵,“羹”字用笔厚重,形成鲜明的对比,下面四字较为均整,显得统一中又不乏变化。下联除“自”“姜”二字外其它四字用笔均瘦劲有力,笔画轻盈而飘逸,从而体现出书法艺术的修养和高超的技法表现形式。

陈介祺 篆书对联(图3)

“早起或因携酒出,晚归多是看花回。”上款题:“丹生里阮大令正。”下款题:“簠斋陈介祺六十八岁书。”下钤两方印:“海滨病史”“簠斋”。

图4 陈介祺 楷书对联

陈介祺(1813~1884年),字寿卿,号簠斋,别号海滨病叟、齐东陶父。山东潍坊人。清代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陈介祺的金石学修养极深,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典籍,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无不深入研究,而尤酷爱金石文字的搜集与考证。他不惜巨资搜集文物,还在家乡潍县城内旧居建成“万印楼”,并到处购求文物,每得一器一物,必察其渊源,考其价值,解奇释疑,一丝不苟。著有《簠斋藏古目》《簠斋藏古册目并题记》《簠斋藏镜全目钞本》《簠斋吉金录》《十钟山房印举》《簠斋藏古玉印谱》等。

陈介祺在金石学上的造诣对其书法影响甚广。清代著名的“六分半体”,就是将篆、隶、楷、草等书体进行杂糅,形成独具自家面貌的书法风格。陈介祺所书对联,虽以行楷书为主体,但同时融合了篆、隶书以及部分金文的结体方式。正因为加入了篆隶的笔意与结体尝试,使得他的行楷书超过许多同时期书家单纯的行书或楷书,但不见了整饬型行楷书的板滞。他的楷书以颜真卿为根基,在行书上借鉴了晚清何绍基的结体和笔意,并融合了北碑的厚重,使他的字收放有度,既有帖学书法的流畅与精致,又有魏碑的厚重,兼顾了篆隶的古朴奇趣。

“早起或因携酒出,晚归多是看花回。”此七言联深得以上特点,“早”“因”二字基本是楷书意味,“起”“或”“出”“晚”四字隶书成分颇多,下联除“晚”字外,其它六字皆为篆书笔法,但其笔法形式上与上联极为协调,上联“携”“酒”两字有篆书意趣,这也是上下联统一别致的体现所在,这种杂糅书体的对联形式虽不多见,但更能体现出书法艺术的新意与变化,天真烂漫,稚趣盎然。

陈介祺 楷书对联(图4)

“尺寸光阴需爱惜,分毫头角莫矜驰。”上款题:“吉臣七兄正。”下款题:“簠斋陈介祺。”钤印:陈介祺印信(白文)、宝簠斋(白文)。

陈介祺在金石学上用力颇深,并融入他的书法创作中,他的楷书是以颜鲁公为根基。“尺寸光阴需爱惜,分毫头角莫矜驰”,楷书七言联,文辞精良,用笔厚重典雅。结体丰腴端庄,并融合了北碑的厚重,更多的有着帖学书法的流畅与书写韵味,他的楷书作品有别于当时一些书家以及后来民国书家,没有那种生硬呆板的感觉。在书写上此联便有行楷书的感觉与意趣。上联“尺”“寸”两字字画较少,点画厚重有力,行笔工稳,简洁字画起收亦能看出行书字画上的连带。下面四字,字画较繁,在书写笔顺上略带行书笔意。行笔自然,古朴且有奇趣。下联在用笔上同样有行书意味,与上联形成统一和谐的章法,行笔轻松洒脱,凝重而不失率真。“头”“莫”“矜”三字行书笔意较为明显,线条厚重而不失灵动,也体现出陈介祺对书法艺术的感悟与创作力,通观此联,除精彩的点画用笔外,不难看出他的整体修养与文化积淀。

王文治 行书对联(图5)

“佳日屡逢名下士,淡云常写画中山。”上联题:“集临香光书”。下联题:“梦楼王文治”。钤印:山舟(白文)、梁同书印(白文)。

王文治(1730~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王文治一生以书法称名于世,早年习书从前辈笪重光入手,受其影响颇深。他的楷书师从褚遂良,行草书则学自《兰亭序帖》和《圣教序》。其书法用笔规矩而洒落,结构紧密而内敛,墨色以淡为主,着实是董其昌书法风貌的再现。除笪、董二人的影响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王文治中年以后潜心禅理,对于有关佛经的书法尤其用心关注。他曾收得张即之的写经墨迹,临摹学习,因此其书风与张即之、笪重光一样有用笔扁薄的特点。他喜用长锋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这与他的天然秀逸的书风有表里相成之妙,故清代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国朝刘石庵相国(指刘墉)专讲魄力,正梦楼太守(指王文治)则专取风神,故世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目。”著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论书绝句三十首》等。

“佳日屡逢名下士,淡云常写画中山。”行书联,王文治在书法上崇尚帖学,而且有自己比较完整的书学思想体系,“临摹古帖,以古人为师。”“取法晋唐、以右军为宗。”他在书学及作品诸多方面受董其昌影响较多,清代书坛,碑学渐盛,而他不随波逐流,坚守帖学。

此联深得董书(其昌)神韵,秀逸疏朗匀称,“佳”“屡”两字采取并笔涨墨,与其它五字形成章法上的变化。下联“淡”“云”两字借用涨墨法,与上联“佳”“屡”两字形成左右呼应,也强化了整幅作品的统一与艺术感染力。“中”“山”两字与上联“下”“士”两字字画较少,且在结体上又非常近似,又都在作品下方位置,不免有雷同板滞之感,作者巧妙的把下联“中”字竖画拉长,这样不仅缓解了原来几个字字形的雷同,又给整幅作品的章法增添了活泼奇逸之趣。统观此联,气息高逸,用笔用墨精良,给人们带来一种秀润空灵的美感。他的诗书画都达到了一定高度,所以在他的书法创作中也展现出作者的才情与内涵。

品评和欣赏对联书法艺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书法艺术的内涵,或秀润飘逸,或古拙雄浑。对联作为我国书法艺术多种表现形式之一,给人以启迪,让人玩味,使人深思,受到教益。它不但具有艺术欣赏的价值,而且兼具日常应用的意义,所以至今广为盛行,沿袭不衰。

图5 王文治 行书对联

猜你喜欢
何绍基桃符行书
涵抱万有
——何绍基特展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脚踏实地
图说书法(187)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寿苏」与「访苏」 何绍基对苏轼影响的接受与容纳
元日
桃符的传说
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