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娃看病,去儿童医院。”三秦百姓这句朴实的话足以说明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发源于1939年延安中央医院的西安市儿童医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陕西省唯一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造就医院好口碑的,除响当当的医疗技术水平外,还有融入血液中的红色文化。
一家医院的历史沿袭和文化渊源往往决定了这家医院独特的行业价值观和职业精神,并以此为基础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中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等,而这些也终将决定医院的发展走向。
1947年2月,中央医院改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一后方医院转战秦晋,1949年随军进住西安西关机场,先后改编为西北军区第一后方医院、第二陆军医院分院,1951年3月改编为第三陆军医院(迁至西安市儿童医院现址),接收抗美援朝伤病员。1959年9月正式更名为西安市儿童医院。融入在代代儿医人血脉中的便是孕育在革命岁月中的“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
西安市儿童医院打造红色符号表层,在门诊广场按原比例复制延安中央医院大门,邀请原延安中央医院前辈召开座谈会,并为医院旧址大门揭幕;积极筹备建设院史馆,扩大医院历史的宣传范围;完善红色符号内涵建设,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编写院史,向社会和全院职工征集史料活动,并多次深入延安中央医院离退休老同志家中走访、座谈,收集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前往延安及省市档案馆等处查阅、考证相关史料,医院出版了医院历史画册《回眸儿医》——纪念延安中央医院成立75周年,使医院历史的传播从不同途径向外延申;医院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赴革命圣地如延安、照金开展红色教育,在延安李家洼原中央医院旧址开展“寻根溯源缅怀先辈”活动,参观凤凰山白求恩纪念馆、枣园、王家岭、宝塔山等革命旧址,邀请延安干部学院教授进行《白求恩精神传承》讲座,观看歌舞剧《延安保育院》等。
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是对医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而完善的医疗服务则是医院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尺,更是医院文化的集中体现。
为了提高患儿的就医感受,西安市儿童医院不断完善医疗护理服务体系,从礼仪、沟通服务、健康教育、医疗护理文化等方面开展一科一品亮点等系列活动;门诊一站式服务台投入使用,使预检分诊、便民服务、咨询盖章、预约服务统一整合;住院处与医保合疗中心合署办公,方便患者办理出入院手续;成立患者随访中心,对出院患儿进行回访;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预约挂号服务;在门诊就医高峰,医院启动应急预案,增派医生,增开服务窗口,调整上班时间,专科门诊接诊时间,有效缓解了病人排长队现象。从儿童心理需求出发,在门诊大厅、电梯及特殊检查室、病房推出主题设计,海洋之门、动物王国、海底世界等丰富多彩的卡通装饰,为就诊患儿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不同的节日里,西安市儿童医院都会举办不同的主题活动,元宵节举办“健康团圆欢乐‘送’”活动,钢琴演奏,猜灯谜,还有医护人员跳洗手歌;圣诞节举办“欢乐颂”音乐会,医护人员脱下白大褂和志愿者一起跳快闪,演奏小提琴和钢琴,并赠送精美小礼品,舒缓患儿的紧张情绪,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医院社会责任是对医院文化、医院价值观念的重新塑造和根本要求,并对整个医院文化建设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西安市儿童医院连续多年邀请荷兰医疗专家来院开展唇腭裂免费爱心手术活动;启动“童心圆”先心病绿色救助计划;成立西安生命小战士联谊会暨西安癌症患儿家长会,形成了“天使妈妈”“爱心图书角”“童心圆”“儿医健康大讲堂”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启动“童梦齐圆”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全市首家团市委官方设置的医疗志愿者服务基地,引入大专院校志愿者开展符合儿童心理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雾霾天里,西安市儿童医院的医生会教大家如何选择和佩戴防霾口罩;寒冬里,告诉大家要预防“暖气病”;酷暑里,提醒大家防中暑;呼吸道疾病多发季,提醒大家预防流感;除夕前,告诉家长当心孩子异物卡喉;元宵节前,支招大家如何健康吃元宵……这些暖心提醒,西安市儿童医院一直在坚持做,并将继续坚持下去。
近年来,西安市儿童医院创建了特色分明的学科品牌。儿外科由最初两个病区发展为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五官科等8个病区11个专业,内科成立神经内科二病区、血液肿瘤科二病区、风湿免疫病区、内分泌遗传代谢病区,扩大神经内科一病区、康复科病区;急诊EICU投入运行;门诊改变了以大内科为主的格局,各专科门诊得到长足的发展。2014年,医院改扩建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启用,并与两个新生儿内科病区、一个新生儿外科病区共同形成新生儿诊疗中心。2016年3月,医院儿保科新门诊正式开诊,这也标志着西北最大的儿童保健中心落户西安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