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成为有自控力的小达人

2018-09-18 04:43兰心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8年9期
关键词:黄牌自控力自控

兰心

每天都被“黄牌警告”的孩子

最近,5岁的芳芳越来越不喜欢上幼儿园了,芳芳妈知道,女儿在幼儿园的日子不好过,她已经被所有的小朋友“盯”上了!

上周三,芳芳在手工课上惹祸了。她向后靠椅子,坐在上面晃来晃去……老师提醒了她很多次,但她只能控制一小会儿,然后就又忍不住发作,最终一个不小心摔在了地上。老师赶紧跑过去扶起她,忍不住责备了几句。周围的小朋友也一起起哄:“给她黄牌!”芳芳听到大家的嘲笑,难过地哭了起来。

原来,芳芳的幼儿园里有一项特殊的规定,上课的时候,老师会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圆形的塑料牌。塑料牌的正面是绿色,背面是黄色。如果表现好,就可以把绿色朝上;相反,如果小朋友犯了错误,就要把黄色朝上,这就是大家说的“翻黄牌”。芳芳是被黄牌警告最多的孩子,因为她常常控制不住自己。

美术课上,她用水彩笔把桌子涂成了红色;喝水的时候,她忍不住推了佳佳一把,把水洒了一地;数学课上,她抢话、接下茬儿……黄牌被翻得多了,连小朋友也开始帮老师盯着芳芳,她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对此,芳芳妈很苦恼,她讲过道理,发过脾气,都没有用。也许,自控力是天生的?那么,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天生的能力都在完善,但为什么芳芳的自控力却发展得很慢呢?

为了找到答案,芳芳妈在图书馆翻阅了很多关于自控力的书籍,找到了一丝希望:虽然大部分实验都证明,自控力有天生的成分,它来自大脑前额叶皮质,由人脑中的生物力量决定。但是,自控力也是一种“肌肉模型”,就像我们身体上的任何一块肌肉一样,用进废退。这个信息,对芳芳妈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就算芳芳先天的自控力发育不是太好,只要后期训练跟得上,一样能变强!

自控力,远不止延迟满足那么简单

泡在图书馆的那几天,芳芳妈做了满满一本笔记,带着信心和很多的方法回家了!

其实,芳芳不仅在幼儿园控制不好自己,这些失控的行为,在家里也能找到蛛丝马迹。每天,妈妈和芳芳斗争看多久的电视,简直是一场持久战。每次规定看两集动画片,她都会无法控制地看4集。关于零食,芳芳也没有抵抗力,她一闲下来就磨着妈妈要吃这吃那,搞得全家人都不敢吃零食,生怕勾起孩子的瘾。面对这样的情况,芳芳妈开始明白,大人们只懂得限制,不去帮助孩子学会自控是不行的。所以,她打算牛刀小试一下,运用延迟满足的方法来帮芳芳提升自控力。

芳芳妈和孩子约定:“如果你一天不被翻黄牌,回到家里就可以多看两集动画片!”她以为这样的方法会非常奏效,殊不知,孩子比她预想的机灵很多。如果某一天,芳芳没有被翻了黄牌,她会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报喜”,然后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甚是享受。但如果某一天,她早早地就被翻了黄牌,那她一整天的表现都会很糟糕,好像这一整天已经“输了”,后面的事情没有任何意义。回到家里,她也会用哭闹、耍赖来试图抵消黄牌给自己带来的损失,还会不停地“告黑状”,解释被翻黄牌这件事不是她的错……总之,一整个晚上,会搞得全家人精疲力竭,这是芳芳妈始料未及的。

冷静下来,芳芳妈搞懂了一件事—提高自控力远远不是用延迟满足可以达到的。如果不教会孩子怎么控制自己,只用奖励诱惑孩子,会适得其反。于是,她暂时放下了奖励计划,改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芳芳妈发现,在外出吃饭或者等车的时候,芳芳总是磨着自己要手机,打发无聊的时间。于是,芳芳妈想出各种方法,把等待变得有趣。等餐时,芳芳妈用十几根牙签给她摆数学题,让她琢磨着怎样才能只动一根就让两边相等。等车时,芳芳妈随手带着一个小魔方,和她一起研究……如果条件不允许,就让她通过想象来打发时间,母女两个一起看天上的云朵,或者回憶一次好玩儿的旅程。总之,当孩子的头脑开始思考别的东西时,对手机的渴望就在慢慢冷却。

一旦教会了孩子等待的技巧,芳芳妈发现,等待对于芳芳来说并不像之前一样难熬了。有一次外出吃饭时,芳芳主动带着涂色本打发时间,她已经会给自己想办法了。芳芳妈终于松了口气,这次,她选对了方向。

学会选择,帮助孩子培养自控策略

学会了等待后,另一件让芳芳妈很郁闷的事情是,芳芳有时候很不讲“信用”。比如,周末有一个绘画体验课,芳芳妈问女儿:“周末下午有一节绘画课,咱们一起去画画好吗?”芳芳痛快地答应了,然而,周六的下午临近出门时却状况百出。芳芳可能会说:“我还想和我的小熊玩儿一会儿,我不想去画画!”或者声嘶力竭地喊:“我没有说过喜欢画画!我为什么要去画画?”

遇到这样的状况,芳芳妈很容易怒火中烧。她不是纠结具体的绘画课,而是芳芳的性格—为什么孩子的承诺总是禁不住时间的考验?为什么孩子没有长久的执行力呢?

想到这儿,芳芳妈赶紧在脑中叫了暂停,她发现自己又给孩子贴标签了。她试着体会芳芳的感受,5天前,和她说学画画的时候,她的感觉是抽象、模糊的,当时间临近时,她开始启动了情绪层面的思考,是生动具体、有思路的,她会想到在热天出门、上课要两个小时那么久或者其他困难,所以变得退缩。要是以往,芳芳妈会痛骂孩子几句,然后逼着她去上课。今天,她想尝试一种新的方式,在不破坏亲子关系的前提下,督促孩子自律。

关于自控力的书籍,都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动力源泉,那就是来自父母的爱意。如果亲子间存在有效的情感连接,那父母的爱就能够帮助孩子自控。既然孩子不懂得逻辑,对她讲“学画画是一门很有用的兴趣爱好……”是没有用的,所以芳芳妈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妈妈好喜欢你画的画,上次你在课上画了一只白鹅,我用手机照下来了,你要不要看一下……”芳芳听到妈妈的赞赏,体会到她内心的愉悦,就开始积累属于自己的力量、激发了一些热情,进而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同样,面对孩子的选择困难,芳芳妈也不再讲道理,而是让她练习选择。去超市时,提前和芳芳讲好,只能买一个玩具。要是遇到两个非常喜欢的玩具,芳芳会急得跺脚。这时候,芳芳妈会轻轻搂住她,安慰一下,然后让她同玩具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让她分析:“如果带洋娃娃回家,我要怎么玩儿?如果换成彩泥,会有什么不一样吗?我给每个玩具打几分……”芳芳思考过后,仍然难以选择,但是她刚刚激动的情绪得到了缓和。这样,芳芳妈再和她强调约定—一次只允许买一个玩具,孩子就更容易接受。

很多时候,自控力来自于孩子的一次正确的选择。她选择等待,就要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头脑中的欲望冷却;她选择执行,就要有足够的动力支持自己前行。这个动力可能是兴趣、父母的爱,或是亲子之间的约定……总之,在批评孩子自控力差之前,父母不妨反思一下,我们为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做了努力吗?如果没有,那就尽快开始吧!

猜你喜欢
黄牌自控力自控
哲理漫画
自控力越强智商越高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自控力
读《做个有自控力的小孩》有感
警告为什么用黄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