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文化馆培训与辅导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2018-09-18 07:34夏从松
世界家苑 2018年9期
关键词:文化馆新形势

夏从松

摘 要:公共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群众文化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其本质是更广、更好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使之感受到文化素养的熏陶,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主要工作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群众文化的娱乐活动提供场所和便利。其中文化馆的辅导培训是与群众直接接触、联系紧密的重要环节,可以按照服务对象的需求,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那么如何更先进、更广泛、更便捷、更均等的进行辅导培训工作,是我们群文工作者面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

关键词:新形势;文化馆;培训与辅导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瞩目成就,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质量。“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题中之义。为了响应新时代下文化建设的号召,文化馆作为龙头,应当顺应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趋势,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群众文化,满足不同层次老百姓文化需求,创造性地开展文化建设。本文就新形势下文化馆开展文化艺术普及和基层文化人才辅导方面的重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阐述未来工作的主要方向和发展策略。

1文化馆辅导培训所存在的问题

1.1专业人才不足,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县一级文化馆编制与职工人数较少,部分干部职工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年轻人员培养滞后,出现断层现象,导致开设艺术门类课程比较单一,服务方式结构简单。而基层文化馆人员专业能力水平有限,对文艺创作、艺术精品生产等高层次的辅导培训力不从心,真正高质量的辅导培训课程只能以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社会人员。

1.2辅导培训形式单一,制度与运行体制不尽完善

在基层文化馆辅导培训中,较为常见的是讲课和讲座的方式,缺乏趣味性,枯燥无味,导致无法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降低了辅导培训的效果。其培训制度和运行机制都是依照我国事业单位的机制进行运行和管理,而当今社会环境和面临的文化生态日新月异,使得以往事业单位运行的弊端显现出来,如管理理念落后,服务质量不高,辅导人员素养参差不齐,都是現今文化馆培训制度与运行机制中所面临的问题。

2基层文化馆辅导培训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2.1科学设置内容,动态调整刷新

科目设置适当丰富,满足不同层次老百姓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馆在满足老年人群众娱乐生活之外,应适当的开设适合不同层次老百姓需求的科目,如茶道、古琴等,在品茶听音乐的同时能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饮茶的礼仪等。并经常性的举办一些雅集活动,吸引更多高端的文化人士参与。培训带动活动,以活动辐射更多的人群。另外,在少儿类的培训中除了歌舞、器乐、体育外也可适当地加入科学、人文类的科目,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并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外出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孩子的各种社会知识。

2.2着眼综合素质,培养优秀人才

在文化馆的基层辅导培训中,师资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文化辅导的服务质量。很多基层文化馆辅导培训人员来源复杂,文化工作能力不强,对待培训不积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文化馆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因此,定期性的举办业务比拼、岗位轮训活动,外出培训、进修学习和理论讲座等方式,可以不断提升基层辅导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打造群众文化服务的创新理念。通过打造一批专业人才业务骨干,使其在基层文化辅导中发挥带头作用。因此,在以后的辅导培训工作中,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人员综合水平,才能确保基层培训辅导更好的服务。

2.3推行共建共享,促进推介推广

基层文化馆是当地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其在活跃基层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基层文化馆运行情况来看,大部分文化馆发挥文化建设引领作用还不够突出,对区域文化发展繁荣的贡献度偏低。因此,必须坚持共建共享,推广各类文化,提高基层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基层文化馆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应该把这种优势转化成促进基层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加强基层一线文化组织、文艺团队及骨干的资源共享、机制共建、特色共创,积极在开展活动、艺术指导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逐步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帮助和服务,促进基层文化工作提质增效。基层文化馆还应积极开展各种主题的文化活动,像“三送下乡”、慰问演出、军民联欢、城乡结对等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为广大基层群众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充实活跃一线文化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熏陶,激发基层文化建设的活力。

2.4注重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

引入优秀民营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公益培训和文化服务,加大辅导的辐射面。目前民营社会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开设项目齐全,师资比较全。在了解调研了部分民营社会培训机构后择优选择具有社会公益心、师资优良、社会口碑好的机构进行合作办培训、辅导班。

结语

总之,文化馆的建设要牢牢把握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心,坚持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响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树立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群众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文化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会娟.浅谈文化馆的现状及建设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1,(04):163.

[2]霍小峰.浅谈基层文化馆的建设[J].赤子(中旬),2013,(09):284-285.

[3]蒋琴.浅谈各地文化馆对基层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J].大众文艺,2015,(04):11.

[4]庄敏莹.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艺海,2009,(05):132-133.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文化馆)

猜你喜欢
文化馆新形势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8)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作品赏析(4)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