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摘 要:城市供暖系统作为北方城市室内气温调节的主要手段,其保持稳定、可靠的运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供暖热网系统运行而言,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其实际效用的发挥。因此文章就供暖热网系统热力平衡的调整技术展开相关探讨。
关键词:供暖热网;热力平衡;调整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热能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提高,因此我们就要通过集中供热调节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得能源的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样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相关要求,还有着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不过,从当前我国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的实际情況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为此我们就要通过对集中供热热网热力调节系统进行相应的开发和改进,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一、供热调节的目的
在当前供热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供热系统进行适当的调节和完善,不仅使得整个系统设备的运行负荷降低,使其使用寿命得到很好的延长,还有效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促进供热行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热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相关要求,我们就要通过供热调节的方法,将整个供暖系统的内部运行潜力充分的发挥出来。不过,人们在进行供热调节的过程中,并不是重视其自身的经济效益,也必须要根据季节变化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适当的调节。一般来说,供热调节的目的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满足用户的要求,将室内空间环境的温度调节在一个比较适宜的条件下;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热量的损失,使得整个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我们在对供热系统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我们也根据供热才能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调节方法进行适当的选取。
二、供热调节的原理
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城市集中热水供热系统的建设施工,主要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一个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一般而言,供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供暖热负荷,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供暖热负荷过大,给整个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操作影响,我们就要通过供热调节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保障整个供正常运行。然而,在不同的情况下,供暖热负荷的变化情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我们就要会根据室内温度变化的实际情况,来对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进行很好的控制。此外,我们在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调节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也要对建筑材料的保温性能进行严格的要求,并且通过相关的计算方法,来对室内温度的升降量进行控制,以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适用性。
三、供暖热网系统热力平衡的科学分配分析
我国北方冬季气温较低,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摄氏度以下,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因此,北方城市普遍建设有相应的城市供暖系统,以调节室内温度,改善人们生活环境。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供暖热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就供暖热网系统平衡相应的调整技术进行讨论。
就现阶段北方城市供热而言,为满足城市居民采暖实际需求、提高供热效果,多数城市选择集中式供热的模式。集中式供热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于以下两点:(1)与现代社会环保意识有着较高的契合度;(2)有助于实现对于城市供暖系统的统一化管理。集中式供热作为北方城市供暖的主要形式,供暖管线众多且分布广泛。但就同一供暖区域而言,个别少数建筑内的暖气存在冷热不均现象,这一问题也是限制城市供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水利失调是导致城市供暖热网系统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一个系统、完整的城市供暖系统中,各分区暖气设备所对应的实际需求量与热水流量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从而因水利失衡引发供热失效问题。其中供暖热网系统的管理压力与作用压头损耗,是造成水利失调的主要原因,二者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失衡问题。就供暖热网实际运行而言,受供暖管道管径及水流速度等因素影响,导致设计偏高的走近环路作用压头不断降低,进而产生压头剩余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对于远环路管来说,在剩余压头作用影响下,其流量较难达到相应的规范标准,不仅会导致远环路一端暖气发热缓慢问题,还会导致近环路一端散热器过热问题。结合上述问题分析,为提高供暖热网系统平衡性,相关部门需综合不同供暖分区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近环路管道相应的耗压,同时科学降低远环路相关管道的耗压水平。建议相关部门通过调节流量阀部件的形式进行调整,控制远环路阀门开启度增大的基础上,减小近环路阀门实际开度。另一方法,是在管径不变基础上,科学调整管道压力上升,以达到调节管道内部热水了的目的,通过控制水循环速度,促进热力平衡。
四、供暖热网系统热力平衡调节分析
因供暖热网水力稳定性差异影响,在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其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问题,从而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使用集中调节、量调节、质调节、以及间歇性调节等方式,完成对流量的科学分配和合理调整。其中集中调节和质调节两种方法,更具有实际发展潜力。就集中调节方法而言,在城市供暖热网系统调节中,其可靠性最为突出,且易于操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发生热力失调问题;质调节的文职是调整供暖热网中的供水温度。其优势主要有两点,其一,可是供暖系统与室外环境变化主要趋势相适应。其二,可以有效抑制城市供暖热网中出现的热量失调问题,提高室内稳定稳定性。此外,这种方法实现了对于燃料的科学控制,经济性良好。以我国某城市为例,该地区冬季最冷温度可维持在-30℃左右。为进一步提高城市供暖效果,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就需要从供暖系统压力、锅炉出水温度等方面,对供暖热网进行控制,具体内容如下:(1)供暖热网分户之后,各个建筑室内平均温度应满足(17.5±1.5)摄氏度的标准要求。(2)针对该城市室外温度变化区间 5~30℃,科学调整锅炉出口水温相应指标,以及锅炉回水相关指标。(3)城市供暖热网的锅炉出口水稳应控制在 50~75℃区间内;而供暖热网锅炉回水温度应控制在40~65℃区间内。(4)城市供暖热网管道末端压差应控制在0.01~0.05MPa区间内。根据我国相关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城市供热系统对应的循环水泵,其功率应控制在 0.35~0.45W/m2区间内。就大流行运行模式而言,热力站循环水泵的电功率通常会达到0.50~0.60W/m2,部分循环水泵甚至可到 0.60~0.90W/m2,平均耗电量增加11.0~33.0%。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北方寒冷城市而言,城市供暖热网系统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我国城市供暖系统经过多年发展,虽然已经具备较为良好的供暖能力,但仍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城市供暖效果。因此,相关部门应从问题根源入手,进行科学调整,包括供暖热网系统压力、锅炉给水温度和回水温度等,以提高城市供暖服务质量,促进城市供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山.供热系统偏优关系与优函数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7
[2]薛林.分布式供热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
[3]张琛,孙光.试论供暖热网系统热力平衡的调整技术[J].民营科技,2015(04)
[4]王荣,刘秀东.供暖热网变频补水控制系统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0(02)
(作者单位:鞍山市供热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