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迅良
摘 要:就业工作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之一,尤其做好困难生就业帮扶工作意义深远。本文主要從学生自身方面、学校就业体系和社会关注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应从学校领导层面、就业帮扶体系和学生自身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更好地做好就业帮扶工作。
关键词:就业帮扶;指导;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顺利进行关系着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着学校教学秩序顺利进行,关系着各毕业生家庭的切身利益。随着我国深化改革力度的不断进行,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之一。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分别提及就业问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推进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同时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因此做好就业工作意义重大。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困难的因素
1.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确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对知识人才的渴望,之前各大高校扩大招生的数量,导致现在多大700多万毕业生涌入社会,而在这些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学生脱离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后,来到大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定位不明确,自我主观意识认为自己毕业后能找到相对不错的单位,甚至有些学生毕业后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也不愿去所谓不好的单位或企业上班,因此这样的错误思想定位和择业观导致当代大学生产生厌倦的就业意向。
2.学生专业学习和知识储备不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需求趋向于多元化,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丰富的学生活动和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但在这些活动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的硬件设施有限、教师队伍结缘性不协调等一些因素导致学生在接授知识的过程中受到限制;其次,学校在提供完善的教学资源同时,部分学生约束力不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考试时老师划重点甚至抄袭同学的就可以,导致自己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找工作时就会导出碰壁,久而久之学生对找工作会出现心理厌倦的现象,因此这些情况也是导致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3.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互联网+”时代就业系统的不断改革创新,学生收集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比较容易,但在学校针对就业政策、就业技巧以及就业信息等的解读普及和教育不到位,有些学校认为给学生提高就业岗位信息越多对学生的就业越有用,而却忽视了学生就业的根本问题。目前部分学校仍然采取就业岗位信息收集发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帮扶等也进行讲解,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对低年级的学生的就业政策、就业指导知识宣传时力度不大,认为他们现在时间还早,导致学生需要时,错失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就业指导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就业指导需要贯穿于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大学入校时,了解社会所需人才的核心素养,做好人生规划,同时完善学校、学院的就业创业指导政策体系。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改进策略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
1、学校、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帮扶工作
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执行院长任组长的“一对一”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贫困户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对未就业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后续帮扶工作。其次组建帮扶团队,实现“一对一”帮扶,学院建立了以院领导带头、各毕业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的一支高素质就业指导帮扶团队帮助困难学生实现就业。根据毕业生人数召集学院优秀教师自愿热心为贫困户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帮扶。真正做到“一对一”的有效帮扶。最后全院教职工积极参与“一对一”帮扶。学院拟定了《学院关于鼓励教师参与就业工作的暂行办法》等制度,激励全体教职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2、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及就业帮扶
学院通过主题指导讲座、群体座谈等方式,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做好就业准备,积极投身就业市场。同时建立《就业困难学生信息库》,并根据《学院就业困难学生帮扶措施》,一对一的为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传授求职技巧、发放补助金,并且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等,渐进稳妥的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帮扶工作。
3、帮扶工作信息记录
在积极落实各项“一对一”帮扶措施,全力帮助贫困户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同时,学院专门对帮扶工作的相关事务做好记录工作,为以后改进和完善“一对一”帮扶工作提供材料和依据,在总结经验教训中不断提高我院帮扶工作的效率,更好地为文院学子服务。
(二)个人方面:提高自身就业核心竞争力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这个竞争力如此大的社会中,学生应首先摆正自己的心态,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师范生,首先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掌握专业知识,通过试讲、实习等社会实践形式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丰富自身教学技能和经验。其次,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院根据专业特色举办“读书节”等活动形式,检验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多渠道了解就业政策和面试能力。总之,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表现于专业知识方面,也贯穿于学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方面,是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
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做好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意义重大。做好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工作,不仅仅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配合,同时也需要学生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更好得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张健.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2):29-31.
[2]周丽君.“双一流”战略下工业设计类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探索[J].艺术教育,2018(11):255-256.
[3]张学亮.“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7.
[4]张广乐.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新常态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03):121-124.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