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形势下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及服务模式特点

2018-09-18 07:34郭瑾
世界家苑 2018年9期
关键词:阅读器短信图书馆

郭瑾

摘 要:移动图书馆是指通过网络的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访问图书馆网络资源进行文献阅读、下载、利用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图书馆具有便捷性、广泛性的特点,并且互联网用户在我国已经超过6亿,因此,移动图书馆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及全民阅读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早期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特点;现代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特点;对比

正文:移动图书馆最先来源于手机图书馆,手机图书馆最先是发送短信提醒读者办理相关服务,移动图书馆是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在各省市图书馆当中迅速发展。移动图书馆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其中目前受众最广的是WAP和APP模式,并且大部分图书馆的移动服务都是免费的,免费服务是国家倡导的服务趋势。通过移动图书馆获取文献资源是读者最喜欢的服务,尤其是文本格式阅读,随时随地可以获取知识。

一、早期和现代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对比分析

1.早期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特点

2004年吴志攀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 《移动阅读与图书馆的未来——— “移动读者的图书馆”》的文章,开启了我国移动图书馆发展的序幕。

1.1服务方式简单

在移动图书馆发展的早期,由于受网络发展不发达的限制,移动图书馆只是商家提供的阅读器,即由用户购买电子书利用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或是图书馆推出简单的短信服务功能。

1.2服务内容单一

早期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内容是比较单一的,只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一些改变,服务内容主要一是由阅读器商提供的阅读器,二是由图书馆提供的短信服务。电子书阅读器简单实用,可以支持自动翻页、旋转、字体大小的调整等,并且一般的电子阅读器都可以存储10 万册以上的图书。对于读者来说,仅仅携带一个阅读器就可以随心所欲、随时随地地阅读图书,这一点是比较方便的。短信服务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推出的一种移动信息服务,是移动图书馆最早期的服务内容。移动短信服务主要是图书馆依托于电信行业的无线移动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的信息服务,目的是使读者不再受时间、空间及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接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但早期的短信服务主要集中在信息注册、短信提醒、发送图书馆新闻等方面的简单功能上,如国家图书馆通过短信提醒读者有书到期,开展催还的业务等。

1.3不完善的服务技术

早期的移动图书馆推行技术手段还不完善,移动电子书阅读器不能和图书馆资源进行连接,只能经过书商或在购买阅读器时将图书馆一次性购买进行阅读。图书馆提供的短信业务也主要是基于 SMS 短信的技术、WAP 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技术。这两种技术开发都不完美,短信服务需要定制,并且读者如果所处的环境信号不强烈,也会影响其接收信息的速度和效率。而 WAP 技术的信息服务,费用很高,并且传输速度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普及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现代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模式特点

2.1服务方式主动

在移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的提供者,用户作为信息服务的需求者,二者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移动图书馆被动简单的信息服务已经不适合读者的需求,移动图书馆只有开展多样化、主动化的服务才能适应用户具体的信息需求。在信息个性化的服务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地通过手边的移动设备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服务。

2.2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随着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进一步推出移动图书馆的服务以满足读者的更高需求。移动图书馆的服务不再局限于电子书阅读器和短信服务,而需要进行更深层、更多样化的服务。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阅读服务的开展日已成熟,如Kindle 等电子书的电子阅读都已有很大的名声,有非常大的用户群体。国内外图书馆也逐步介入到电子阅读服务过程中,美國的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开展电子书的借阅服务,寻找自己喜爱的书籍进行下载借阅,并通过手机进行阅读。另外,移动图书馆积极开展短信参考咨询服务,这是一种主动性互动性的信息服务模式,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地向图书馆咨询,向图书馆发出需求的信息,图书馆由专人通过短信的形式进行回复。短信服务的模式非常受读者的喜爱,特别是年轻读者的喜爱,短信服务也有着越来越大的读者群。同时,许多图书馆通过手机、Ipad 等设备向读者提供移动阅读服务,如国内的掌上国图服务,读者通过自行安装相应的软件就可以阅读国家图书馆的电子图书、报纸、期刊等文献内容。同时许多图书馆还在图书馆的手机页面上植入了商业读书网站,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网页,在如 “新浪读书” 等读书网站上进行阅读。图书馆本身的门户网站、微博也建设的非常好,用户可以通过其链接进行检索所用的文献信息等,方便快捷。

2.3进一步完善的服务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图书馆人服务理念的改变更新,使得移动图书馆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手段,结合图书馆自身的系统平台、技术产品,对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技术进行调整和创新。目前移动图书馆技术不再局限于简单的 SMS 和 WAP 等技术,而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Native Apps 技术和 Mobile Web 技术是国内外图书馆在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中采用比较多的技术。这两种技术手段相对早期的移动图书馆技术更为完善,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3.云环境下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

未来的我们都处于云服务环境之下。云服务环境是未来信息社会中一种综合性的全面性的信息环境,通过科技、信息、技术、储存和通信等多方面的力量把信息的处理、利用与加工发挥到极致。在云服务环境下移动图书馆构建了一个多种媒体、多种技术、多种信息、多种方式的信息服务网络,服务由推送方式到读者任意抽取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一种升级。云计算支持下的移动图书馆可以针对不同读者群的需要,提供智能、学科、个性的知识服务。这种移动图书馆服务可以支持读者自由灵活地任意收割信息,提取信息,进行知识交流,完善知识获取。

3.1以读者意识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方式

移动图书馆是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服务模式,通过移动图书馆服务可以实现图书馆理想的服务状态,即读者可以不再受时间、空间与地域的限制任意获取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云服务环境下,移动图书馆的一切服务都以读者的信息活动为中心,所有服务都将从读者获取信息的目的出发,宗旨是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并最终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方式,解决读者的实际问题。

3.2创新型服务内容

(1)与商家合作,加快进度

仅仅依靠图书馆的人力、财力、技术力量实现移动图书馆的全方位服务,创新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是非常困难的。市场上有许多企业针对图书馆开展的移动服务推出了许多技术和产品,如通信的 3G 技术、中国移动提供的移动手机报纸、苹果公司推出的适应于手机的各种应用程序以及各种版本的阅读器的下载等,这些都加速了移动图书馆的进程,减少了移动图书馆发展的阻力。有借力于商家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利用图书馆与网络上的资源,主动性地为用户提供移动的、精彩的服务。

(2)利用手机程序进行网页浏览服务

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使用手机等掌上设备进行网络登录浏览资源。适合手持设备的网页,简洁、清新,没有过多的动态网页设置,读者可以快速地登录并进行使用。各种手持网络设备的应用程序也非常便捷,通过这些程序浏览与检索图书馆网页,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和过程,减少输入关键词数量,减化检索过程,体现掌上终端设备的快速连接、查询的特点。

(3)建立移动学习空间

随着各图书馆 Web2.0 技术的应用,图书馆的门户网站上的社区性、互动性的能力更强,移动图书馆充分利用 Web2.0 的强势,开展移动服务建立移动学习空间,可以让用户体验到交互式学习的乐趣。用户可以在共享的学习空间上与其他用户讨论和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与信息,也可以定制自己研究学习领域的相关文献信息,并可以及时通过手机发布自己的研究心得,这些将势必推动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开展。

(4)一站式的集成服务

现在开展的各种移动图书馆服务,服务内容大多是分散的,虽然都是根据读者的需求开展的各种服务,但各种服务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资源也是分散的,不利于读者的使用,也不能给读者带来便利。针对这种情况,移动图书馆服务应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将资源、服务和各种信息活动集合在一个平台上,构建成一个整体为读者服务,读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建设自己的个人信息中心,享受这些服务。

4.3不断提升的技术

在云端下的图书馆,要想开展好移动图书馆服务,必将解决技术问题。现在图书馆面临许多问题,如通信协议、图书馆系统管理平台、商家的各种软件、通信公司的移动平台等,如何将这些技术问题加以解决,更好地为移动图书馆服务,是目前最大的技术难点,需要技术人员去攻克。我们也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将得到大力的开展,让读者充分体会到移动的乐趣和移动服务的魅力。

二、我国移动图书馆迅猛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普及率偏低。

移动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中的推广和应用还是不够全面和普及,加强推广是图书馆建设的关键,是改善服务的手段,是加强和读者沟通的桥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多读者能够通过移动网络终端进行阅读和学习,由于普及不足,很多读者对于移动读书馆认知不够,操作不熟,无法更便捷的获取知识。

2.服务模式不均衡。

移动图书馆WAP和APP目前在图书馆中运用比较广泛,主流支持APP,SMS模式相对来说较少。由于公共图书馆具有群众性、泛在性等,移动网络的群体55岁以下占绝大多数,很多老年人对移动网络运用不熟练甚至不用,为了保证公平性,图书馆应该拓宽SMS模式的服务模式,使年龄较大的群体以及非智能手机及其他移动终端用户可以享受移动图书馆的便捷服务。

3.宣传效果不夠。

移动图书馆资源丰富,很多图书馆与知网、超星等合作,提供海量数字资源检索服务,馆藏信息等展示也日趋丰富,但由于宣传不足,移动图书馆知晓度很低,用户喜爱的电子书、数字资源在线阅读等不能被读者及时利用,无法完全发挥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效能。而且移动图书馆突破了网络限制和地域限制,宣传到位有助于将图书馆服务推广到农村和偏远地区。

参考文献

[1]贺伟,李贺.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意愿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07):39-47.

[2]叶莎莎,杜杏叶.移动图书馆用户需求理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6):50-56.

[3]魏群义,袁芳,贾欢,霍然,侯桂楠,杨新涯.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以国家图书馆和省级公共图书馆为对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03):50-63.

[4]施国洪,夏前龙.移动图书馆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02):78-91.

[5]过仕明,梁欣.国内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01):90-96.

[6]高春玲,张文亮.关于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理性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3(11):80-84+94.

[7]梁欣,过仕明.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现状与发展趋势[J].情报资料工作,2013(05):98-102.

[8]刘贵玉.国外移动图书馆营销案例分析及其启示——以加拿大伯灵顿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3(03):36-40.

[9]梁欣,过仕明.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09):58-64.

[10]刘松柏,姜海峰,李书宁.移动图书馆建设的难点与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04):79-83.

[11]刘红丽.国内移动图书馆研究现状与趋势[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21(02):92-98+112.

(作者单位:武清区图书馆)

猜你喜欢
阅读器短信图书馆
The Magna Carta
Winner Takes All
道歉短信
图书馆
代发短信
亚马逊推出全新Kindle Paperwhite电子书阅读器
去图书馆
“八一”节日短信之一
短信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