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超 胡荣春
摘 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实践和创新,自动化技术不断加深与各学科领域的紧密结合,电气工程发展不断创造质的突破,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指通过运用各种能够展开自动检测与控制的科学装置,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或实时的自动监视、调节、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其能在确保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供电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单位应该根据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的设计原则、应用范围、应用方向等,不断提高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水平,促进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广泛和科学应用。
1电气自动化应用的主要设计原则
首先,应该最大化满足生产工艺和生产产品对电气自动化的需求;其次,在满足电气自动化应用的基础上,应最大化实现设计方法的经济和简单。再次,注意在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设计过程中,应科学正确处理电气和机械的关系。目前,众多民用产品都会选择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其具体的发展目标,因此电气自动化设计必须协调处理:制造成本、使用便携性、维护的简单便利性、工艺要求以及结构的复杂程度等问题,同时还要在设计时科学正确选用相关的电器元件,保证使用可靠和安全,使得借助电力自动化技术制造处理的产品不仅外形美观,而且质量安全可靠,能够实现操作的简单化和智能化。
2电气自动化控制特点
2.1低成本,高效率
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电气中采用远程控制方式,有效的节省了材料、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并且通过灵活的组合减少各种安装费用,结余了电缆。其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在特定设备上操作指令,完成指定工作。因为操作时指令传输转换的即时性,也保证了操作的精确性,有效的节省了时间,保证了失误操作发生的概率。如今,因其快速、高效的特点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电气工程中。
2.2智能控制,缩短周期
自动化技术通过智能化控制,减少大量的模拟量变送器、端子柜以及间隔设备等,完成对所要操作对象的智能控制,其强效的数据反馈系统进一步保证了电气工程中控制的高效性,缩短了整个系统更新周期。
2.3削弱限制因素,完成高难度任务
长期以来,传统的电气工程作业中,一些特殊环境下工作,容易使工作人员身体受到影响,有危险系数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自动化技术设计方便,便于系统维护,能够克服高强度辐射及紫外线和超低温等人体难以承受的恶劣环境,完成人工难以完成的高难度任务,在工业电气工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3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3.1 在电网调度中应用电气自动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气自动化被广泛地应用到很多领域当中,其中电气自动化也广泛地应用在电网调度中。电网调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它具体指的是通过服务器来实现电的调度,而电气自动化帮助电网调度实现了自动化。这种调度自动化系统表现出了比较强大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它可以很好地保障电网运行,这个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依靠了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经济调度;同时电网调度自动化可以实现系统负荷情况的预测,这个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依靠监测和分析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对系统负荷的预测能够有效地保护系统,保障系统正常运行;而且电网调度自动化可以很好地、迅速地确定整个系统发生故障的地方,大大地提高了系统故障排除效率。电网调度自动化是整个电力系统提高运行效率的有力保障。
3.2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技术水平的发展之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开始在高新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应用工作更加注重编程调试工作。例如,在仪表工程管理工作中,只要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其中就可以将传统的管理重点转化为集中PLC 控制系统以及集散DCS 管理工作上来,将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在仪表工程管理工作中能够实施采集温度、流量以及压力数据的采集,也能够实现输出控制以及监测工作的功能,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管理稳定性,也可以有效降低维护工作的资金投入量与工作维护量。
3.3 在发电厂发散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在现代生活中,电跟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电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意味着发电厂的重要地位。发电厂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支撑,因此发电厂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率运行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发电厂中通常采用发散监控系统来保障发电厂的正常运转,在发散监控系统中,主要是通过以太网过程控制单元以及相应的数据通讯来实现发电厂的发散监控,而且这种发散监控系统一般采用分层结构。发散监控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监视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这可以作为判断设备有无存在故障的标志,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发电厂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地改善了发电厂的效益。
4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电气中的发展趋势
4.1一体化
人与系统的一体化。系统控制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还能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协助人员更好的进行工作。自动化系统在进行制造的时候,实现了人和整个系统的协调性,同时在管理和控制方面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电气工业自动化在功能方面实现了代替人员体力劳动的作用,但这仅仅是自动化功能目标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自动化的功能表现在很多的方面,现在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体系。
整个运作过程的一体化,从整个工业电气动态运作的过程来讲,自动化技術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首先是程序单元,在这个基础单元中确定做什么、怎么做。其次是作用单元,主要是通过施加能量来进行定位,确保第一时间获取可靠信息。第三是传感单元,对性能和状态进行深入检测。第四是制定单元,通过制定单元筛选信息、监测信息,并对接收到信号的做出相应指令。
4.2智能化
自动化技术比起传统操控技术更趋向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首先,一定程度的无人化操控通过调节下降和响应时间来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既节省人力又能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无需控制模型,使得自动化控制器大大提高了它的紧密系数,提高了评估、预测的可控范围。此外,自动化系统在处理不同数据时也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智能化。具体表现在对数据的采集、处理与评估上,通过其他技术与设备的帮助,自动化系统准确评估所输入的具体数据,经过快速处理实现准确的评估。在遇到控制对象不稳定的情况时,自动化系统常常以其多样化处理方式取胜,但因为现实状况的复杂性,自动化技术在整体的控制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技术上进一步的突破。
5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电气自动化技术,提高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和应用水平,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促进我国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嘉兴.浅析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及应用[J].电源技术应用,2013,03:126.
[2]肖吉帅.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05:116.
[3]钟家洪,夏勇.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2,17:99.
(作者身份证号码:1.:520202198309158917;
2.:52020219840102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