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收纳,大天地

2018-09-18 20:02邵维琴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整理区域幼儿

邵维琴

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不断地推进与落实,幼儿园区域活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区域材料投放也越来越多。但当材料的投放与收纳出现混乱现象时,会浪费教师的很多时间,也会使幼儿渐渐对活动失去兴趣。杂乱无章的材料摆放是区域活动常态化开展的绊脚石,只有增强幼儿材料的收纳整理意识以及提高相关技能,才能保证区域活动顺利地开展。一日活动皆课程,材料收纳管理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近年来,我就如何对区域活动材料进行巧妙的收纳管理,使有限的空间发挥无限的作用而进行连续的实践研究。现以我园美工区为例,阐述我的做法。

一、因地制宜,材料收纳拓宽思路

由于我园活动室面积及格局限制,在区域中,幼儿活动的舒适性与固定材料柜的多少成了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材料柜多,幼儿活动不开;材料柜少,材料放不下。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勇于突破固定思维模式,在实践中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收纳之路。

1. 增添灵活多样的材料收纳箱、柜

在美工区中,除了有传统的木质材料柜外,我们根据每班实际情况,增添各种不同材质、款式的收纳箱、柜。如塑料的移动柜,在美术活动开展时,幼儿能灵活根据材料使用需要调整摆放位置。又如大小适中、半开放带轮收纳箱也可摆放在美工区内,这种收纳箱既可放在地面,又能放在桌面或叠加使用。此外,各种转角柜、多层作品柜等,都是区域活动材料收纳的好帮手。

2. 使用不同形式的材料收纳盒、架

在我园美工区中,各种自然材料与乡土材料琳琅满目,因此在材料收纳上我们与孩子一起动足脑筋。如像九宫格的透明塑料盒,适于放置体积较小巧的如珠子、石子、树叶、印章、各种亮片等材料,满足幼儿的多样性选择;又如蛋糕展示架,幼儿已经完成的立体作品,如果堆放在框子中,不能起到相互欣赏与学习的作用。而蛋糕展示架的使用,不仅能将孩子的作品全方位展出,也不失为收纳的有效方法之一。此外,抽屉式的桌面收纳、悬挂式收纳架、平面网状式的收纳等开放的形式,都为幼儿的活动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善于发现,材料收納涌现新意

在幼儿园里,教师仅仅靠购买的一些收纳工具在数量上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一些看似和收纳无关的物品,如果巧妙利用,则能为区域收纳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 旧物新用,一物多用

在生活中,我们与孩子共同收集的许多废旧物品,既是美工区活动的操作材料,同时也可以成为收纳工具。如木质红酒包装盒,加以装饰就会给材料收纳增添一抹自然的气息;各种材质的纸,卷一卷插在稍大稍深的盒子中,就便于孩子轻松管理材料;小小的喜糖盒适于存放种子,密封的盖子使种子不易发霉与虫蛀;粗粗的纸棍可以收纳麦管、芦苇、树枝等条状线状材料,收纳的同时也装饰了美工区;KT板的边角料刻成鱼骨的形象可用来绕滑滑的丝线……还有像铁质的饼干盒、巧克力盒、奶粉罐等也是孩子们喜爱的收纳工具。这些旧物,经过师幼的创新改造,成为一件件实用、价廉的收纳工具。

2. 材料重组,巧妙改造

常见的废旧材料经过巧妙重组改造后会取得“1+1>2”的效果。我们和幼儿一起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和发明,为材料收纳管理注入新活力。例如普通的鞋盒,经过与不同材料的重组,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收纳效果。将鞋盒平放,把盒内空间隔开就变成一个个六宫格、九宫格;将鞋盒竖起来,再在盒子顶端系上布带就变成可以悬挂幼儿美术作品的收纳展示台;将卷筒纸芯固定在鞋盒内就变成收纳各种笔的笔筒,密集又清晰。此外,关于手工操作流程图的收纳,我将流程图贴在废旧的台历上,节约空间的同时还可以反复使用台历的每一页,让流程图的提供不再零散。丝带在美工区中也是经常使用的材料,一般我们都会直接收纳到框子中,但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各种颜色间的交错,给再次使用造成困难。于是我利用筐子的网格特点,将丝带整盘整理在九宫格中,九宫格放置在网格筐中,再将丝带的头拉出后穿在框子的网格中,这样幼儿在使用丝带时就能用多少拉多少。

三、勤于实践,材料收纳合理有序

清晰的收纳思路是可持续收纳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与幼儿共同商议收纳的方法,根据材料的使用需求以及方便幼儿取用的原则进行分类、整理、收纳,使收纳更贴近幼儿。

1. 根据用途分类收纳摆放

我们根据美工区材料的用途进行分门别类,让整个美工区材料一目了然。例如剪刀、双面胶、各类绘画用笔、喷壶、颜料等都属于工具类的物品,可以摆放在一起;而鹅卵石、花瓣、木花等乡土材料类的物品,也可以合并同类项。还有根据主题活动计划增添的一些半成品材料可以摆放在幼儿最易取放的地方;而一些不太用到的材料则摆放在相对隐蔽处。根据用途进行适当分类后,幼儿在寻找和收纳材料时的目的性增强了,有效节约了取放时间。

2. 张贴标识便于取放

在美工区中,给封闭的或半封闭的材料收纳盒贴上标签,有效促进了我们的材料收纳管理。但由于幼儿年龄段的差异,我们在收纳标识的制作上也会有所区别。如大班的材料标识由幼儿自己制作完成,简笔画或者简单的符号做成的材料标识是儿童间的一种语言;中班的孩子有一定的能力,但在制作材料标识时还需要教师的鼓励与支持;而小班幼儿的能力相对较弱,可以由教师用照片或者简笔画的形式制作标识,并指导幼儿认识这些标识,练习自由取放的能力。使用材料标识后,孩子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了材料的位置,用完后的回归整理也有的放矢。

3. 定期整理与适当清空

美工区的活动材料有时候并非越多越好。特别是在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定期的整理与适当的清空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随着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各区域都会随主题的变化增添相关材料。又如幼儿对某一材料的使用不感兴趣时,这就需要我们随时关注材料的整体情况,对一些不常用的材料或作品进行及时的整理与清空,将收纳空间位置留给新材料,从而让收纳管理呈良性运转。

四、师幼共力,材料收纳持之以恒

材料的收纳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伴随区域活动开展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材料收纳也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而是教师与幼儿共同的责任所在。在课程游戏化不断推进与深化的今天,如果没有良好的收纳整理意识与习惯,在实施过程中可谓寸步难行。因此,材料的收纳管理不仅需要教师的重视,更需要激发幼儿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师幼合力才能将材料的收纳管理做得井然有序。

1. 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在材料的收纳整理方面,教师首先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要注意自身物品的收纳与管理,比如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教具不乱堆、乱放。又如在班级环境创设中,使用了在美工区的剪刀及双面胶,用完后应立即把它们放回原处,并且把掉在地上的垃圾扔进纸篓,使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榜样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2. 进区规则,自主商定

引导幼儿参与制定区域活动进区规则,通过自我约束,使幼儿形成自觉整理的意识。这样不仅能让幼儿自觉地遵守规则,还会起到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的作用。如在美工区活动结束后,由于操作材料较多,乐乐小朋友急于到外面游戏,一时忘记了规则,就随手将材料往盒子里一扔,蜡笔掉到地上也不管不顾。这时多多看见说:“你还不能出去玩,你的材料都没有整理好。”乐乐刚想反驳,忽然间似乎又记起来什么,赶紧蹲下身捡起地上的蜡笔,收好刚才随意乱放的材料。可见,通过自主商定的进区规则,能唤起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主动的遵守远比被动的要求更为有效,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良好的整理习惯就能逐步形成。

3. 及时评价,形成习惯

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初步形成了竞争和合作意识,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价与总结,以巩固幼儿良好的收纳和整理习惯。如在活动开始前我会对孩子们说:“今天区域活动结束后我们要来比一比,看哪个区收拾整理的最干净!”又如,当我发现孩子将美工区整理的整整齐齐时,会对其进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并请孩子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方法。此外,我还采用每周评选“区域小管家”称号来激励孩子收纳整理的积极性,用正面引导的方式一步步增强孩子们的主动收纳意识,提高收纳技巧,巩固主动整理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猜你喜欢
整理区域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分区域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