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砚淼
12月29日,2017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年终岁末,迎新之际,坐落在北京西南郊原子科学城的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内热闹非凡,这里的年轻人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来纪念虽将过去、却在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永远难忘的2017年。
这份“礼物”——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普讲解汇报会正在进行中。
汇报会由原子能院办公室、人力资源处、科研生产处、院团委主办,核科技馆和核物理所承办,院党委书记周刘来、副院长邵焕会、院职能部门领导、院属各单位领导、院青年骨干代表、讲解志愿者代表及2017年新职工代表等百余人参加。
这是一个展现核工业风采的舞台,也是展现核科普人的舞台。汇报会分3个主题篇章呈现:科技生活,核我同行;科学平台,创新发展;不忘初心,传承精神。每个主题篇章由3名讲解志愿者汇报,经过层层遴选,最终入围参加汇报演出的讲解者们根据自身专业背景和个性风格“量身定做”,进行主题策划。几易讲稿,反复排练,大家拿出平时严谨做科研的劲头,在讲解模式、互动环节设置等方面多次讨论修改,以求呈现最佳效果。
讲解者张佩佩以中英文双语生动讲解了《微观探针——新堆中子科学平台》,介绍我国先进研究堆中子科学平台原理和应用前景;编辑制作了《赢战2017——科普讲解年终盛典》预告片和现场视频,为活动营造声势,提高关注度,增色添彩。讲解者丁琰琰以《中子物理研究室的风雨六十年》为题介绍了钱三强、何泽慧这对科学家伉俪与共和国原子能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风范。讲解者刘秋实在《王淦昌先生与我国的激光事业》中娓娓道来,讲述了王淦昌与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故事。
通过讲解与访谈,现场聆听者和参与者在感受精彩故事之余,也学习了核工业的文化、历史和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核科学知识。
访谈嘉宾、原子能院科研生产处处长喻宏谈到,张焕乔院士曾提出“让老设备焕发新青春”,王乃彦院士也经常说“要跳出核能看核能”,院士们是可亲可敬的前辈科学家,将爱家、爱院、爱国、爱事业的精神薪火相传。喻宏说:“我真心希望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能够接过这个接力棒,在传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把爱和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后续工作中发挥更大力量,并把爱和力量传递给下一代年轻人。”
其实,这也正是原子能院以及核科技馆重视核科普工作、致力于培养青年一代的初心之所在。
主管核科技馆工作的原子能院副院长邵焕会表示,核科技馆的各项科普宣传活动旨在使更多公众了解核科学知识,知晓核工业建设成就,感受核科学家的精神,为我国核工业发展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今后将每年从院新职工中遴选志愿者,通过招募、培训、实操、汇报演出等方式长期保持志愿讲解刚队的持续、稳定发展,培养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志愿讲解者队伍,更好地完成精神文化传承及核科普推广工作。
核科技馆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建设的国内首个系统介绍核科技知识、核工业成就的国家级行业馆,中国科协评价“核工业科技馆作为行业科技馆,是我国科技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我国行业科技馆在这方面的空白,对于我国核科技馆事业发展将起积极的作用”。该馆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占地面积4261.1平方米,总建筑面積12393平方米,于2014年6月完成竣工验收。布展项目的内容主要布置于地上一至三层,展览面积约7233平方米(包括公共区域)。馆址坐落的原子科学城是原子能院所在地,作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核工业的摇篮,这里先后工作过7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60余位两院院士。
2015年1月,核科技馆成功举办中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成就展。2017年6月2日,“中国核工业”“探索核奥秘”“核燃料循环”“开发核能源”“核在我身边”“核在国防中”“核与辐射安全”7个展厅首次对外开放,通过大量历史文物、实物模型及多媒体互动展项,普及核科技知识,展示核工业成就,传承核工业文化。除常设展区外,另设有临展区、会议区、放映厅、接待厅等场所,视频网络、多媒体等配套设施齐全,是集展览展示、科普教育、文化宣传、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示平台。
核科技馆定位为“四个基地”,即核科普教育基地、核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核工业成果展示基地、核工业人文和学术思想研究基地。
日前,核科技馆已获得国家国防示范教育基地、国家环保教育基地、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国家能源局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等国家级教育基地称号。核科技馆借助原子能院等相关单位的优秀专家、科普资源条件,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教育,与各级科协、科委和社会组织建立联系,开展具有核特色科普活动,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社会公众的科普教育需求,为本地区及核行业发展提供科普教育资源保障。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行业固有的保密性及专业性较强,相关单位不便开展技术成果的宣传交流活动。而核科技馆是面向公众开放的核工业行业馆,既具有核工业背景,又可为相关学术交流和科技活动提供便捷的场地及服务,开馆以来已承办“科普中国——绿色核能主题科普活动”启动仪式、王淦昌110劂年纪念会、原子能院2017科技创新论坛暨国防科工局核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学术研讨会、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建成30周年交流会等活动。在原子能院和上级单位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核科技馆配合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国内外合作交流、各级重大活动等工作,成为原子科学城学术交流和科技活动的重要阵地,为原子能院及上级单位的战略决策、科技创新、学术研究等活动提供高层次的支撑服务。
核科技馆目前设有7个常设展厅和3个临时展厅,内容包含核工业的全产业链,展示整个核工业的最新成果。以核科技馆为平台,以核行业最新成果为契机,策划多种规模、不同主题的临时展览(或巡展)和成果交流会;以各类成果为原型,开发形式多样的科普文化产品,如模型、出版物、视频、科学艺术玩具、科普游戏软件、科普旅游资源等,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宣传,燃起公众的科技热情,启发公众创新思维,打造核科普品牌,促进行业内科普从业者的交流与合作。
核科技馆作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依托作为核事业发祥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原子能院,具有天然的人文和学术思想研究优势。为梳理核工业历史文化资料,核科技馆关注原子能院等老科研院所及五厂三矿等核工业老单位,开展口述历史研究及文物征集工作,逐步建立历史文化资料库,建立特色化、数字化的现代文献中心和馆藏体系,为原子能院及核工业整个行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源保障。
核科技馆以展览展示区和学术交流区为两个实体平台,为核行业及社会公众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在参观、培训、交流、会议等活动开展中,为原子科学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核科技馆的2017年,那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年,核科技馆接待国家部委、企事业单位、核行业单位参观来访200余场、近万人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唐登杰,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副局长李凡荣,北京市副市长阴和俊,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国务院法制办司长吴浩,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陈尘肇等领导参观后给予好评。
对西城区外国语学校、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北京教育学院房山分校等近2000名学生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赴上海科技馆、钱学森图书馆、杭州低碳科技馆、秦山核电科技馆开展调研;为中国科技馆、辽宁科技馆、军事博物馆、常熟王淦昌纪念馆提供展项支持;接待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并交流科普展教工作。
在研发展项及文化宣传品方面,2017年新增高温气冷堆、数字科技馆等8个展项,组织出版《中子散射技术》《核天体物理》《反应堆大家族(上)》《反应堆大家族(下)》等核科技从书,制作馆宣传画册、拍摄馆宣传片,定制系列文化宣传品等。
2017年,新招聘3名专职讲解员,开展志愿讲解培养活动,举办6场科普讲解名师报告会,邀请首都博物馆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原子能院研究员等专家开设讲座,举行迎“七一”讲解朗诵比赛,在原子能院新职工中遴选志愿讲解员、联合举办科普讲解汇报会年终盛典活动,为原子能院各大科学设施参观点培训考核兼职讲解员。
青春飞扬,向阳绽放。年轻人的加入,为核科技馆的科普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自原子能院强流粒子束与激光研究室的刘秋实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从研究生二年级开始,刘秋实就加入到了核科技馆的志愿者队伍中,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参加了多场科普活动。作为讲解志愿者,她主要负责为参观来宾介绍中围核工业的发展史,科普核领域的相关知识。
谈到自己的讲解员经历,刘秋实笑着说:“核科技馆的展区很大,非常充分地介绍了核相关各种科普知识。与之相应,需要我们讲解员熟练掌握甚至背诵的讲解词的厚度也堪比专业课教材。在核科技馆专业讲解员的悉心帮助和指導下,大家不断练习,最终克服了各自的困难,顺利完成讲解任务。我认为,这大概也正是我们核工业‘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精神的体现。”
在刘秋实和她的伙伴们看来,科学的领域极其广泛,其中许多知识都是深奥难解的,大家很难做到对每个领域都了若指掌,这就是科普工作的意义所在一一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大众解释科学知识。
“科普就是要普及科学、传播科学,让更多人了解科学、向往科学,这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一个核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这正是志愿者们共同的心声。
2018年是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建成60周年,也是中国核工业构建产业体系的第一批厂矿建成60周年。展望2018,核科技馆总经理金铮表示,核科技馆将会在科普研究工作基础上,策划实施专题展,开展相关主题科普教育活动,并扩展到相关口述历史研究和资料展品征集等方面,配合开展好志愿者培训暨人文通识讲座。
核科技馆是国家开展科普教育的窗口,更是弘扬核工业文化、传承核工业精神的重要平台。今后,核科技馆将继续致力于服务我国核科技事业发展,开发核领域学术交流、核科普宣传等资源,搭建好核科普教育基地、核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核工业成果会展基地、核工业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等平台,开展培育核科普宣传队伍、创作核科普作品、组织核科普活动等一系列工作,弘扬核工业文化,传播核科普知识,做好核科普公益事业,办出精品展览,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打造一流特色行业科技馆,使核领域同行及社会公众获得身心的双重满足。
正如原子能院党委书记周刘来在核科技馆举办的科普活动中曾说过的那样,原子能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有着传承自老一辈核工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原子能院的年轻人要继承好“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和“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四0一精神,传承核工业文化,在老一辈核工业人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着力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推动我国核工业的积极发展。青年科研工作者以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为导向开展科研,切实做到利国利民,让核技术惠及更多民众,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做到以上两点,原子能院也将继续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青年人才均衡发展,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还要提高在成果转化、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着力加强原子能院高素质人才储备,为我国核科技创新、核科学普及工作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