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泰赛尔
摘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失败后,社会的各种冲突依旧悬而未决,因此,为了使中国社会摆脱冲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知识分子就选择了思想对话的方法。鲁迅就是这些知识分子之一,为了解决这种思想的冲突,他选择了跟其他知识分子进行思想上的平等对话。我们所指的平等对话,不是指人与人在社会上地位的高低差别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话,而是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思想交流,且对话的双方均拥有同等的权利和地位。本文试图了解鲁迅如何使用自己的作品思想的优势,来与这些知识分子进行思想上的对话。
关键词:五四运动;鲁迅;思想对话;社会危机
一 关于鲁迅作品中的知识分子的分类
鲁迅在其作品中,对知识分子这一社会群体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始终寄希望于这些知识分子,希望他们能够承担起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以期改变社会的落后面貌,并使人民脱离传统社会对他们自由生活的束缚,从而为人民大众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
葛黎明(2008)①把鲁迅作品里涉及到的知识分子类型概括为四种:一种是觉醒的时代先驱者,即革命者,如《狂人日记》里的狂人,《药》里的夏瑜;一种是受毒害的封建制度祭品,如《孔乙己》里的孔乙己,《白光》里的陈士成;一种是曾经热情,而后沉沦的孤独者,如《孤独者》里的魏连殳,《在酒楼上》里的吕纬甫;还有一种是追求个性解放的“五四”青年,如《伤逝》里的子君和涓生。很显然,葛黎明的这种分类,是按照鲁迅作品里的形象塑造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他试图展现出鲁迅如何通过这些知识分子的命运,反映出当时病态社会的真实本质。与葛黎明先生的研究不同,本文试图通过鲁迅与知识分子从各方面所进行的对话,来了解鲁迅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思想的见解来处理中国社会的矛盾,以至缓解或解决这种矛盾。
为了弄清鲁迅是如何与知识分子进行对话的,以及进行对话的方式,我们首先应该对他的作品所涵盖的知识分子的类型进行梳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知识分子很难定义为社会的某种阶级。他们不像劳动阶级或农民阶级那样分得那么清楚,他们是来自于社会各角落的群体,接受了较高的文化教育,同时,不少人喜欢写文章,对时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样,像那些从事自由职业的群体,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等,在谈论或撰写不属于他们自己专属的专业的情况下,他们就可以加入这一群体中。这些来自社会各角落的人员,在形成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某种共同的出发点,或者之间有某种共同的利益把他们结合在一起。
一般来说,知识分子群体除了从事自由撰寫职业之外,在政治方面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为他们经常出现在跟政治生活有关系的场合,他们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有一部分人常常被统治者所利用,有一部分是领导或指导社会的革命、改革或改造等的人群,这一类知识分子一般被称为革命知识分子。
鲁迅与知识分子进行思想的对话时,要么直接用文章或书信的方式来和他们进行沟通,要么通过小说形象塑造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这些知识分子。而他的小说里所提到的这些知识分子的形象,其实就是鲁迅从黑暗社会现实生活的残酷中构造出来的,所以不管是狂人、魏连殳、夏瑜、陈士成、孔乙己、吕纬甫还是子君和涓生等,都是鲁迅在通过其小说的思想与各种知识分子群体进行对话的强有力的手段。此外,鲁迅还通过自己的文章、与这些知识分子的往来信,进行了既有说服力又有逻辑性的思想对话,尽管到他离世为止有些知识分子依然对他写作的敏锐风格有所不满。
鲁迅与社会各层知识分子的思想对话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青年知识分子阶层上,这是因为他认为中国的未来在于青年,而按照他的意见,青年知识分子不像他和他的同时代的知识分子那样,在思想灌输上都受到旧社会黑暗的影响,所以他写道:“总之而言,我为自己和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所以者何,就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试验,不敢邀请别人。”②
二 鲁迅与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论争的起源
我们都知道,解决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国与国等之间的任何冲突时,选择对话是必不可少的有力的措施,因为我们遇到冲突时,选择对话的办法来对其加以处理,说明我们选择站在文明和理智一边。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或消除冲突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省却很多的不必要的或应当避免的有不利于对话的其他因素。
鲁迅正是以这种态度,在中国社会内部冲突严重的时候,选择通过对话来跟自己持不同意见的知识分子进行沟通。尽管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持一种敏锐和讽刺的风格,但他却还是没有放弃回答那些批评他甚至骂他的人,而鲁迅的这一种敏锐和讽刺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别人对他产生了一些误解。在《伪自由书·前记》中,鲁迅曾经明确地给我们指出自己的写作风格的特点,他写道:“我之所以投稿,一是为了朋友的交情,一则在给寂寞者以呐喊,也还是由于自己的老脾气。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事时不留面子。”③
很显然,“不留面子”正是鲁迅作品始终保持的写作风格,也正是鲁迅遭受一部分知识分子攻击的主要原因之一。
鲁迅在写给萧军和萧红的一封信里,再一次强调了自己的这种写作风格,并道出其理由:
你所遇见的人,是不会说我怎么样坏的,敌对或侮蔑的意思,我相信也没有。不过“太不留情面”的批评是绝对的不足为训的。如果已经开始笔战了,为什么要留情面?留情面是中国文人最大的毛病,他以为自己笔下留情面,将来失败了,敌人也会留情面。殊不知那时他是绝不留情面。做几句不痛不痒的文章,还是不做好。④
此外,鲁迅这一不留情面的态度所包含的对知识分子的讽刺,无疑是因为想敦促这些知识分子改变固有的消极态度,并使他们勇敢地去正视现状,积极地参与社会改造的工作。而他的作品里的讽刺内容绝不是展示出自己的骄傲和瞧不起别人。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其作品,可以发现,鲁迅曾经在其作品中多处谈及讽刺及其作用,并做出了恰当的辩护,例如在《什么是“讽刺”》一文中,鲁迅曾写出这样的话:“讽刺作者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⑤
很显然,鲁迅与这些知识分子的论争的开端,在于双方对处理社会问题所持的不同价值观念。本文打算从两个角度,即社会危机与文坛上的道德的问题,来了解鲁迅如何在这两个方面与这些知识分子进行思想上的平等和合理的对话,以及该对话发生的社会环境。
2.1社会危机的问题
中国多次社会革命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给中国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危机,这些危机一方面来自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来自于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冲突;另外,还有来自于外来势力的侵略。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抱有爱国热忱,并持有革命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更为急切地想找到救国救民的良策。
加入辛亥革命队伍的知识分子,在革命取得成功,清朝推被翻了之后,以为中国社会的问题已经被解决掉了,但是现实情况与他们所想象的是完全相反的,他们所渴望的美好生活没有来到,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一些复古势力把他们的革命的成果给夺走了;其二是他们自己内部的不团结。
鲁迅在论及革命的要求的时候,拿辛亥革命作为活生生的例子,并向知识分子发出一个忠告,敦促知识分子应该更多地去研究革命失败的原因,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他于1930年3月2日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上,在回忆辛亥革命的失败时,曾说出这样的话:
在我们辛亥革命时也有同样的例,那时有许多文人,例如属于“南社”的人们,开初大抵是很革命的,但他们抱着一种幻想,以为只要将满州人赶出去,便一切都恢复了“汉官威仪”,人们都穿大袖的衣服,峨冠博带,大步地在街上走。谁知赶走满清皇帝后,民国成立,情形却完全不同,所以他们便失望,以后有些人甚至成为新运动的反动者。但是,我们如果不明白革命的实际情形,也容易和他们一样的。⑥
在鲁迅看来,了解革命的实际情况,即革命发生的时代与社会生活的现实情况,是革命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在辛亥革命时代的那些革命者,在冲动与毫无策划的情况之下,导致了自己所发动的革命以失败告终,最后他们自己也陷入失望的困境,其中一部分甚至堕落为反动派。
在“五四”运动爆发后,知识分子原以为通过借用它所倡导的新民主义和新文化理论等等,就可以解决中国社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冲突,但实际情况是,这些问题不但未得以解决,反而更加深化了它们,这是因为“五四”运动知识分子内部的成员,自己所倡导或支持的思想也是不一致的,结果“五四”运动的两大主题,即启蒙运动与救国救亡未得到最后的解决。一开始占主導的启蒙运动,后来被救亡所压倒了,这导致了一些封建势力乘机重活,加上国民党政府对革命者所采用的残忍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革命的进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彻底地解决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是难以实现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足以说明“五四”运动失败之后,为什么知识分子内部出现了分裂和混乱的局面。
鲁迅一直认为,封建文化是阻碍中国社会解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即是导致中国社会陷入危机的直接原因,所以他要求知识分子与它进行决战。因此,他对那些企图维持现状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猛烈的批评,例如他在给曹聚仁的一封信里,曾经写道:
那些维持现状的先生们,貌似平和,实乃进步的大害。最可笑的是他们对于已经错定的,无可如何,毫无改革之意,只在防患未然,不许“新错”,而又保护“旧错”,这岂不可笑。⑦
很明显,鲁迅坚决认为封建文化及其支持者,是造成中国社会各种危机的罪魁祸首,因此,予以否定与讽刺。在他看来,只有依靠新文化和科学的力量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所以鲁迅从一开始一直都倡导将新文化与科学知识传播给中国大众,以先进的科学知识取代中国落后的封建文化。
2.2文坛道德的问题
为了继续推动与知识分子的对话,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鲁迅转向了分析和批判文坛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作为知识分子立足之地的文坛,改善其道德和风气是必需的。通过长期与中国文坛的接触,鲁迅洞察到了文人思想的没落和文坛制度的腐朽,但他依然还相信:
有许多所谓文人和文章也者一定灭亡,只有配存在者终于存在,以证明文坛总归还是干净的处所。⑧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由于鲁迅的尖辣、敏锐且不留情面的写作风格,这使得文坛上的不少文人都攻击他,有些人说他是“封建余孽”,甚至还有些人说他的作品对青年造成了伤害等等。鲁迅并不反对其他人对自己的批评,也不反对批评家对文坛的道德进行批评,但是他希望这些批评家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批评,他认为:“文艺必须有批评;批评如果不对了,就得用批评来抗争,这才能够使文艺和批评一同前进,如果一律掩住嘴,算是文坛已经干净,那所得的结果倒是要相反。”⑨但是,他对批评的看法是,不要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利益,或者报复某个人,或者成为统治者的帮凶而随便去批评别人。
鲁迅一直关注文坛道德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他曾经多次与知识分子进行了对话,当时的文坛上所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使他颇为不满,因而对其进行了强有力的批评。例如,在给萧军和萧红的一封信里,他写道:
文界的腐败,和武界也并不两样,你如果较清楚上海以至北京的情形,就知道有一群蛆虫,在怎样挂着好看的招牌,在帮助权力者暗杀青年的心,使中国完结得无声无息。⑩
很显然,鲁迅对文坛的利害关系非常清楚,他相信,作者手里拿的笔,写出来的文章在社会当中的作用与武器毫不逊色,而这一点足以说明它在社会中的地位,所以鲁迅希望这些知识分子不要光顾着自己的利益,应该通过自己的文章,让更多的仁人义士觉醒,而不要成为统治者的帮凶。在鲁迅看来,这些青年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所以保护他们就等于给中国带来了希望。
鲁迅希望知识分子不要将自己的笔尖针对自己的人民,而应该指向那些让人民受苦受难,并束缚人民的自由的人。他认为那种笔尖针对自己的人们的文人的态度,对社会是非常有害的,他们甚至还使用各种各样的道理来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他有一次,在写给萧军、萧红的一封信里,写过这样的话:
我看中国许多智识分子,嘴里用各种学说和道理,来粉饰自己的行为,其实却只顾自己一个的便利和舒服,凡有被他遇见的,都用作生活的材料,一路吃过去,像白蚁一样,而遗留下来的,却只是一条排泄的粪。社会上这样的东西一多,社会是要糟的。11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鲁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貌似文人的身份的这些人,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他希望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并承担自己对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责任。
其实,鲁迅之所以关切知识分子在文坛上的作用,是因为他很了解一些知识分子经受不住国民党政府为他们所提供的经济利益和生活的诱惑,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统治阶级的意愿,毫无反抗地去做统治阶级们想做的事,而国民党政府“强迫的方式不一定破坏他们选择的自由,而是塑造他们选择的心理状态和缩小他们选择的范围”12。
关于这种情况的描写,鲁迅在其《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一文中,曾经交代得很清楚,他写道:
政府里很有些从外国学来,或在本国学得的富于智识的青年,他们自然是觉得的,最先用的是极普通的手段:禁止书报,压迫作者,终于是杀戮作者,五个左翼青年作家就做了这示威的牺牲。然而这事件又并没有公表,他们很知道,这事是可以做,却不可以说的。13
毫无疑问,鲁迅对那些富有知识的青年进行敏锐的批评,并揭露他们投机的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进入国民党政府后,对国民党的劣迹无动于衷。尽管他们有责任将这些事实公布于众,但他们却没有这么做。
三 魯迅与青年知识分子的平等对话
在建造中国未来社会的过程中,鲁迅寄希望于青年知识分子阶层,他认为这些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他们受封建旧社会的毒害较同时代的长辈要小很多,另一方面,因为生活在新时代,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他们提供了先前的知识分子所从未有的新思想,而且,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热忱和爱国精神特别有利于社会的改造与发展。因此,鲁迅在其作品中,给这些爱国青年极为崇高的地位,并以平等的、自由的思想和对话的态度,来与这些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思想上的对话。
3.1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教育与鼓励
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长辈,鲁迅认为自己有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责任,另外,鲁迅寄希望于年轻人,因为他们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鲁迅希望他们认真地研究中国社会问题,并从中找出救国救民的方略。鲁迅以从我做起的原则,在给曹白的一封信里,他写道:
我并不是对于您特别“馈赠”,凡是为中国大众工作的,倘我力所及,我总希望(并非为了个人)能够略有帮助。这是我常常自己印书的原因。14
鲁迅给曹白的这句话,体现了知识分子对社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这种责任是面向大众而非个人的。另外,鲁迅所说的“我并不是对于您特别‘馈赠”这一句话,也体现了他是出于自己对这些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教育的社会责任,而并非“馈赠”的。
鲁迅除了心怀对青年知识分子进行教育的责任外,还有对他们的期待,也就是期待这群知识分子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鲁迅在《门外文谈》一文中,曾写道:
由历史所指示,凡有改革,最初,总是觉悟的智识者的任务。但这些智识者,却必须有研究,能思索,有决断,而且有毅力。他也用权,却不是骗人,他利导,却并非迎合。他不看轻自己,以为是大家的戏子,也不看轻别人,当作自己的喽啰。他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我想,这才可以做大众的事业。15
鲁迅赐给这些青年知识分子的另一个教诲,可以从他写给萧军的一封信里看出:
一个作者,“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的,容易停滞。我想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要不然,输出多而输入少,后来要空虚的。16
毫无疑问,鲁迅给这些青年人讲道理,意在培养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成为个性鲜明的作者,从而在正视社会现状的时候,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诚然,对于一个作者来说,自信、用功都是很重要的,但是也不要过于自信和自满,这样的青年所获得的知识虽然很多,但创作出来的作品会较少,最后只能走向空虚。
鲁迅在与这些青年进行沟通时,他第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与这些青年人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为的是使他们继承先前知识分子所开创的重建社会的目标,因此,无论是在自己的文章里,还是在与他们的往来信中,鲁迅都一直在教育他们、与他们进行平等对话。不过,对接近他的青年,鲁迅已确定了明显的标准,在给一个叫时玳的青年的一封信里,他将这种标准道出来:
我对于初接近我的青年,是不想到他“好”“不好”的。如果已经“当做不好的人看待”,不是无须接近了吗?17
3.2对青年知识分子遭遇的同情
鲁迅多次亲眼看到过国民政府用残忍的手段镇压青年人,政府为了镇压这些有革命热忱和爱国精神的年轻人,曾经多次使用扣押、殴打、暗杀、等残忍的手段。鲁迅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这些青年遭遇的同情和他对国民党的愤怒,因此,他一直将自己的笔尖指向他们,以揭露他们黑暗的政治与残忍的手段。他在写给曹靖华的一封信里,说了这样的话:
青年之遭惨遇,我已目睹数次,真是无话可说,那结果,是反使有一些可以邀功,一面又向外夸称“民气”。当局是向来媚于权贵。高教此后当到处扫地,上海早不成样子。18
在鲁迅与青年知识分子进行对话时,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他所指出的关于青年的冲动。他在回忆韦素园时,曾写过这样的话:
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19
由于鲁迅非常关心青年知识分子的命运,而且希望他们不要受到伤害,所以他常常嘱咐并教育他们,在遇到要紧的事情时,尤其是在遇到革命的事件时,不要太过于冲动,凡事要理智地去对待。鲁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这些青年缺乏应对现实社会的经验,并易于冲动,而冲动就会导致他们所有的行动(过于绝对,建议改为“行动可能”)失败,甚至把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
但是,让鲁迅极为愤怒、极为失望的是,那些自称为文坛上的文人。他们对青年对社会的积极贡献,都不予以关注。因此,在悲痛的情景下,感到失望的鲁迅在《忆韦素园君》一文中写了这段话:
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也不能算是稀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20
总而言之,本文认为,鲁迅通过与青年知识分子的这种对话的期待,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表达得十分清楚: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音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21
注释:
①葛黎明:《病态社会的一面镜子——鲁迅小说里的知识分子形象》,《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②鲁迅:《兩地书·第一集·二四》,载《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页。
③鲁迅:《伪自由书·前记》,载《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④鲁迅:《书信·350104致萧军、萧红》,载《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页。
⑤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载《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9页。
⑥鲁迅:《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三月二日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讲》,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4页。
⑦鲁迅:《书信·350410曹聚仁》,载《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7页。
⑧鲁迅:《准风月谈·“中国文坛的悲观”》,载《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7-248页。
⑨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三)》,载《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51页。
⑩鲁迅:《书信·350209致萧军、萧红》,载《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2页。
11鲁迅:《书信·350423致萧军、萧红》,载《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页。
12[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杨中秋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121页。
13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坛上的鬼魅》,载《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4页。
14鲁迅:《书信·360802致曹白》,载《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0页。
15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载《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2页。
16鲁迅:《书信·350412致萧军》,载《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0页。
17鲁迅:《书信·360525致时玳》,载《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85页。
18鲁迅:《书信·351219致曹靖华》,载《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1页。
1920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载《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4页,第67页。
21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刘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