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祖军 章 林 周雪斐
(1.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2.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茶亭铜金矿床是安徽省宣城地区首次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矿区资源储量经初步估算工业Cu金属量56万t,共生及伴生Au金属量68 t,Cu平均品位0.58%,Au平均品位0.71 g/t;低品位Cu金属量为113万t,共生及伴生Au金属量165 t,Cu平均品位0.25%,Au平均品位0.36 g/t。(工业+低品位)Cu金属量166万t,加权平均品位0.31%,(工业+低品位)Au金属量234 t,Au加权平均品位0.43 g/t[1]。预期该矿床规模可达大型,是安徽省(除庐江沙溪、铜陵舒家店外)斑岩铜金矿勘查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根据该矿床矿石质量特征,低品位铜金资源量为工业矿体的2倍,对其进行指标优化和综合论证意义重大。
矿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北东21°方向直距30 km处,北与江苏省高淳县相邻,行政区划上隶属安徽省宣城市狸桥镇,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1′22″,北纬31°12′22″。区内地形南高北低,为丘陵—圩区。除南缘南山标高达257 m外,其余大部分标高都在50 m以下。矿区有狸桥至宣城柏油路穿过,向西有柏油路通往水阳、养贤镇,与沪渝高速公路、318国道及皖赣铁路相连,交通较方便。矿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南缘,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4 ℃,最高月平均气温27.8 ℃,最低月平均气温2.7 ℃,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向,年平均风速3.0 m/s,年平均降水量1 365.8 mm,年平均降雨天数150 d,年平均蒸发量1 366.7 mm,年平均暴雨天数5 d,日最大降水量256.5 mm,年日照时数2 621.2 h,平均气压1 010.8 HPa,年平均相对湿度82%,区域地震烈度为Ⅵ度。区内人口稠密,以农业为主,医疗卫生、第三产业较为完善,社会及经济发展水平一般。
宣城茶亭铜金矿床位于中—新生代南陵—宣城断陷火山—沉积盆地西侧的南陵盆地东部(图1)。矿区大部被第四系覆盖,厚度一般小于20 m。矿区南部出露有火山岩,该火山岩在以往地质报告中均被确定为中分村组并划归上侏罗统,现根据同位素地质年龄及其与上下地层的关系将其划为下白垩统[2]。矿区东南部出露有志留系—三叠系地层,其中,志留系和泥盆系地层的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砂岩、粉砂岩等,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的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页岩、碳质页岩、泥岩、粉砂岩、膏溶角砾岩等[2],他们构成了新河庄复式背斜,也为九连山—新河庄—茅山推覆构造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南陵盆地与宣城盆地的分界。在新河庄背斜的西北和东南两翼与盆地的结合部位,局部可分别见有白垩系下统葛村组和上统赤山组盆地沉积,其中葛村组上部为紫红、棕红、灰黄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下部为紫红、灰黄、灰白色细砂岩夹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砂砾岩、砾岩[2]。赤山组岩性主要为块层状砾岩夹含砾粗砂岩、细砂岩及其透镜体、砂砾岩、含砾钙质粉砂岩、岩屑钙质粉砂岩、细砾岩、粉砂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夹含砾岩屑砂岩等。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整体走向NE,略向NE仰起,角度一般为5°~15°;倾向SE,倾角一般为10°~30°。矿体赋存标高为-80.71~-1 922.45 m,埋深 97.37~1 936.77 m。矿化中心位于41#~45#线,矿体中心部位铜品位高、矿化连续,向四周铜品位逐渐变低,并有分支现象[1]。矿区蚀变具有分带性,中心部位主要有钾化(钠化)、硅化,向外以绢云母化为主,外围有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其中,以绢云母化带最发育,且有叠加于其他蚀变带上的现象,矿化以钾化、硅化带最强,绢云母化带次之。
图1 茶亭斑岩型铜金矿床区域地质特征[1]
矿区矿石主要有用组分为Cu、Au,Cu平均品位一般为0.20%~2.61%,加权平均品位为0.31%,铜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少量赋存于斑铜矿、辉铜矿中;矿体含金0~4.97 g/t,平均可达0.44 g/t。矿区可达到综合利用要求的有用组分主要为Ag、有效S,部分样品中Mo可达到综合利用要求。经光谱分析及多元素分析,矿石中尚未发现超出指标的有害组分。矿区经过1个钻孔井温测试和2个钻孔的放射性测试,未发现有井温异常和放射性异常现象。
矿区大多被第四系及侏罗系火山岩、白垩系红层覆盖,矿体埋深一般小于200 m,矿石矿物主要为原生硫化矿物,氧化带极不发育。矿石中的铜主要以硫化铜的形式存在,硫化铜中铜占有率达到95.59%,为原生硫化矿石。矿石工业类型为细脉浸染型铜金矿石,矿石自然类型简单,为硫化铜金矿石。矿石品级可分为工业品级和低品位矿2种,工业品级的铜金属量仅占低品位铜金属量的1/2左右。
本研究根据《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5—2002)[3],设计了3种工业指标方案(表1)。
表1 矿体圈定工业指标方案
按照方案Ⅰ,共圈定了10个矿体,矿体连续性好。经过初步估算资源储量可知:累计(工业+低品位)Cu矿石量43 739.43万t,金属量148.69万t,加权平均品位0.34%,共生及伴生Au金属量192.44 t,加权平均品位0.44 g/t。其中,工业Cu矿石量21 953.48万t,金属量为103.64万t,平均品位0.47%,共生及伴生Au金属量128.09 t,平均品位0.58 g/t;低品位Cu矿石量21 785.95万t,金属量为45.05万t,平均品位0.21%,共生及伴生Au金属量64.35 t,平均品位0.30 g/t。
按照方案Ⅱ,矿体资源储量初步估算结果为:累计(工业+低品位)Cu矿石量44 336.82万t,金属量136.24万t,加权平均品位0.31%,共生及伴生Au金属量200.19 t,加权平均品位0.45 g/t。其中,工业品级Cu矿石量7 626.38万t,金属量为43.30万t,平均品位0.57%,共生及伴生Au金属量57.46 t,平均品位0.75 g/t;低品位Cu矿石量36 710.44万t,金属量为92.94万t,平均品位0.25%,共生及伴生Au金属量142.73 t,平均品位0.39 g/t。
按照方案Ⅲ,资源储量初步估算结果为:累计(工业+低品位)Cu矿石量22 921.20万t,金属量92.71万t,加权平均品位0.40%,共生及伴生Au金属量127.87 t,加权平均品位0.56 g/t。其中,工业品级Cu矿石量4 121.81万t,金属量为28.41万t,平均品位0.69%,共生及伴生Au金属量33.10 t,平均品位0.80 g/t;低品位Cu矿石量18 799.39万t,金属量为164.30万t,平均品位0.34%,共生及伴生Au金属量94.77 t,平均品位0.50 g/t。
方案Ⅰ相比于方案Ⅱ,工业品级铜矿石共增加了(333类)矿石量14 327.10万t,Cu金属量增加60.34万t,Au金属量增加70.63 t,低品位Cu金属量增加12.45万t,Au金属量减少7.75 t。
本研究按收支平衡的原则测算最低工业品位,最终产品为精矿含金属量时,以主组分Cu计算3个方案的盈亏平衡品位,公式为[4-7]
(1)
式中,α综为最低工业品位,%;ρ为采矿贫化率,10%;C全为原矿单位成本费用:方案Ⅰ为222.33元/(t·原矿),方案Ⅱ为255.97元/(t·原矿);方案Ⅲ为300.52元/(t·原矿);Z为资源税,8.78元/(t·原矿);ε精为精矿选矿回收率,88%;D主精金为精矿含金属量不含税价格,36 500元/t。
经计算,3个方案的盈亏平衡品位分别为0.80%、0.92%、1.07%,可作为确定Cu最低工业品位的依据[5-9]。
矿区矿石主要组分为Cu,共生组分为Au,本研究采用产值法计算品位折算系数,计算公式为[10-12]
(2)
式中,KAu为品位折算系数;εAu为Au选矿回收率,65%;εCu为Cu选矿回收率,88%;DAu为Au金属含量价格,228.8元/g;DCu为Cu金属含量价格,36 500元/t。经计算:KAu=4 630。
3个方案圈定的矿石量Au平均品位为0.39~0.81 g/t,折算成Cu品位为0.18%~0.38%。
3个方案经济技术分析表明,方案Ⅰ利润总额最大,为16 793.54万元/a;所得税最高,为4 198.38万元/a;净利润最大,为4 198.38万元/a;财务净现值最高,为137.39万元(税后);总投资收益率最大,为16.20%。
采用方案Ⅰ圈定的矿体完整性最佳,矿体走向上及倾向上连续性较好,资源利用率最高,为100%。采用方案Ⅱ圈定的矿体完整性与方案Ⅰ基本一致,矿体走向上及倾向上较为连续,仅矿体厚度变小,资源利用率次之,为91.6%。根据方案Ⅲ圈定的矿体完整性最差,矿区10个矿体可进一步分解为13个矿体,资源利用率最低,为62.9%。
综上分析,本研究推荐方案Ⅰ对茶亭矿区铜矿普查矿体圈定和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对茶亭斑岩型铜金矿床的矿体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设计了3种工业指标方案试圈了矿体,并估算了资源量,在此基础上对各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优选出了最优矿床工业指标,即:边界品位Cu 0.2%;最低工业品位,当量Cu 0.8%,Au/Cu当量系数为4 630;最小可采厚度,1.5 m;夹石剔除厚度, 4 m;伴生组分含量,Ag 1g/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