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与外语类本科培养方案制定的路径与问题

2018-09-17 09:35贾国栋
中国大学教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国标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贾国栋

摘 要:2018年初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简述外语类国家质量标准的特点和作用后,本文重点从七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外语专业在贯彻“国标”,制定校本专业培养方案时可能的思考路径,同时从五个方面讨论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外语类国家质量标准的颁布在我国外语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对制定或修订校本专业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制度上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外语类国标;外语教学;质量标准;校本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教学

一、引言

教育部于2018年1月30日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文简称“国标”),这是我国首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双一流”建设的具有标志性重要意义,也是与发达国家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同步的重要一环。“国标”涵盖了高校92个本科专业类,并明确了专业类的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等重要问题。“国标”还对自身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部分内容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从而更加容易被学校落实与执行。值得一提的是,“国标”对各学科类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特别要求,比如师资的數量和结构、师资学科专业背景和水平、师资的教学发展条件等,对我们制定学校培养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国标”推出的意义在于,借助国家标准对本科教学的质量实行统一管理,以其为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实现政府以标准来管理、高校以标准来办学、社会以标准来监督的目标。虽然“国标”制定了标准,但同时给各校自主办学留出了空间,既保证了基本的办学水平,又为学校特色发展留有余地。“国标”的另一特点是三个突出,即突出“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突出“产出导向”的理念,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突出“持续改进”的理念,强调要建立学校质量保障体系,及时评价与反馈,持续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三个“突出”显然是将教授学生如何学习放在一个更加中心的地位,将学生最终获得的能力质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学校形成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二、外语类国家标准的特点和作用

“国标”中外语类标准全名为《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文简称“外语国标”),适用于所有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其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它是全国高等学校外语类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依据,要求高校外语类专业根据其要求制定适应学校发展的校本外语专业培养方案。

“外语国标”正式颁布之前,已有专家、学者、教师就“外语国标”及相应的外语各专业国标的制订、原则、基础、实施等发表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对制定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钟美荪,2015;仲伟合,2015;彭青龙,2016;冯光武,2016,2017;范能维,王爱琴,2017)。跟其他学科的“国标”一样,“外语国标”也具备三个功能,即:(1)作

为专业的准入标准,(2)作为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标准,(3)作为专业质量评价标准。钟美荪指出:“外语国标”与以往的外语类教学大纲或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钟美荪,2015):

第一,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全体本科毕业生必须达到的最低门槛标准。

第二,专业标准具有多样性,以满足我国人才资源市场多样性的需求。

第三,专业标准面向全体学生,不是用于评优或评选标志性成果。各个学校在实施标准时,检验尺度不是各个学校的标志性成果,而是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标准检验以学校培养本科生的全过程为依据,考查本科生受益的结果。

第四,专业标准体现社会性。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必须面向社会需求,相关用人单位参与标准制定,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教学、评估、鉴定和认证。

这四个特点反映了新标准的四个特性,即建议性、多样性、受益性和社会性。“建议性”实际上带有一定的可执行性,指出该标准是本科生必须达到的最低门槛。“多样性”强调了新形势下需要满足不同人才成长所需求的不同环境。“受益性”考查教学质量主要看全体学生受益程度而非学校标志性成果。“社会性”提出了质量标准要面向社会,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实际需求。

“外语国标”面对不同目标群体发挥作用。首先,它所面对的最主要的群体是在校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学生入学时以及在校的四年当中,他们应能全程了解自己将被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达到什么样的国家标准,体现出什么样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等。其次,与学生同样重要的另一群体是外语教师,他们应对国家人才培养的规格有深入了解,对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有准确把握,对学生的达标情况心中有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再次,是学生家长,他们对进入高等学府的孩子是否能够成为未来国家栋梁之才非常关心,因而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执行国家标准的行动能力也非常关心,希望他们的孩子在毕业时成为独立、具有生存能力、拥有专业特长的优秀外语人才。最后,是用人单位,他们是聘用毕业生的终极单位,因而他们有必要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条件等是否能够满足他们实际的工作需要,从而提出合理化培养建议。

从具体作用来讲,“外语国标”可应用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以同一标准和尺度监控全国各校的外语教育水平;应用于第三方评测机构,根据要求检测学校的具体外语教学质量;应用于高校间外语教育教学水平的横向比较和互认,以及高校内部质量自我评估、自我监控等。

三、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考路径

“外语国标”现已正式颁布,那么我们高校外语专业应如何根据国标的要求制定具有校本特色的外语类人才培养方案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切入进行思考,而后参照专家建议即可启动校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订。

第一,应全面学习和领会“外语国标”的精神实质。我们要将其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条件、质量管理等各个模块的具体要求学深学透,这是制定校本外语专业培养方案的根基。只有将“国标”的精髓把握准确,才能制定一个既符合国家标准又体现学校特色的培养方案。专家们的对“国标”的解读也可以参考(钟美荪,2015;王巍巍,仲伟合,2017)。

第二,应把握各自语言专业标准的核心内容。各语言专业应首先仔细研读本专业的国标,对如英语、法语、德语等的具体专业标准的要求把握到位。这里以《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英语国标”)的具体要求为例加以说明。“英语国标”的要求细化为前言、适用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评价、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教学保障体系等九个部分,每一部分又有更加细化的要求,如“教学条件”部分又细化为教学设施、国书资料、网络资源和经费投入四小节。这些具体详细的要求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了一定的前提条件,有些是必须满足的,比如培养规格中的学制与学位、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等,有些是可以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一定的调整的,比如课程设置中的某些必修或选修课程。以英语为例,也可参考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思考(仲伟合,2014;冯光武,2016;彭青龍,2016;常俊跃,2018)。

第三,应将创新能力培养列入培养方案当中。“外语国标”将“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素质要求中新的一项提出来,并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列入能力培养要求中的一项,这说明“创新”是国标的一个新特色。这也与国家强调大学教育要更加注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宏观要求相一致。因此,校本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时就要考虑如何将这样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实践环节、教学方法等当中,使学生真正获得思想上与行动上的创新能力。这方面也有专家与学者作了探讨,可作为参考(庄智象等,2011;张文忠,冯光武,2015)。

第四,应将中国文化教育与国际视野培育纳入培养方案当中。“外语国标”在素养要求中提出了“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要求,并在能力要求中提出了“跨文化能力”要求,并对跨文化能力作了界定,即跨文化能力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能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和评价;能有效和恰当地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外指委,2018)。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方案的目标设定、素养培育、能力培养等方面考虑加入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知识讲授与应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既通晓中国文化相关内容,又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政治、国际关系,乃至其民族精神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等,使学生真正获得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学者们对此已有研究,特别是对如何将中国文化的教育融入外语专业教育当中的思考与实践(吴茜,2013;闫国华,2014;张珊,2017)。

第五,应将思辨能力的培养写入培养方案当中。思辨能力培养也是“外语国标”提出的新要求,它被界定为“勤学好问,相信理性,尊重事实,谨慎判断,公正评价,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能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背景等要素进行阐述、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能自觉反思和调节自己的思维过程。”(外指委,2018)这是因为思辨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一直是外语专业教育中的一个短板,应努力弥补这一不足。近年来,也有学者和老师从外语专业为什么要突出思辨能力培养、思辨能力的构成、如何培养思辨能力、外语专业与其他专业思辨能力培养差异、思辨能力培养与课程模块融合等方面探讨了该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孙有中,2011;文秋芳等,2014;范能维,王爱琴,2017)。

第六,应将通识课与专业课学分合理配置引入培养方案当中。“外语国标”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求“课程设置应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教学、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外语专业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突出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构建,特别要突出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培养,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课程调整机制”(外指委,2018)。因而将标准中提及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学”“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构建”这三大关系在校本培养方案中合理安排在150~180学分中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有专业老师在新国标背景下探讨校本标准中的课程设置或课程模块设计可供参考(范能维,王爱琴,2017;张文忠等,2017;常俊跃,2018)。

第七,应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善学习效果的思路写入培养方案当中。“外语国标”在“能力要求”一节中提出学生应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条件”一节中要求学校“拥有本专业相关的电子资源;拥有覆盖学习及生活场所的网络系统;具备开发和运行网络课程的基础条件”。这一能力的培养虽写入了“外语国标”中,但在核心课程设置和选修课程设置中都未提及,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的师资与学时情况适当安排,并要有一定的监控机制,保证学生这一能力的获得。在国内外慕课大量上线的情况下,学校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学生通过获得慕课学分来解决信息技术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这类慕课在各平台上较多且内容丰富、管理严格。专家们对教育技术与外语课程体系相结合的探讨、把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内化于外语课程中的探讨、信息化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化与个性化获得信息技术能力的探讨等,都可作为参考(胡加圣,靳琰,2015;陈坚林,王静,2016)。

四、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可能遇到的问题

“外语国标”背景下制定校本专业培养方案,虽然已有可参考的专家学者的建议或一线教师们的经验,但在具体的制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还会遇到不少问题。以下是我们在思考国标与校本培养方案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五个问题。

第一,不同类别高校教学条件不同,是否都能同时满足国标要求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毋庸讳言,各高校外语专业的办学条件相差甚远,无论从硬件或软件两方面来讲都是如此。应该说新国标带有一定的前瞻性,要求较高,如果部分高校一时还不能够完全满足国标要求,也可以按“外语国标”要求制定一个三至五年的发展规划,逐步完善学校的软硬件,最终达到国标的要求。

第二,通识课与专业课设置平衡问题。“外语国标”中的各项能力培养要求都较高,而所规定的学分和学时又相对有限,因而如何平衡课程结构中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方向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等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既要保证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質的通识教育类课程足够的学分,也要确保打造学生专业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培养方向课程的学分,以及培养动脑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的学分,从而达到不同学校尽可能同步发展目标。

第三,高水平文化素质教育师资缺乏问题。“外语国标”中提出培养学生“中国情怀”的素质要求是符合国家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强中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的整体发展目标的。但在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中,这是一个全新课题,需要具有较高中国文化素质的师资来承担。目前,外语院系似乎并不具备这样的师资,更不用说用学生所学外语语种开设此类课程了。解决办法也许有两种。从短期来看,需要与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如教务处和相关学院如文学院加以协调,请专修中国文学文化的文学院或其他学院的老师来承担外语学院的中国文化类课程。从长期来看,外国语学院应有计划地引进既懂中国文化又能用专业语言如英语进行教学的师资,或培养自己的青年教师,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第四,“外语国标”要求的学分保证问题。

“外语国标”中虽然提出了指导性的150~180学分的建议,这对外语专业来讲特别是非通用语从零学起的专业来说已经是非常紧张的培养学分数了。即便如此,有的高校可能也无法保证允许外语专业拥有150最低学分数,这就给人才培养质量留下隐患。因而如何与学校主管部门协商,考虑外语学科需要特定的学分保证才有质量可言的特殊性,落实学校保证外语学科学分的足量,是摆在外语院系管理人员面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第五,外语师资培养和培训问题。“外语国标”中“教师队伍”一节提出“各专业专任教师应不少于6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非通用语种专业专任教师不少于3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不低于30%。各专业生师比不高于18∶1”(外指委,2018)。这个要求相对而言还是较高的,重点大学可能可以达到,但并非所有高校的外语专业教师团队都满足这一要求,特别是具有博士学位和18∶1的生师比。因此,外语学院或外语系应积极应对这个问题,努力要求学校引进合格师资,或培养在岗青年教师,使师资队伍尽快达到国标要求。

五、结语

“外语国标”的颁布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无疑将对推进我国外语专业教育事业上一个新台阶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提高外语专业教学质量起到制度上的保障作用。但如何把它落到实处,将其贯彻于学校的外语人才培养方案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而,我们应首先要领会国标的要义,并掌握其核心内容和要求,进而将国标重点强调的创新能力、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思辨能力、信息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纳入校本培养方案中,就有希望将国标的核心内容贯彻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诚然,在“外语国标”指引下,校本培养方案的制定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积极面对,利用现有条件努力克服困难,就可以制定出既符合国家要求又体现校本特色的外语专业培养方案,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培养合格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常俊跃. 对“国标”框架下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 外语教学,2018(1):60-64.

[2] 陈坚林,王静. 外语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常态变化与发展——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可视化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6(2):3-9.

[3] 冯光武. 新一轮英语类专业教育改革: 回顾与展望[J]. 外语界,2016(1):12-17.

[4] 冯光武. 把握国标精神、找准学校定位、突出专业特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实施建议[J]. 外语界,2017(1):2-6.

[5] 范能维,王爱琴. 国标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模块设计与思辨能力培养融合的探索[J]. 外语界,2017(1):7-14.

[6] 胡加圣,靳琰. 教育技术与外语课程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5(4):114-120.

[7] 彭青龙. 论《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特点及其与学校标准的关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1):109-117.

[8] 孙有中. 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 中国外语,2011(3):49-58.

[9] 外指委(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S].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0] 王巍巍,仲伟合. “国标”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J]. 外语界,2017(3):2-8.

[11] 文秋芳,张伶俐,孙旻. 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逊色于其他专业学生吗?[J]. 现代外语,2014(6): 794-804.

[12] 吴茜. 中国外语教育的文化使命[J]. 湖北大学学报,2013(4):125-128.

[13] 闫国华. 文化对外传播与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J]. 中国翻译,2014(5):9-11.

[14] 张珊. 中国外语教育的文化自觉[J]. 外语教学,2017(2):7-11.

[15] 张文忠,冯光武. 关于英语专业设置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模块之思考.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3):29-34.

[16] 张文忠,韩子钰,冯光武. 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校标”的能力结构树设想[J]. 中国外语,2017(4):72-78.

[17] 钟美荪. 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进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J].外语界,2015(2):2-6.

[18] 仲伟合. 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127-133.

[19] 仲伟合.《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J]. 外语界,2015(3):2-8.

[20] 庄智象等. 关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 外语界,2011(6):71-78.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喜欢
国标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关于涉外护理质量标准的几点思考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美赞臣等19款海淘奶粉不符合“国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
参与式教学在学前双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立案查处首例违法广告儿童安全座椅加“国标”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