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结华
摘 要 本来对抑郁症不大了解,印象深的大概是03年4月1日香港明星张国荣因抑郁症跳楼自杀,知道这个病大概是精神类疾病,对它有点抗拒认识。然而一天它走进了我的工作。在厦门因带复读班而接触到复读生这个特殊群体,再读一年对他们体力消耗和精神意志等方面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于是暴露出很多他们过去极力掩盖的一些问题。对我冲击最大的是直面学生中的抑郁症患者,从对这个领域一片空白到畏惧到被动了解到主动参与学生的精神世界的改造并形成自己的观点,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成长过程。
关键词 抑郁症 青少年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第一次发现学生有抑郁症是一件偶然的小事。2010年4月底我发现一个男孩经常上课睡觉,刚结束的福建省统考他是班上唯一一个不上本科线的学生,但他之前高考是上了本科线的,原来的高中学校在厦门市也不错,平常表现也比较得体。作为班主任我把他叫来了解情况。这时他主动告知,因患有抑郁症一直在吃精神类药物。当时我懵了,恐惧和心痛交织。后陆续得知,他自幼在湖北由老人照顾,初三时才被在厦门务工的父母接来,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也不知和分开多年的父母如何相处。高一时因情绪恶化开始去看医生,后来要吃药治疗至今四年但不见明显好转连医生都困惑。这种药吃了就会嗜睡,不吃就会处于大脑莫名兴奋状态。最近两个多月因学习压力大就又去开了药所以上课时候就想睡觉,学习效果自然就差。此时第一次听说厦门市仙岳医院。为更好地帮助孩子,特意去百度知道是一所功能齐全的三级乙等精神病专科医院、福建省著名的精神病医院之一,也是目前厦门市唯一的精神卫生防治医疗单位,里面的特色科目就是精神科和心理科。一看介绍就心生恐惧,觉得它就是专门收治精神病、神经病的。当时停下来几天,待心态平复就又去请教一些医生朋友,才发现厦门这一块做得非常开放和开阔,作为厦门市青少年心理疾病治疗基地,需求很火爆需要提前一周才能预约上医生,严重的就会进行精神性治疗。心情稍微宽慰一些,说明厦门的家长比较开明,没有讳疾忌医,正视孩子这个问题本来就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广博的爱念。慢慢地我也不再抵触和害怕这个病症了。每隔几天我就把这个孩子叫来温和相待,给他关心和关怀,让他不要觉得孤单。大致知道吃药是抑制大脑过于兴奋的生物电,让大脑处于沉睡的状态。我跟他探讨可否少吃点药呢?因之前看过一些精神类的学术文章发现损伤很大。孩子说病情已经很严重了,还伴随着心理上的强迫症不吃药会大脑一片空白。他还给我百度了行为和心理上的强迫症的区别,而他属于更严重的后者。为此我又花了两天时间去网上学习强迫症。同时我把这些情况及时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商量如何让孩子平稳过渡到20多天后的高考。为维护孩子的隐私也没向其他科任及同学提起,尽量给他更多的理解和关爱。他父母陪他去看医生应该是知道病情的,没有主动提及我也不主动追问。后来孩子参加该年高考还是没有上本科线,也没有再跟我联系,学校也庆幸没有管理事故发生。
发生了这个孩子的案例后,我就主动坚持去关注这个病情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国内外对这个病症的研究现状、青少年这个患病群体的特殊性,心情越发复杂和沉重。
百度百科中: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就是说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类疾病,而且往往与焦虑症相连,所以有抑郁症的孩子其实是不难发现的。有一天,你的宝贝告诉你他心里不开心、、沉默寡言、失眠、吃不下东西、头痛、、成绩一落千丈、总是忘事或者有些反常的动作,例如摔东西,一天都不出门,反复做一件事情,各位家长和教师朋友就要小心了,孩子很有可能正处于抑郁症的状态。成年人工作或家庭压力大,每个月有几天可能处于心情不佳的状态,这其实也是一种浅层的忧郁症,一般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倾诉、转移注意力、心理暗示等手段自愈,所以抑郁症其实离我们很近,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观。经过资料查阅我知道这些手段可以帮助孩子缓解:(1)多于外面空间接触不要独处。(2)增加机体锻炼。(3)增加睡眠。(4)多发掘兴趣点。(5)饮食清淡。(6)对于人沟通。(7)不要随便吃抗抑郁药。如果我们能从细微的行为异常发现处于萌芽阶段的孩子,能够运用上面这些有效的手段,我相信是可以延缓孩子病情的恶化的。不少孩子和家长觉得丢人不敢主动告诉老师也会延缓病情。这就需要我们用强大的爱心、观察力和忍耐性、良好的沟通能力去化解矛盾。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地接触了一些患有此类病症的学生,所幸这些孩子们的病情都较浅,通过家校双方努力都得到缓解并不需要药物治疗,我也获得了一些实践性经验。
我还了解到目前对抑郁症的成因还不太清楚,有心理因素也有精神因素,国内的治疗手段还不是很成熟。象仙岳医院的一些心理科室的医生本来就是精神科医生,一些孩子可能只是心理上存在问题挂的是心理诊室,但医生很有可能几次答疑无果后让他做一些脑部扫描来确定病情,从而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暗示或精神加重。之前也提到,精神类药物对大脑损伤其实很大,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会带来极大的后遗症,但是目前也没有更好的疗法。
2012年我又碰到一名比较严重的学生,这次我的处理手段和整个相关知识面就成熟了很多,也取得了一些成功。当时开学后不久来了一位妈妈找我这个班主任,左顾右盼欲言又止,最后吞吞吐吐地说她的儿子高三后由于精神压力大就去仙岳医院开药,和父亲关系比较紧张,希望我多关照她的儿子。有了之前的经验和知识,我此时已不再畏惧,从女人和母亲的角度消除了对方的戒心后,对方就无话不谈了。夫妻二人都是江西过来打拼的,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初期在厦门吃了很多苦,现在有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在厦门买了房子还开了一家科技公司。环境一允许就把孩子从老家转来厦门读高中。孩子和以前的朋友圈亲友圈生活圈分离,来到新学校后觉得自己是外地人就很抗拒,从而怪父母破坏了他的生活,整天吵着回老家的县城。父子一见面就火药味十足,最近一年孩子常常失眠和不说话,后来检查出这方面的问题。我了解到爸爸其实很爱孩子,用孩子名字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还为孩子将来准备了一套婚房。但是父亲强势,母亲又不敢吭声,孩子在家就没有安全感。掌握了这些情况后我大概理顺了思路,这个孩子喜欢打球说明他有一定的外放性,所以我后来让几个比较信得过的男孩多和他走近,平常一起锻炼身体,节假日回家相约一起见面散心。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他就不会感到新环境的压迫感了。他的数学成绩不错我就让他担任数学科代表给大家讲解数学题,让他找到一些成就感来给自己一个新的高度定位。我还让他担任纪律委员,借故和他套近乎先把信任感建立起来。建立起来后我又让他帮我进行换位思考来解决这个类似家庭矛盾中的班级纪律矛盾。我向妈妈详细咨询了他的吃药情况,知道他其实吃药没有满一年,而且是断断续续吃,所以对药物还没有产生依赖性。孩子慢慢就对我产生了信任,细致地向我述说他这些年的心境和疑惑。我意识到沟通障碍是这个家庭的问题关键,父母辛勤付出了但是没有向孩子有效传达这个爱念,妈妈在中间起不到连接的作用,导致孩子情绪崩溃。我就定期和妈妈通话洗脑,教她如何和爸爸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让他这一年先缓一缓,不要因为一时而耽误孩子的一世。让她意识到她的角色对孩子病情的重要性。我慢慢引导孩子,从他的成长环境开始分析,如果当年他父母一直待在老家,对他日后物质上和成长环境上造成的局限性。再分析他父母来到厦门面对的种种困难和艰辛。如果他父母不把他接来厦门,把他一个人单独留在老家的后果。经过好几个星期的论证和分析后孩子的话越来越多,看出心情慢慢变好。妈妈也不断打电话来告诉我她的家庭改变进程。大概两个月后爸爸亲自过来学校道谢,说孩子现在回家愿意和他说话了,还常常兴奋地说起以后的人生计划,看到孩子现在这个模样他才深刻认识到以前的粗暴带给孩子的伤害。我还建议他们周末陪孩子去海边走走,或者一起去看场电影,听一场音乐会,跟孩子商量高考后的毕业旅行,多一些家庭活动。
我对孩子说,维生素B集有减压作用,可以稍微吃一点。蛋白粉和牛奶可以促进睡眠,每晚睡前吃一点。平常我们压力大和睡眠不好医生都会建议我们吃一点这些东西,孩子听到大人原来也有情绪问题就会觉得自己不是异类了,很高兴地接受我的建议。我建议孩子尝试把药量慢慢降低。妈妈来送饭的时候我就提醒她做点清淡的饭菜和多带一些水果过来,孩子的脸色越来越红润,后来告诉我上学期后段就几乎没吃药了,越来越活泼,当年顺利考上本一学校。
上面这个案例的成功是因为他处于发病的早期,所以我的行为干预有一定效果。又回想到对这个病症的认识和了解是带有偶然性的,相信有很多孩子早期由于没有被及时发现而病情恶化。学校作为学生一天之中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师确实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去关注你的学生是否存在這个情绪病的困扰。这几年我深深感到个人力量的单薄,学校往往怕担责、老师们怕惹事,对这个问题也缺乏专业指导而让学生回家休息,学生得到帮助的渠道很有限。如果让孩子在发病之初能够联结社会、家庭、学校、医院、社区的作用会不会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呢?国内医院对青少年这块的发展也很不成熟,不少心理治疗师也是精神科医生去客串,他们更趋向于医学治疗这一块,从而使一些本来可以在发病初期通过心理治疗而得到解决的个案可能会延误了病情。专业的心理咨询又很昂贵,一般家庭承受不起。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专业课程,如果把这些潜在的力量发掘出来,组成义工团或者社区服务团让更多不愿让人知道病情的人得到帮助,也通过这种社会的力量让更加多的家长和家庭正视这个问题呢。
期待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抑郁症治疗问题,期待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阳光灿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