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根和
摘 要 项目文化是在项目管理发展、提升过程中项目精神的高度概括与提炼,项目安全文化的精髓,也是团队安全行为的统一、安全认知的统一、安全运作模式的完善。行为是文化的表现,也是文化引导的结果。安全行为与事故关系密切,据现代工业统计数据表明,70%以上的事故与人的因素相关,安全行为科学就是揭示这一联系和规律的科学。作为铁路施工的基层项目部其中的一名管理者,如何推进项目安全文化建设,提升项目管理水平,规范职工安全行为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以下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一管之见。
关键词 项目安全文化 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安全是项目施工的首要条件,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如何确保施工安全,建立健全安全运作模式一直是业界高度关注的重点课题。笔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以激励安全行为,避免和克服不安全行为,对于预防事故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人的意识行为千差万别,影响人的因素多种多样,安全行为的研究就是要从复杂的现象中揭示人的安全行为规律,以便有效预测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以符合现场安全管理的需要,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从现场安全要求来看,必须落实八个字“真抓、细察、严控、奖罚”。真抓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施工现场存在着明显的违章和不规范作业,但劳务队伍因为成本和劳力及安全意识不强等因素,抱着侥幸心理施工,而安全监管人员碍于关系、情面,多是嘴上喊得凶、真抓实罚的少,结果导致重进度轻管理现象及事故的发生。此外,现场安全是一项操心的活,必须人人都上心才行,只有做到细察和责任到位才能发现隐藏的危险源,安全才能保证。严控即要求现场管理人员随时检查发现任何不安全行为的环节,及时纠正,防止事故的发生。奖罚则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兑现,对预防事故发生有立功表现的人员应该及时予以奖励,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不良行为及时予以处罚,现场一条安全“高压线”,促使现场人员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安全生产不仅关系企业效益和形象,而且也反映社会和大局的稳定,现场安全管理既是一个不断规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形成安全文化的过程。
安全是施工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综合反映。我们必须时刻紧扣这一主题,坚持不懈地对干部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不断强化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督促全体职工的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一种项目安全文化。通过近年来相关企业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作为在职工中进行安全宣讲教育的反面教材,不断强化灌输,特别针对在既有线、营运线施工发生的事故,应当在职工中开展深入讨论,谈危害、查隐患,作反思,从思想深处做到警钟常鸣。重视对职工安全行为的约束和管控,除了加强安全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完善项目安全机制的运行,无论何时何地,作业机具、场地、人员之间都能互相“监督”,查遗补漏、纠偏拨正。对存在的隐患,每个职工都要责无旁贷的指出或消除,即安全目标人人有责,形成浓厚的项目安全文化氛围。
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说,企业或组织的领导者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是抓好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分析、研究领导者的安全行为,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安全文化的形成与项目领导班子成员的行为密不可分,常言说:“上行下效”领导的行为往往是职工效仿的热点,倘若班子成员都在安全行为上表现不佳,其示范效应是非常可怕的,你嘴上说的再好职工也不会买账。因此,要做到项目安全管理100%,项目领导首先要自觉遵守现场安全规章,把高度重视安全化作每一个具体行为。例如,你到现场是否佩戴了安全帽、在禁止烟火的场所是否点火吸烟了、乘坐小车是否系上了安全带、你开车是否无证驾驶等等,这一系列细小的环节都能夠反映出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是否真正印入在脑海中。项目各级管理人员应该把工作重心移到现场,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加强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这个中心 ,找准症结,齐抓共管,发挥作用,体现作为。项目部要经常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安全事故案例的学习和教育,项目党工团组织要主动融合安全管理,做到工作同步、目标同向、风险同负、利益共享,共同打造团队安全行为,共保安全整体目标的实现。
现场安全作业控制是安全行为的最直接体现,尽管各种安全规章很多,工序流程详细,但每一个人的责任心不同、性格各异、对安全行为认知差别很大,具体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多种行为差异,事故的隐患也就深藏其中,事故的发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现场安全管理必须做到100%,99%既是失败。特别是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如高空作业、特种作业、桥墩浇筑、架梁施工等高风险环节,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防护方案并且向施工人员进行细致的安全交底,使参与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都符合安全规范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安全制度再完善如果只挂在墙上,停留在纸上,而不去很好的抓落实,就形同废纸。而落实的关键环节又在监督和考核。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约束职工的安全行为,重在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安全行为实施有效的控制。为此,应当把安全工作纳入干部政绩及任职资格的考核,由安全检查组织适时对各部门进行检查、考评,及时监控安全动态。以前我们的安全状况之所以时好时坏,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只注重事后分析,出一事定一制,忽视了预防,所以未能对安全生产实施有效进行超前控制。应提倡以全员防范为主,防与控制相结合的安全运作机制,在每一项工程施工前,就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面分析,做到心中有数,有序可控、防治结合。变事后管理为事前防控,赢得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在注重人的安全行为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应注重安全物态文化建设,即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职工的生产作业环境,添购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使职工在少害、安全的环境下工作。或通过安全色、安全标语、警示牌、宣传板报等形式,尽力营造安全工作氛围。
抓好职工技能培训、强化安全教育也是促进项目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新情况下,要拓展市场,提升管理,就必须在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工夫,坚决杜绝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培训。众所周知,一个桥墩、一条隧道的安全推进都必须做到环环相扣,差一点也不行。如混凝土的振捣、模板的拼装、爆破掘进,都是由高素质作业人员来完成的,否则“蜂窝麻面”乃至重大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由此可见,开展好技能培训,使项目整体素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也是项目文化发展过程中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综上所述,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但只要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条主线,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和行为,认真分析职工的安全心态、找出职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意识规律,建立针对性强的安全激励机制,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合理发展职工的安全活动,安全生产“有序可控、长久稳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