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
摘 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体育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从课堂教学结构调整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体育 教学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体育课应积极探索、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结合职高的具体实际,全面贯彻并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通过改革学校体育教学思想,进一步更新学校体育教学理念,真正尊重教学规律,为培养社会发展要求优秀建设者奠定非常坚实的基础。
1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不再“厌学”
(1)三个阶段的课堂教学结构:准备阶段、基本阶段(讲解技术以及身体素质的训练)、恢复以及结束部分。
(2)充分结合學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及其生理活动特征安排的六段式的课堂教学结构:①引导、调动兴趣、提高自信、增强活动能力、学习基本技术、增强体质,满足学生的活动愿望、放松以及身体的恢复;②激发学生的动机、满足学生的活动愿望、降低训练的强度,维持运动情绪、增强运动水平,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放松、恢复身心,调整并进行小结,布置课外训练作业。
(3)根据人体机能的活动基本规律,合理分配练习与休息的时间,使得训练遵照科学的顺序有序地进行,重视学生情绪以及心理活动的有效调节,而不是一味地按照阶段顺序进行。
2对体育课堂设计思路加以科学的创新
传统体育教学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即教师示范,学生通过模仿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在这种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性的地位,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和指示,被动性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着主体性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性的地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在该教学模式中,学生主体性的学习地位难以凸显出来,这与新课改倡导的内容相违背。为此,任课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重视课堂教学的沟通以及互动。由于教学的本质在于使学生更好地汲取新知,因此,高职院校体育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以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若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程度也不高。为提升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运用创新化的理念来革新教学课堂组织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师生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课堂氛围。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来有效提升学生的主动性,确保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来主导课堂。很多体育理论课程,教师若自己来进行讲解,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很难得到体现。但若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阐述,那么整个课堂气氛就会被很大程度调动起来,其他学生也能够全身心地跟随“小老师”来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当然,为了充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采用轮流的方式来进行。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理论教学是难点内容,教师通过创新课堂组织方式,教师通过创新课堂设计思路,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堂的抵触情绪,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3采用分层化的教学理念
3.1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结合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区别性的体育教学方式,综合性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针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教育背景的创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体育素养偏低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扎实巩固体育基础内容,教师还应该在教学设计中予以倾斜,实现分层化的体育教学设计。比如在长跑项目的训练中,教师让部分体育素养偏低的学生继续进行长跑前的身体训练及技能训练,而长跑项目比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进行长跑练习。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形成互助学习小组,鼓励体育素养高的学生在业余时间,积极带动体育素养不高的学生,以便综合性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对于体育素养高的学生,教师仍应该重视他们的需求,避免体育课程或训练过于简单机械和重复。教师在了解他们的体育需求和体育素养后,可以适当增设一些强化项目,以便优化他们的体育能力,引导他们继续提升自己。
3.2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着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和引导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深化体育知识和体育素养的学习,综合性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增设一些开放性的训练项目,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授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自我训练。在下一节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进行验收和检验,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时指正学生的学习缺陷。此外,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要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个体差异很可能会造成体育成绩的参差不齐,教师不能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而应该结合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点评,保护好体育素养低的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高职院校体育任课教师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学生,对每位学生的个人爱好以及体育能力进行充分把握,从而使制定出的教育方案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并使体育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4结束语
处于当前新形势下的广大高职体育工作者,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拓宽视野,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原则,按照学生的具体发展需求,设置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许燕敏.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的设计与尝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7(03):60.
[2] 陈新伟.培养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J].山东教育,2016(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