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
8月底,拥有汉庭、全季等酒店品牌的华住集团被曝出用户隐私信息疑遭售卖的新闻,涉及1.3亿人的5亿条数据,甚至包括登录密码、开房记录等极为敏感的信息。虽然华住集团官方已经报警,并表示“信息安全部门在紧急处理中”,但信息的泄漏源头仍然不明确。部分大公司的表现有时确实不足以担负起人们的过分信任。
欧盟于今年5月正式施行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成为全球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梦魇。这个被称为GDPR的法规被不少媒体冠以“史上最严”的形容,目的是保护欧盟公民的隐私不受侵犯或泄漏。它的严格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所有在欧盟拥有业务或是存储、处理欧盟公民个人信息的公司均受监管,这意味着稍微像样一点的技术公司均在其管辖之下;另外,如果发生违规事件,每一单违规行为将被处罚高达2000万欧元或公司上一年全年营业额的4%,这一重典已经成为悬在企业头上的高压线。
虽然不少法律界及企业界人士质疑GDPR存在过度偏袒消费者之嫌,但法规出台的本身却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越发迫切的焦虑—在大数据浪潮中,互联网公司扩张的边界是否已经开始逐步侵犯“个人领地”?企鹅智酷刚刚发布的《中国网民个人隐私状况调查报告》则用量化的数据直观展现了人们的忧虑:有接近4成的被访者时常担心自己的信息在网上被泄漏,对这一问题完全不担心的比例不到一成。
虽然人们的隐私保护意识正在逐步抬头,具体到保护何种隐私以及对谁保护隐私等细节上,仍然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性。例如在网上注册账号填写信息时,受访者普遍对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个人详细地址等高敏感度信息顾虑程度更深;相较之下,对年龄/出生日月、所在省市和性别等信息则有着较低的敏感度。
另外,当被问及在哪些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较为放心时,银行类和金融理财类平台成为被访者的首选,分别有65.4%和60.3%的人勾选这两个选项;相反,网民对游戏类、娱乐休闲类和视频直播类平台的信任感较低,尤其是视频直播类,仅有9%的受访者表示放心。
总的来说,人们是否相信某个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与其长久以来建立的公信力有关,譬如有高达81.4%的受访者对政府官方网站表示放心,大型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旗下产品也收获了多达6成以上的信任,而小型创业公司却仅拥有6.5%的拥趸。
这也能解释银行类平台深受信任的原因,毕竟其主业本身就需要处理大量的敏感信息,这让普通人笃信它的隐私保护机制足够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信息泄漏情况真实发生,企业本身会面临极大的舆论质疑和压力。在被问及“你担心你的信息会以怎样的方式泄漏”时,大部分的人将矛头指向了“网站/平台主动泄漏以牟利”,接近9成的被调查者表示认同;除此之外,网站/平台员工也受到78.8%的受访者怀疑,远远高于黑客的47.4%。
戏剧化的数据背后指向的是,网站与网民间难以形成充分的互信机制,如果无法及时扭转这一境况,不少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开展迟早将面临困境。但是,与人们在互联网隐私保护态度表达上的高姿态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在使用互联网的实际过程中对于自身隐私保护的相对漠视。
今年3月,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在一场论坛上曾直白地说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很多情况下,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从企业公关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发言无疑是一场灾难,但李彦宏的这番话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下隐私保护的真实状态。
企鵝智酷的这份报告显示有71%的用户同意互联网公司通过收集阅读文章的数据,针对性地推送感兴趣的内容,这也成为今日头条等资讯分发类平台搭建商业模式的基石;另外,有55%的被访者对“收集商品浏览数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推荐爱好的品类”持开放态度,而开放地理位置数据使商家得以提供周边服务也得到了较多消费者的认可。
总之,人们对隐私数据获取较高的容忍度为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全球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土壤。当“用信息换取服务”成为常态,那些手握更多敏感数据的企业也就有了开启更多业务想象空间和商业模式的可能性。
人们对自身隐私权益保护的相对漠视还体现在更多的维度上,例如仅有16.1%的用户会在注册账号时仔细阅读相关的条款协议,多达42.5%的被访者直接跳过了这一步骤;与此同时,有接近一半的用户在登录网站或平台时保存密码;另外,有50.8%的受访者存在将“少数几个密码通用于大多数账号”的情况,即使某平台出现密码泄漏的问题,大部分网民也只会修改该平台的密码,不对其他使用同一密码的平台作调整。以上种种情况都加剧了“撞库”并诱发隐私泄漏的风险。所谓撞库,是指黑客通过收集已泄漏的用户和密码信息并将其尝试登录其他网站的行为。事实上,中国网民的这一特征也正在使这里成为全球撞库攻击的主要受害地。一份名为《Bot Traffic Report 2016》的报告显示,全球的撞库攻击流量有高达67.62%去往中国。
隐私保护和大数据发展始终是一对需要巧妙平衡的关系,类似GDPR这样趋于严厉的法规显然会制约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但对隐私保护的过于轻视也会损害普通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中国网民的隐私保护意识正在抬头,这是一件好事,也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这种集体意识的觉醒,最终将会迫使极速狂飙的互联网企业回过头来重新建立起更完善的隐私保护制度。
人们在意隐私,目前停留在口头的阶段,但终有一天会有更多的实际行动出现。换言之,留给互联网公司调整的窗口期也正在慢慢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