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8-09-17 08:28杨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满意率肺癌疼痛

杨清

非小细胞肺癌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肺癌类型, 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特别是癌症病灶侵袭患者胸膜时容易引发剧痛[1]。并可能出现颅骨、盆腔、脊柱以及肋骨等骨转移情况, 进一步引发头疼、胸痛、腰骶部以及剧烈背部疼痛[2]。如何减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难题。本院对患者实施综合性疼痛干预,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其中男63例, 女31例, 年龄58~82岁,平均年龄(68.7±6.5)岁;Ⅲ期72例, Ⅳ期22例;癌症类型:鳞癌51例, 腺癌43例。纳入标准[3]:①所有患者均经CT、X线、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且经病理学证实;②卡氏评分≥70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7例。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首先对患者疼痛进行全面评估, 告知其正确使用止痛药并定期随访。观察组给予综合性疼痛干预, 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术前将手术方式和特点向患者做详细介绍, 告知其术后可能会出现的疼痛程度、范围让其有一定心理准备, 减少疼痛恐惧心理。②协同护理。由病区心理咨询师组件协同护理小组, 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状态做出全面评估, 主动关心患者, 避免其存在负性情绪。③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及疼痛情况给予适当体位从而提高其舒适程度, 必要时给予患者软垫从而避免产生压疮。④镇痛药护理。使用镇痛药前首先对患者疼痛性质、部位以及疼痛程度等进行详细评估, 同时将不同镇痛药的特点、作用等信息详细告知患者, 叮嘱其严格遵循用药剂量以及用药时间,对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关注。叮嘱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疼痛严重时可通过注射甲氧氯胺普进行缓解[4,5]。⑤技术止痛。为患者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 保持病房内整洁和空气的流通;指导患者进行适度运动进而舒缓精神和肌肉紧张程度;借助薄荷油、冰片、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疼痛;针对伴有骨转移的患者应对其进行适当肌肉按摩,叮嘱患者按时翻身[6]。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采用NRS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②治疗效果:完全缓解:患者不存在病痛;部分缓解:患者病痛相对于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不存在睡眠问题;轻度缓解:疼痛症状改善但仍存在睡眠问题;无效:患者疼痛情况无改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③根据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7]。④满意情况:患者高度认可护理工作为非常满意;患者给予护理工作认可为基本满意;患者未给予护理工作认可表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80.85%(38/47)高于对照组的44.68%(21/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669,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较(n, %)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为(25.34±12.28)分, 优于对照组的(18.48±13.59)分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68,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为(24.67±14.62)分, 高于对照组的(17.73±13.3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01,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社会功能评分为(22.56±13.62)分, 高于对照组的(15.98±12.3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58,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的22例, 基本满意的13例, 不满意的12例, 总满意率为74.47%;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的13例, 基本满意的11例, 不满意的23例, 总满意率为51.0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74.47%高于对照组的51.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08, P<0.05)。

3 讨论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患病人数以及致死率均不断升高,为患者及家庭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由于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经, 错过了最佳诊疗时间, 因此只能通过放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疼痛症状, 对患者身心均造成极大痛苦, 因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疼痛干预措施也显得尤为重要[8-10]。本研究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 从健康教育、心理、体位、药物干预以及技术止痛等多个方面联合干预,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有利于增进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了解, 增强战胜疾病的决心。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减少其负性情绪, 分散其自身对于疼痛的关注。合适的体位有利于改善患者舒适状态, 避免压疮等产生。同时, 服用止痛药以及保持舒适环境、为患者按摩、理疗等技术止痛措施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研究中,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80.85%(38/47)高于对照组的44.68%(21/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669, P<0.05 )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68、2.401、2.458,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74.47%高于对照组的51.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08, P<0.05)。相关研究发现, 优质护理中疼痛护理更有利于关注患者疼痛感受, 减轻其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满意率肺癌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