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芝芳(本刊记者)
“土专家”“农状元”等乡土人才带动,“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外援”人才帮扶,返乡创业“青年军”的激活,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破解“空壳村”困境,佛坪县办法想了不少。有的村集体自办产业,让优势更优、特色更特,有的则引入新理念、创新产业发展形态。不管什么法子,人才都是关键。
“天麻药食两用,不仅有延缓血管硬化功效,还能健脑、明目。”石墩河镇石墩河村主任雷兆财一边手脚麻利地扒开土坷垃,挖出几个椭圆形的块茎,没叶子、没根须,表皮光滑,像极了土豆,一边介绍。
“它全靠一种叫蜜环菌的菌丝供应养分及繁衍,最长能长到2米。”58岁的雷兆财平时话不多,一说到天麻种植却滔滔不绝。
种了41年天麻,雷兆财在十里八乡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头——“天麻状元”。
初中毕业后,雷兆财发现“山土豆”天麻能挣大钱。他动起了心思,一头扎进山林,研究天麻人工繁殖技术。10多年里,他四处找资料研读,赴各地请教专家,用泥土、沙子、树叶等不同培养基做育苗试验,还真折腾出了名堂,攻克了天麻有性繁殖技术难关。经他培育,1斤“0”代种麻最高可收获30多斤商品天麻。
此后,雷兆财又花了10年时间,解决了猪苓无性繁殖难题,猪苓种植周期缩短近一年、产量提高10余倍。其间,他除了自己示范种植,还为乡亲们提供种子、传授技术,对困难群众赊欠种子、以工代训、代送菌种、上门指导,对心存疑虑的群众签订合同、全程服务,还把经验、技术编写成册免费印发。
2010年,雷兆财拉了几个能闯市场的精明人,成立了兆财天麻专业合作社,天麻还在地里,市场销路就早早敲定。合作社第一件大事,就是规划建设了6000平方米的天麻良种速繁丰产栽培示范基地,采用优质蜜环菌,培育优良菌材,提高天麻花粉萌发能力,实现了丰产稳产。去年,合作社实现天麻良种产量超7.5吨,商品麻15吨,产值60万元,带动17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当初栽天麻一没资金、二没技术,雷主任就让我们拿他的种子、菌种先栽,还下地手把手教,没白没黑,比他自家种的还上心。”村民王继成跟着雷兆财栽天麻,没两年就成了“万元户”,如今年均种植天麻2000平方米,是石墩河村的示范大户。
如今,石墩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天麻之乡”,130余户村民种植天麻、猪苓等中药材,产业收入占全村农民纯收入的60%以上,是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爱钻技术的雷兆财在山里刨出的“金坷垃”,可不止天麻、猪苓。2012年,神仙树扦插繁育成功。继而,青钱柳、三叶青等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天麻状元”一路升级为“科技状元”,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
他也勤跑市场。近年黄精市场价格一路走高,他便带领乡亲们种植黄精,方桌大小的一块地就能挣1000余元。
产业发展欣欣向荣,集体经济却一穷二白。想为村民办点事,总是有心无力。雷兆财这个村主任又坐不住了,谋划怎么让村集体经济“活”起来。
2017年9月,石墩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县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投资,加上全村51户贫困户、脱贫巩固户入股金,多方筹资203.8万元,建设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新建47个大棚,种植天麻1万平方米、黄精1.3万平方米,吸纳全村179户农户58亩土地入股。同时,发挥兆财天麻专业合作社的技术、管理和营销优势,具体负责生产经营。
云中银厂沟 张轩瑜/摄
“到年底,预计村集体的天麻能收入20万元,4年后总利润可达320万元。”雷兆财如今又多了一重身份——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CEO”。 近期他带领合作社成员考察了中药材瓜蒌市场前景和种植技术,正筹划着村集体再种50亩瓜蒌。
记者观察:用好用活乡土人才资源,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些“土专家”“农状元”,熟悉村情民情,致富带富能力强,且都怀有深深的乡梓情,不仅能带动乡亲致富,还能肩负起带旺一方产业、盘活集体经济的使命。
一节竹子制成茶器,一套100元;半截树桩栽上绿色植物,一件150元;一块河石上凿出花器、做成盆景,售价288元。
在迴龙寺村“第一书记”杜彦钦眼中,山石、竹节树根甚至朽木苔藓,都是宝贝。经他设计,河沟里、山林中随处可见的石头、枯枝、蒲草摇身一变,都成了别致的花器、盆栽、摆件,这些颇具巧思的文创产品价格不菲,却备受城里人青睐。
废石烂柴野草还能卖钱!这让迴龙寺村村民对这个一脸文气的“第一书记”刮目相看。
2014年,汉中电视台副台长杜彦钦刚驻村时,村民们对他的印象只是“城里来的文化人”。谁料,这个城里人在村上一住就是4年,跟大伙一起摘茱萸、捡板栗、养蜂、放羊、收稻、晒谷不说,还通过微信朋友圈直播的方式为迴龙寺村代言,帮村民卖山茱萸、板栗、土蜂蜜等农特产,共计销售10万余元。
“文化人”杜彦钦带领迴龙寺村群众找到了一条颇文艺的致富门路——“点石成金”“变木为宝”的文创产业。
“竹筒栽红粦,朽木配多肉,山花入酒瓶,苔藓石上生。”杜彦钦指导贫困户栽种山花野草、加工原生态文创品,并联系园艺企业指导技术,还请市上的几家大茶社帮忙代销。至于原材料,则在山野间就地取材,原生态、零成本。“我们选用的都是枯枝、枯树桩或侧枝,不破坏生态,这样才能长远发展。”
村上还成立了“文创+生态”协会,主要进行竹木器加工,花卉苗木培育,传统手工艺品、文创产品制造,旅游纪念品开发等。第一批就吸收了包括3名贫困户在内的10个会员。农闲时节,60多岁的贫困户郑世荣就上山收集材料、挖土,给竹筒缠麻绳,每个月在协会就能挣500元。有的村民一月最高可增收近3000元。
迴龙寺村位于引汉济渭工程的“尾库”,依山傍水,风景秀美,过路游客不少,却留不住客。杜彦钦提出长短结合的产业思路,文创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真正实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然而,几番上门动员村民发展民宿,却总吃闭门羹,谁也不敢“第一个吃螃蟹”。杜彦钦一有空就同村支书张洪羽念叨这个思路和想法,“帮他放了一年羊”,终于说动他在金砖沟开起全村第一家乡村客栈——梓桐园。从命名、装修到客房、院落设计,杜彦钦全程帮忙操持,一点一点帮着打造。
一番设计规划,原本普通的农家小院竟焕发了新活力。不上漆的原木桌椅、树皮包裹的衣架,报纸糊墙、石头搭桌,既农趣十足又不缺文艺范儿。食宿一条龙,一天100元,很快便吸引了游客上门。不出半年就收回了本,一年下来挣了5万多元。
文创协会的产品就摆在客栈院里代售,销量可观。附近群众的土鸡、香菇、木耳等土特产也能就地消化。
杜彦钦发动自己“老文化记者”的人脉资源,拉来汉中市美术家协会、蜀汉书院等多家文化团体在金砖沟挂牌创作采风基地。今年3月,举办了“迴龙寺村文创产品设计研讨暨书画雅集活动”,11位当地颇具影响力的书画家、文化名人当选迴龙寺村首批“荣誉村民”,成了村文创产业发展的强力外援。
按照“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农村新经济组织构架,迴龙寺村于去年5月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吸纳社员50户,与基地、专业合作社捆绑联结,实现抱团发展。杜彦钦一手创立的文创协会作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子公司,吸纳会员77人,其中贫困户29户66人。
截至目前,文创协会年生产各类文创产品5000余件,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入会群众户均增收6000元左右。“下一步,要扩大规模、丰富产品内涵、挖掘地方文化。”杜彦钦介绍,投资100余万元的多功能展示厅、花卉育苗基地、文创产品加工车间等文创项目即将开工。汉中、西安展示销售门店也正在建设当中。
“我们村的青山绿水,现在真成了金山银山。杜书记不仅帮扶乡亲们多挣了钱,还带来了新思想、新希望。”张洪羽深有感触地说,“靠文创、旅游挣钱,以前根本想不到。村集体经济把全村人拧成了一股绳,带领大家共脱贫,奔富路,谁还能不支持村上的工作、不跟着村上干呢?”
雷兆财(右一)与当地干部查看天麻生长情况
记者观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既要在内部找动力,也要在外部挖潜力。从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大多见识多、思想活、人脉广,他们“对外找路子,对内鼓干劲”,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想妙招、出好招、用实招,往往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85后”姜东、李鑫夫妇在南方星级酒店做管理,都拿着上万元的月薪,却双双辞职回乡,利用西岔河镇银厂沟村漫山遍野的野山棕,办起了棕产品加工厂。
山棕是秦岭山中的常见林木,其天然棕褐色的棕衣防潮湿、耐腐蚀、不生虫、韧性强,是生产床垫、户外防潮垫等产品的上等原料。然而,银厂沟群众祖祖辈辈守着这满山的资源,却任其“沉睡”。
瞅准了这一商机,2014年,姜东夫妇拿出35万元积蓄购买设备,在自家的农家院挂牌成立了“绿叶仙棕”山棕专业合作社,打算大干一场,靠深加工“唤醒”家门口的“致富树”。
原以为市面上棕垫销路不错,又有秦岭野山棕的生态招牌,市场前景看好,不想还是碰了壁。起初的三个月里,100多张棕垫一张也没卖出去,几万块钱打了水漂。
一腔热情回村创业,却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姜东和李鑫静下心来找问题,一一拆开全部棕垫,提高质量标准重新生产,又带着样品到辽宁、江苏等地上门推销,终于在第四个月销出了50张棕垫。因舒适的使用体验,姜东的棕垫很快打开销路,一位东北客商一次就订了100张。
采棕、抽丝、切割、拣选、晾晒、烘干,将山棕丝和果胶彻底分离,取得优质棕丝卷曲和定型、成片,做成裸垫,再缝制、包边……原来山坡上不起眼的棕林生产成床垫,能卖480元至3000元不等,比椰棕垫贵三四倍,还是消费者眼中的“香饽饽”。
2016年,中央网信办定点包扶佛坪县,驻村干部帮助山棕合作社明确发展思路、产品定位,在合作社挂牌成立了银厂沟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策划网络营销,进一步拓宽销路。当年,除了床垫,合作社生产的棕刷、棕扫帚、棕鞋等产品都上了西洽会,打的就是“绿叶仙棕”品牌。
品牌一做起来,订单立马成倍增长,姜东夫妇面前又多了一道新“坎”:产量跟不上,想要扩大生产规模,资金、厂房都是问题。银厂沟村“两委会”帮他们解了困:将占地3600平方米、弃用多年的村肉牛养殖场折价30万元入股,村上帮忙整建厂房、安装调试设备;村支书马光明帮助姜东在银行担保贷款20万元,还动员党员、村民入股。2017年6月,新厂投产运营。
“去年下半年加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共计110万元,预计到年底能超过160万元,抽掉风险金、流动资金,至少能拿出30万元给大伙分红。”姜东认为,跟村集体合作一举两得:一方面缓解了资金紧张;另一方面,以往一人经营,现在是集体智慧,每个股东都想法子把蛋糕做大,尽可能节支增收。
而在村支书马光明看来,入股姜东的棕厂则盘活了集体资产,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注入了活力。因为享有37.5%的股份,村集体到年底起码可获9万元的保底股息——这将是多年来村上最大的一笔经营性集体收入。
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村上“扶贫车间”的良性运转。山棕合作社吸纳15户贫困户入股,每户每年增收2000余元。此外,合作社还对全镇贫困户免费培训技术,提供原材料分散加工,计件回收产品或半成品,贫困户既可稳定增收又不承担风险。
新厂投产后,提供长期就业岗位8个、非固定工作岗位每月20人次。贫困户既能采割山棕售卖,还能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务工”与“持家”两不误,口袋“活钱”明显增多。60余岁的聋哑老人杜忠禄编制棕刷,每天能挣80元,“比他们在外头打工强多了”。
记者观察:返乡青年视野宽、活力强,适当地给政策、给扶持,青壮年人群既能就近发挥聪明才智和干劲闯劲,还能照顾家小。那么,劳动力短缺、土地抛荒等农业短板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青年回乡,也将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