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在路上”
——《小王子》文本分析

2018-09-16 12:46董婷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丝路艺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上海译文出版社小王子叙述者

董婷(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引 言: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代表作。自19世纪问世以来,风靡整个欧洲。它虽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因此也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看的童话。整部小说的基调是忧郁的、同时还充斥着淡淡的哀愁。它的语言明白如话,但却写出了引人入深的哲理。是一部充满智慧闪光的童话[1]。许多研究者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它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从叙述视角和叙述时间两个方面来分析下享誉中外的《小王子》在叙述上的魅力。

一、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指叙述时感知与观察故事的角度。传统的小说大多采用全知的视角,叙述者可以自由的穿梭在人物之间,观察和揣摩人物的心理。而《小王子》在叙述上不同于传统的小说,采用了独特的叙述方式。

《小王子》采用了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的叙述方式。小说中的“我”是小说的叙述者,同时也作为人物参与到故事中去。小说借用不同人物的视角,进行视角的转换。小说一开头采用了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视角。回忆了在“我”六岁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信心满满地创作了一幅蟒蛇吞大象的画,而“我”这引以为傲的画作在大人眼里仅仅是一顶帽子。这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因此“我”放弃了画画而迫不得已转行当了飞行员。直到六年前我遇到了小王子。这时叙述视角从第一人称回顾性视角转换到了经验视角。运用当初的“我”正在经验事件时的眼光来聚焦,详细描写了我们的相遇并转述了关于他的故事。[2]是“我”遇到了小王子之后把他的故事转述给我们读者。因此,叙述者还是“我”。但由于小王子故事中的“我”只是个倾听者,并没有参与到他所讲的故事中,所以叙述的视角发生了转变,变换到小王子的内视角。小王子以他的内聚焦给我们展示了他所在的星球。他所拥有的猴面包树的灌木、他的一朵花儿和拥有的三座火山。虽然从小王子的内视角来感知他的星球,但人物的有限视角总归是有局限的。在小王子与花儿对话时,描绘花儿含苞待放的心理时,以小王子的感知来写已经明显不够了。此时,叙述跳出了小王子而采用了全知的方式,来描绘花儿的内心世界。紧接着,又变回小王子的内视角,观察了生活在其他星球上的人,如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和地理学家。而在他看来,点灯人做的事情才是有点意义的。小王子最后到达的星球就是地球,在地球上他遇到了蛇和狐狸。而此时,视角又从小王子变换到了蛇和狐狸身上,采用了动物视角。蛇告诉小王子:“在人群中间,你也会感到孤独”[3]。这是蛇自己感受过的东西,所以它将想法告诉了小王子。狐狸告诉他“驯养是一件经常被忽略的事”、“只有驯养过的东西,你才会了解他”[4]。所以狐狸要求小王子驯养它。

《小王子》叙述视角的采用并非只有单一的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而是采用了多人物的变换式。采用多重的叙述视角不仅使叙述技巧变得高超,更多的包含着隐含作者深刻地价值判断。采用“我”的回顾性视角和经验视角,是为了让我们读者更加地接近小王子这一人物,拉近“我”与小王子的距离,也使小王子与我们读者的距离更加贴近,使故事更加真实。采用“我”、小王子和动物的视角,主要突显隐含作者希望所有大人们能够抛弃自私、功利的心,像孩子一般拥有纯真的爱。这也是本书献给还是孩子时的大人的意图所在。

二、叙述时间

叙述时间是叙述者讲述这个故事的时间。叙述者在叙述时,不能完全按照底本的时间来叙述,而会对底本时间进行扭曲。因此会形成时间和时序的变形。[5]在叙述过程中,如果事件还没有发生,叙述者就预先叙述事件及其发生过程,则构成“预叙”;事件时间早于叙述时间,叙述从“现在”开始回忆过去,则为“倒叙”;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所占的篇幅)不等,会产生时距之差。[6]《小王子》在叙述上采用倒叙、预叙和时距变化等手法。

《小王子》在开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小说开头在“我”六岁的时候这一模糊的时间点并不能确定是倒叙。但随着故事发展到“我”放弃了画画而转行当飞行员之后,出现了一个时间点:六年前。从“我”六岁还是个孩子直到在六年前这期间,可以确定都是过去的时间。因此,倒叙的手法突现。叙述者用倒述的方法交代了“我”小时候为何放弃了绘画和如何遇到了小王子,和小王子相遇是“我”孤独生活中的一丁点星光。叙述者用倒述的方式回忆了自己童年的经历。记忆像碎片一样纷至沓来,让“我”难以忘记,让已在成人世界的“我”想回到自己的儿童世界里去。正因为“我”天真烂漫的梦想被大人们摧毁,所以“我”不得已改了行,不得已向成人世界进军。“我跟他们谈谈打桥牌呀,说说打高尔夫球呀,聊聊政治呀,…”[7]这些都是“我”进入成人世界的象征。但“我”还葆有一颗童心并不想被成人世界同化,因此“我”一直在孤独地挣扎着。直到“我”遇到了小王子。在遇到小王子之前,也就是从“我”六岁到六年前这段时间,所叙述的篇幅明显短于故事时间,因此在时距方面进行了概述,描写较为粗略。在“我”刚开始给读者讲述小王子的故事的时候,文章的第四章中写到“我的朋友带着他的绵羊已经离去了六年了,而我非常的难过。”[8]这句话对当时还不知道小王子的结局的读者来说,是提前剧透了结局,称为预叙的手法。提前预示了小王子在和“我”相遇后,最终会离开。同时为文章之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对“我’和小王子相遇的这八天,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在和小王子相遇的第八天里,“我”修好了自己的飞机,而小王子也回到他的星球。我们不舍得告别之后,“我”回到了自己的世界里,而我们再也没有见过。在文章的结尾一句“到现在,已经足足六年了”让故事的时间从过去回到了现在,倒叙和回忆自此结束。

《小王子》采用倒叙、预叙和时距变化的手法,隐藏着隐含作者的深刻意图。倒叙是隐含作者希望能够打破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对立,让更多的成人能够理解孩子、相信孩子;能够更多的关注孩子。也让更多的成人能够减少世俗的功利心和算计,能够拥有孩子般的纯真。这也体现了隐含作者希望“所有的大人都应该是孩子”,寄托着隐含作者对大人们的美好期望。

三、生存哲学

一直以来,人们的生存意义重大。而人的存在是主体间性的存在。[9]主体间性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马丁·布伯认为,人持双重态度,由此有双重世界,即我——他和我——你两个世界。我——他之间是有限的经验,利用关系,只有转化为我——你关系,才是纯净的,万有一体之情怀。[10]《小王子》中“我”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因此,我一直以来孤单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中。“我”与周围的人形成了“我——他”的关系。我和他的关系是一种疏离、淡漠的关系。而小王子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关系。小王子总是关心着他的花儿,每天给它浇水,而作为回报花儿也给他芳香。他总是热情地对待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这种关系是一种亲近、友好的关系。而作为智者的小狐狸提出了“驯养”关系。“驯养”是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只有驯养,才会有感情的流露。[11]狐狸想建立的驯养关系,其实是想建立“我——你”这种亲密的关系。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冲突与隔膜;大多时候处于“占有”与“被占有”的悲剧中;人与人的存在、人与社会的存在往往是对立的。[12]而想建立“我——你”这种亲密的关系,就要消解个体与社会的对立,而达到二者的同一。

注释:

[1]周克希.小王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申丹,王亚丽.西方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周克希.小王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周克希.小王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5]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

[6]申丹,王亚丽.西方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周克希.小王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7]周克希.小王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8]周克希.小王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9]刘俐俐.外国经典小说文本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马丁·布伯.我与你[ M].北京:三联书店, 1986

[11]刘俐俐.外国经典小说文本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萨特.存在与虚无[ M].北京:三联书店, 1987

猜你喜欢
上海译文出版社小王子叙述者
一个人的好天气
一个人的好天气
小王子
The Study on Cultural Conflict and Compatibility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from the Study of “the Joy Luck Club”
小王子的圣诞节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呆萌小王子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