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婷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妇科,广西 贵港 537100)
腹腔镜手术方式因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得到在妇科疾病患者广泛接受[1]。但由于麻醉药物引发的暂时性抑制,切口疼痛等因素,使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各种程度的暂时性肠麻痹。而肠麻痹可导致患者术后腹部胀痛、乏力和盗汗等不适,不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为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尽早恢复,本研究将对我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干预前快,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科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86例。其中子宫肌瘤剔除术12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18例,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术21例,卵巢囊肿剥除术20例,盆腔粘连松解术9例;患者年龄18~56岁,均为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按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常规护理,术前告知患者各项检查,手术前、中、后所需的注意事项。并按围术期术前护理常规做好准备工作,术后按围术期术后护理常规为患者实施护理。同时积极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相关疑问,严密监测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下列护理干预
1.2.2.1 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相对应的心理支持,同时运用良好且有效的沟通方式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和不良情绪;指导患者进行松弛训练[2],术前为患者播放松弛音乐并指导其练习腹式呼吸3~5次/15min,以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和紧张心理。
1.2.2.2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术前饮食注意清淡营养,手术结束回到病房当天给予咀嚼木糖醇口香糖3~4次/15min[3]。术后4h给予饮罗汉果水2~3次,50ml/次,以减轻因气管插管引起的咽喉不适。术后6h可由禁食改半流质饮食,食物宜清淡营养,忌牛奶等易产气和刺激食物。早期进食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1.2.2.3 体位护理:术前指导患者练习术后床上康复操[4]。方法:①双手反复抓握5次;②左右前臂反复屈肘5次;③左右上臂反复抬高180度5次;④指导并协助患者每小时向左或向右翻身活动1次;⑤双腿躁关节反复环屈动作5次,躁关节反复背伸动作5次;⑥顺、逆时针交替进行躁关节环绕运动5次。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10~15min为宜。早期床上运动不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更有利于缩短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
1.2.3 评价指标
①腹胀发生率:轻度腹胀指患者有轻微的腹胀感,排气前有气体在腹内转动。中度腹胀指患者腹部出现尚能忍受的膨隆及手术切口胀痛。重度腹胀指以患者腹部及手术切口胀痛难以忍受,且膨隆明显。未发生腹胀指患者术后无明显腹胀感,且肛门已恢复排气;②肠鸣音恢复时间;③肛门排气时间。
1.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率(%),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出现3例腹胀患者,腹胀发生率约为6.9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腹胀发生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h,(±s)]
表2 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h,(±s)]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观察组 43 9.92±5.21 11.55±7.64对照组 43 16.13±2.94 43.28±9.67
随着医疗技术日益发展,妇科腹腔镜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腹腔镜手术减少切口创伤的同时也加快了患者的康复,但腹腔镜手术引发的腹胀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早期康复[5]。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不但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肛门排气,还有效地降低腹胀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通过心理干预不但可以帮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缓解和消除因手术所产生的焦虑和不良情绪,更能有帮助其建立术后快速康复的信心。而在术后早期进行“假饲”——咀嚼口香糖,此动作刺激患者产生的神经激素不但可以增加其胃肠消化液的分泌,更能促进其胃肠动力,从而达到减少因麻醉药物引起的肠麻痹所致的腹胀,加速患者肛门排气。床上康复操训练除了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外,更能帮助患者减少腹腔镜手术后二氧化碳气体在腹腔内遗留,帮助其快速恢复胃肠功能。
综上所述,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但可以促进患者胃肠道尽快恢复,更能降低腹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