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芙蓉 张云霞
(四川省广汉市人民医院 四川 广汉 618300)
患者接受脑出血手术后易出现较多并发症,其中DVT是手术后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由于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易使血液流速减慢,从而发生DVT,因此,需要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1]。集束化护理常被运用于临床重、急、危症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能有效防止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改善其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出现[2]。本文回顾性分析对我院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其DVT发生率情况,现进行如下报道。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61例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21例男,11例女,年龄为41~79岁,平均年龄为(58.64±3.69)岁,对照组19例男,10例女,年龄为42~78岁,平均年龄为(59.48±3.9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1)经CT和MRI检查均确诊为脑出血;(2)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3)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加入本院接受研究并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1)脑干发生出血者;(2)伴有全身性感染者;(3)伴有颅内感染者;(4)凝血功能存在障碍者。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帮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抬高双下肢约10~20°、口腔和饮食护理等。
观察组于对照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具体包括:(1)手术前护理:①对患者发生DVT的风险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合并恶性肿瘤、肥胖、手术后制动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等导致的炎性肠病、免疫性疾病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疾病等,并制定相应护理方案。②加强患者病情监测。帮助患者激情将血压、血脂和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给予补液治疗,以降低血液黏度。③手术当天做好和手术室之间的配合工作,包括预热手术床和手术室等。④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应做好安抚工作,并于其臀部和背部垫一软垫,以减轻其下肢负担,促进其下肢血液回流。(2)手术后护理:①手术结束当日,帮助患者安放体位,微微抬高其双下肢,对于男性患者,应倾斜床位约15~30°,以促进其排尿,减轻其腹内压力。②注意帮助患者增添覆盖物,促进其体温恢复。③鼓励患者早期于床上进行康复训练,除基本康复训练外,可适当指导其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如抬高直腿训练等,对伴有脑卒中的患者应给予髋关节和踝关节功能训练。④术后及早帮助患者按摩双下肢,直至胀痛酸麻,30~40次/组,2~3组/d。⑤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告知其禁食甜腻刺激性食物,待其病情平稳后,可进食乌鸡、红枣、黄芪等食物,避免食用含有维生素K类食物,以防发生凝血障碍。⑥嘱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防寒和保护下肢,并穿戴弹力袜。⑦条件允许者,可配合使用维生素K类拮抗剂以及丹参注射液等药物。⑧指导患者使用物理器械,如充气加压装置等预防DVT。(3)出院管理:出院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尤其是术后活动不便和需卧床和长期制动的患者,每月定期进行随访。
观察患者护理后DVT发生率情况。
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后DVT发生率分别为0.00%、6.90%,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DVT发生率情况对比(例,%)
脑出血患者由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较长,手术中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且手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因此,容易发生DVT[3]。预防DVT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集束化护理通过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让其意识到实施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能有效减少DVT发生并促进患者病情恢复[4]。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对行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DVT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提示采用该护理方法能明显降低患者住院时DVT发生率。集束化护理作为一种持续性护理措施,需要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并不断改进和完善护理方案,给予其个性化管理,这一过程中,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还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只有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不断提高并发症预防意识,才能最大程度上限制并发症出现,因此,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充分意识到现存和潜存的高危因素,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方案的执行力。
综上所述,对行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具有明显效果,能降低其DVT发生率,促进其病情恢复,值得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