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09-15 04:51司俊
医药前沿 2018年27期
关键词:死亡率口服心肌梗死

司俊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院前急救部 重庆 400000)

心肌梗死为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会致使患者血栓症状的发生,诱发心肌坏死,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有效控制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深入调查院前急救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作用,文章将择本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结合数据调查的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本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其急救治疗方式划入常规组与实验组(n=47)。常规组中男女数量占比为25:22,年龄在50~72岁之间,均数值为(60.05±3.41)岁。实验组中男女数量占比为26:21,年龄在50~74岁之间,均数值为(59.93±3.52)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区别,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可以实施分组调查(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院内常规急救治疗,吸氧、心电监控,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滴注尿激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实验组入院前由120医生实施急救治疗后入院实施持续治疗,以口服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瑞舒代他汀联合治疗。口服替格瑞洛180mg/次,阿司匹林300mg/次。瑞舒代他汀10mg/次;实时监测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出现任何异常均需要实施快速处理。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康复即为患者症状有所改善。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应用卡方与t值计算,P值作为差值分析工具,P值低于0.05则表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死亡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死亡率为4.25%,常规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4.89%,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死亡率对比

2.2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心梗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救治总时间数值均相对较低,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3.讨论

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病的原因在于患者心肌持续保持在急性缺氧、缺血的状态下,持续缺血、缺氧的状态使得患者心肌出现坏死[2]。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病率、死亡率均相对较高,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院前急救治疗能够基于患者的症状实施早期症状控制,相较于常规实施吸氧、口服阿司匹林等院前急救治疗方式,联合应用呋塞米、多巴胺等药物有助于提升院前急救有效率[3]。多巴胺能够扩张患者的肾血管,达到利尿的作用。呋塞米口服吸收率为60%~70%,药物作用时间较长,能够稳定发挥症状控制的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期间,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基础性疾病等实施科学治疗[4]。很多老年患者合并具有多种疾病,比如恶性肿瘤等[5]。在药物药物治疗期间需要科学选择药物的剂量,避免药物剂量较大影响治疗的安全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真正发挥院前急救治疗的作用。

数据调查显示,实验组患者死亡率为4.25%,常规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4.89%,常规组患者中死亡数量相对较多。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心梗消失时间、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救治总时间数值均相对较低,患者症状改善速度较快,救治时间较短,临床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

结合调查结果而言,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建议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期间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死亡率口服心肌梗死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