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爱玲
(四川省中医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7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较常见的内分泌症候群。1935年,由Stein与Leventhal首次报道,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在育龄期妇女中其患病率约为5%~10%,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表现等,可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等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的身心、家庭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临床上采用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相关文献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更佳。基于此,本文特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8年3月诊治的12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研究,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8年3月诊治的12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研究。入选患者临床均表现为月经量少或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肥胖、多毛、不孕、痤疮,经内分泌学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血清性激素检查:雄激素增高或LH/FSH比值≥2;B超检查见一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卵泡数≥12个/卵巢和(或)卵巢体积超过10ml(卵巢体积按0.5×长径×横径×前后径(cm)计算)。均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入选患者均排除先天性不孕、先天性肾上腺皮增生、严重心血管、肝、造血系统等疾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入选的12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其中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4±2.5)岁;病程6个月~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8±1.7)年;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23~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1±2.7)岁;病程8个月~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0±1.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促排卵治疗。主要采用枸缘酸氯米芬药物进行治疗。时间:于经期第5日开始每日1次50mg,连服5日。规格:片剂:每片50mg。胶囊剂:每胶囊50mg。
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治疗。方药:紫石英20g、川续断15g、茯苓15g、淫羊藿15g、苍术15g、陈皮15g、菟丝子15g、半夏15g、石菖蒲15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枸杞子15g、甘草5g采用500ml水煎至200ml虑药后口服,每天1剂,连续用药,经期停药,连用3月。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排卵及妊娠情况。
显效:测BBT呈双相,B超检查显示有排卵,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内,受孕成功;有效:BBT呈双向,B超检查有排卵,排卵量较少,月经周期正常,但未受孕;无效:BBT呈黄体功能不足型,性激素测定不正常,月经周期异常。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全文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比(n,%)表示,采用卡方(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2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0.97%,显著低于观察组显效39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71%,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经不同疗法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排卵情况对比上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妊娠情况对比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排卵、妊娠情况对比(n,%)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青春期、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疾病之一,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该病发病率在10%左右,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排卵量极少或不排卵、痤疮、肥胖等综合征。该病患者一般检查中,常见卵巢坚硬、异常增大。
相关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有效调节患者内分泌功能,还能有效克服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率。中医理论认为PCOS属于“闭经”“不孕”“月经后期”等疾病范畴,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兼夹痰湿、气郁、血瘀等病理因素,治疗多选用疏肝、健脾、补肾等中药,在调补肝、脾、肾的基础上根据辨证施治以化痰、利湿、化瘀、理气等治法,同时可配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中医特色治疗以增强疗效。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在疗效和妊娠情况上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可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可取长补短,标本兼治,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受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