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明
玉米在黑龙江垦区有很大的种植面积。玉米在不同的生育时期时,对于各种养分来说,也有着不同的吸收数量和比例。因此,在玉米种植当中,要想做到让玉米达到高产和稳产,达到绿色玉米这样的生产标准,施肥环节要做到科学合理是十分关键的。本文针对玉米如何根据其不同的生长期,进行科学的施肥,保证其不同元素有合理的吸收比例,进行系统分析,希望对同行有所借鉴,以更好地促进玉米生产。
在众多粮食作物当中,玉米相比,是一种对肥量需要量较大的高光效型农作物。在它的生长发育过程当中,需要得到数量种类丰富的营养元素。其中,需要量较大的是三元素,即,人们常说的氮、磷、钾三种元素:此外,还需要一定量的其他元素,如:钙、镁、硫、硼、锌等常见的。从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可知,玉米在进行施肥时,要突出以下方面特点,做到有主有辅,有主有次。
l 玉米在需肥方面的主要规律
1.1 三元素需数量和比例。玉米在其整个的生长周期当中,对三元素(氮、磷、钾)在吸收数量和比例方面,是与产量成正比的:此外,对其起到决定作用的因素还包括:土壤、肥料、气候,此外,还与施肥方法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平均每生产lOOkg的玉米籽粒,所对应的氮元素、磷元素和钾元素分别为:2.6kg、1.21kg和2.18kg,三者间的大约比例为:1:0.46:0.84.这一比例在指标体系当中也是较为常见的。
1.2 三元素在玉米不同生长周期的吸收情况。玉米根据其生育阶段的不同,在吸收三元素(氮、磷、钾)方面,其数量和速度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玉米在幼苗时期,生长的速度较慢,因为这一时期,玉米的植株矮小,因此,对于氮的吸收量也是较少的,从玉米一生而言,约占总氮量的比例约2%左右:玉米生长到拔节至开花期时,玉米进入到了旺盛生长期,该阶段,玉米会进行雌雄穗分化,达到形成发育期,这一阶段,玉米在吸收营养元素方面不但速度快而且数量多,也是玉米生长当中最需肥的关键期,此一时期,玉米对氮素的吸收的比例是最大的,约为总量比例的50%左右,此期如果缺氮就会造成玉米的穗小、粒少而造成严重的减产:在籽粒灌浆期,玉米在营养方面的吸收速度和数量是在逐渐缓慢和减少,此期,对氮的吸收量,约可达到总量的45%左右。在磷的吸收规律方面,基本与氮元素相同。玉米对钾元素的吸收,集中在抽穗授粉期,约为总量的50%左右,待灌浆高峰期时,完成全部吸收。
2 玉米的科学施肥技术
科学施肥,主要体现在合理施肥上。主要依据是:玉米需肥规律、玉米种植地块的土壤肥力、施用的肥料种类,还包括了在施肥时存在的自然条件和采取的栽培措施,以此来对确定最后的施肥量、养分构成比例、实际施肥时期和采取的方法,目的是使肥料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 如何做好基肥的科学施用。基肥在施用是要深。这主要是由于基肥,主要以农家肥或绿肥为主,属于有机质类肥料,同时,还要加入一定量的化肥。它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有效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并促进春季保水、保温,并能有效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实现有效延长肥料供应的时间。从其主要功能来说,可能有效地培肥地力,达到疏松土壤,实现各种营养成分的缓慢释放的作用,最终为玉米苗期和中后期提供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
从比例来说,播种前施肥(有机肥、氮肥)和磷、钾肥,占总肥量的比例分别为40%~50%和70%—80%.并要求进行全层深施。
2.2 如何做好种肥的科学施用。玉米产生“烧苗”的原因,多数在于基肥和种肥一次施用。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最好是采取提前施基肥方法,种肥则可以选在播种时施人。其功能是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供营养,肥种多为速效化肥,为避免该种化肥引起的“烂种”现象种肥要与种子之间要分开8—lOcm左右的距离。种肥施用数量一般为氮肥总量的10%.还包括基肥后其余全部磷、钾肥,并辅助性施用有机肥20—30kg(应注意充分腐熟)。
2.3 如何做好追肥科学施用。主要包括提苗肥和孕穗肥,还包括花粒肥和叶面肥。
2.3.1 提苗肥主要针对无人施种肥的地块,与第二次中耕结合,其量基本与种肥相当。
2.3.2 孕穗肥对于玉米拔节至抽雄是至关重要的,属肥料最大效应期。主要决定了玉米果穗大小和籽粒多少,属于关键需肥时期,还需要大量水分。该阶段多施用速效氮肥,其数量占氮肥总量比例的40%—50%.多与中耕结合,并采取开沟施入法施人。
2.3.3 花粒肥施肥,主要是为保护功能叶片实现正常生长。一般为每亩施用5—lOkg。
2.3.4 葉面喷肥主要是用于缺素症和对脱肥地块补肥。其种类主要是:微量元素型叶面肥、稀土型微肥、有机化合物型叶面肥,还包括了部分生物调节剂。多与病虫害防治共同进行。
2.4 做好施肥量的科学确定。精量施肥主要采取的办法是测土配方施肥。一般,在玉米大田施肥量为每亩50—60kg左右,氮磷控制比例为1:0.4—0.5的区间,丰产田块和其他田块,多以目标产量为最佳施肥量的目标依据。
3 结语
总之,玉米要实现稳产高产,科学施肥是十分关键的,需要综合性考虑,标准化实施方可真正做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抓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