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环境下深化企业政工工作的具体对策

2018-09-14 11:00张政
青年时代 2018年16期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政工工作新时代

张政

摘 要:政工工作是国有企业适应新时代、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新时代环境下加强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阐述企业政工工作在新时代环境下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推动企业政工工作质量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十九大报告

政工工作是党的基本,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积极创新政工工作方式方法是新时代所赋予政工干部所必须要考虑的课题。

一、新时代环境下加强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如何适应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是当前政工工作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政工工作是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管理的基础与生命,是企业联系职工的重要纽带。在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加强政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新时代环境下加强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是我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在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的环境下,发挥政工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日常的企业教育管理体系中是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握新时代内涵的重要举措;其次强化政工工作是促进国企改革、维护职工利益诉求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国企改革,加强基层政工组织建设。我国正处于国企改革的关键时期,国企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群体的利益。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导致一些岗位消失,部分职工面临转岗或者下岗,进而引发利益矛盾纠纷。工会是企业与职工联系的重要纽带,而政工工作则是维护职工利益,保证国企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手段。例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职工树立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本质,从而自觉维护党的方针政策;最后政工工作是提高职工思想政治意识、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工工作的理论基础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企职工受外界复杂环境的影响会出现多元化的价值观,例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泛滥,所以加强政工工作是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新时代企业政工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详细的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时代内涵特点,为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指明了方向。但是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在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还面临更加复杂的困境,具体表现为:

(一)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方法落后,手段单一。新时代国有企业职工所接触的思想更加复杂,尤其是在自媒体环境下,企业职工通过互联网等平台可以快速的了解各种新闻、思想等,这样传统的政工工作就会暴露出工作方法落后、工作手段单一的问题:一方面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方式相对比较落后。目前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仍然是以宣传上级文件精神为主,更多的体现在如何将上级的精神在基层得到落实,但是却忽视基层职工基本利益诉求的反馈,忽视了“纽带”作用。例如在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环境下,政工工作方法仍然是以从上往下的模式,而忽视对基层职工的调研,导致企业的战略决策等忽视职工基本利益的考虑;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手段单一,忽视对互联网等平台的应用。政工工作必须要注重实效性、针对性,在自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职工倾向于自平臺的应用,尤其是微信已经成为人们交流、学习的重要载体,但是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仍然是以面对面的课堂讲学或者观看红色影视作品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对互联网平台的应用。

(二)政工工作内容枯燥,新时代思想教育表面化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导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积极推进“两学一做”是基层党组织开展政工工作,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对新时代政工工作的新变化没有形成科学的认知,导致其工作内容仍然存在诸多缺陷:一是企业政工工作的内容比较枯燥,缺乏实践联系性。例如企业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时,虽然也在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展,但是从实效看,其存在内容单一、同质化现象突出的问题,难以激发职工参与积极性;二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色彩突出,忽视对不同职工的差异化教育。在多元化的思想环境下,企业职工的思想动态不同,需要政工干部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但是在实践中企业仍然以统一的教育模式为主,导致职工的思想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三)政工干部队伍薄弱,基层政工工作水平有待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政工干部是基层政工的重要主体,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直接决定基层政工工作水平,目前企业的政工干部建设存在:一是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队伍比较薄弱,尤其是专职政工干部不仅数量比较少,而且专业素质水平不高。例如新时代对政工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国有企业的政工干部基于个人知识结构等因素而难以形成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能力;二是政工干部的主动服务意识淡薄。新时代要求党员不忘初心、忠于使命,但是在政治生态被某些腐败分子破坏的环境下,部分政工干部的主动服务职工的意识还有待提升。

三、新时代环境下推动政工工作建设的具体对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发挥政工工作的优势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针对在新时代环境下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所面临的各种困境,需要政工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切实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创新工作方法,发挥新媒体优势。在新时代环境下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必须要把我新时代发展的特点,顺应新时代本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借助“互联网+”战略提高政工工作的实效性:首先国有企业要积极开辟政工工作自媒体平台。随着微信等平台在企业职工中的广泛应用,微信已经成为职工交流、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企业政工部门也要积极利用微信的优势构建政工公众号,定期推送思想政治知识,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例如企业要及时将企业的重要信息及时通过微信号推广出去,提高职工主人翁意识;其次企业要加大对网络平台的应用,创新政工工作手段。长期以来政工工作受限于工作模式的影响导致职工参与性不高,因此企业要利用网络构建网上工会服务平台,将政工服务职能实现网络化,以此提高政工工作的效率。

(二)丰富政工工作内容,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政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政工工作心得使命和新要求,国有企业必须要丰富政工工作内容,提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全面践行全面从严治党方针:首先国有企业要改变以往的“高大上”的政工工作模式,从广大职工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深入群众中,关心基层群众,提高政工工作的实效性。政工工作是党的生命,所以在政工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将解决职工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以企业实际问题作为重点,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政工工作必须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开展主题性的实践教育活动。例如针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企业政工可以组织开展“国企改革”的主题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政治觉悟。

(三)从严治党,提高政工干部综合素质。政工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主要从事政工工作的各个工作人员,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素质将直接决定政工工作的开展水平。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政工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对党史、党章等学习加强从业人员的思想意识;通过政工系列职稱的教育培训,提高政工工作业务水平;通过和兄弟单位交流增加工作实际经验,都可以很好地提升当前工作人员的素质。 另一方面,要在严把政工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对新加入的人员进行整体考量,确保其具备较高的思想意识和理论功底,同时勤奋好学也是此项工作所必备的素质,唯有如此,政工工作梯队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真正意义上的政工工作延续性、创新性可言。

(四)完善基层党建组织,强化岗位责任制度建设。党建以“全覆盖、正常化、有实效”为基本目标,注重增强支部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能力的提升。基层党建以落实责任、发挥职能、健全机制为目标,探索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以优化设置、建强队伍、激发活力为根本,促进企业党建均衡发展;以统筹共建、全面覆盖、创先争优为重点,推动支部工作形成新特色;以突出服务、增强合力、促进和谐为核心,推动党建上新台阶;以创建品牌、示范带动、放大优势为目标,提升党建工作新高度。通过“标准化支部”创建、“实践创新支部特色”、“为党旗增光辉”等“亮点”活动的开展,“激活”党支部运行机制,实现党支部“精细化”管理,更广泛更有效地发挥资源优势,将“标杆”车间、“星级”班组的创建与党支部的创先争优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对现有的组织资源共建共享,使“精品”更精、“特色”更艳、“亮点”更亮。

另外企业政工工作也要强化考核,鼓励先进,树立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成立志愿者突击队、创建“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文明部室”等活动,对公司做出突出业绩和贡献的职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形成比、学、赶、超氛围,促进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关键时期,国有企业必须要发挥政工工作的优势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政工工作的创新发展,切实提升企业广大职工的归属感与荣誉感,以此激发工作积极性,实现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民,如何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05)

[2]申彦婷,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模式创新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 2018(02)

猜你喜欢
十九大报告政工工作新时代
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球贡献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