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耶律倍为何成为“让国皇帝”

2018-09-14 10:40袁成
关键词:皇太子

袁成

摘 要:耶律倍作为辽朝的第一位皇子,并拥有人皇王的称号,具有治国理政之才。但结局未能成功继承皇位,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耶律倍本人、世选制、后族因素都对继承皇位产生影响,除此之外,政治婚姻是导致失败的最为重要原因。

关键词:耶律倍;耶律德光;皇太子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6-0004-04

耶律倍作为辽朝的皇太子,在辽太祖去世后,其母述律后统揽全国军政大权。在当时辽朝政治环境下,他虽不可能像汉族政权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成为下一任皇帝却是有非常大的可能。然而结局却以“倍知皇太后意欲立德光,乃谓公卿曰:“大元帅功德及人身,中外攸属,宜主社稷。”乃与群臣请于太后而让位焉。于是大元帅即皇帝位,是为太宗。”[1]

学术界目前对耶律倍的研究较多,但多倾向于对他一生的宏观方面研究,而对耶律倍为何没能继承皇位,这一事件研究相对缺乏。舒樊《东丹王耶律倍》一文中,认为耶律倍不能够得到述律后喜欢,而且反对耶律倍过多接受中原文化,是其未能继承皇位的原因。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一书中,认为辽太祖准备按中原传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册封耶律倍为人皇王是述律后施加影响的结果。何俊哲《耶律倍与东丹国诸事考》一文中,认为耶律倍被册封为人皇王,是为了缓和统治集团内部对皇位继承权争夺,耶律倍无实权是其失败原因。刘肃勇《东丹国与东丹王耶律倍》一文中,认为耶律倍未能继承皇位在于述律后的干预。张婧《东丹王耶律倍研究》一文中,认为耶律倍性格内向,受中原文化百行孝为先的影响,使其让受母亲偏爱的耶律德光继承皇位。刘国宾《阿保机从无废长立次之志》一文中,认为辽太祖一直支持耶律倍。孟昭慧《辽“让国皇帝”耶律倍再认识—儒化背景下耶律倍命运之剖析》一文中,认为耶律倍和平隐忍的精神,是其没能继承皇位的重要因素。耿涛、李佳桧《浅析耶律倍未能继位及其被封为东丹国王之因》一文中,认为辽太祖一直让两位皇子处于公平竞争中,而无实权是导致耶律倍未能继承皇位的原因。耿涛《试论耶律倍皇太子特殊性》一文中,耶律倍被立为皇太子是辽太祖权宜之计,没有赢得实权派为代表的述律后支持,導致其继承皇位失败。

从以上诸论,笔者对此有不同意见。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前文部分论述耶律倍继承皇位的资格和优势条件,后文将耶律倍未能继承皇位的原因,放在与耶律德光两者对比来进行阐述。研究耶律倍为何皇位继承失败问题,不仅可以了解耶律倍成为让国皇帝的原因,同时也可以了解当时辽朝复杂的历史环境。

一、耶律倍治国理政之才

耶律倍是一个“通阴阳,知音律,精医药、砭焫之术,工辽、汉文章,尝译阴符经。”[2]知识非常渊博的人。对此《新五代史》也有记载:“其自契丹归中国,载书数千卷。枢密使赵延寿每假其异书、医经,皆中国所无者。”[3]其文化底蕴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甚至高于同期许多宋朝文人的水平。对于汉文化的推崇不仅仅停留在自我学习,而且乐于向本民族推崇。在《辽史》中有记载:“时太祖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4]不难看出耶律倍对汉文化的热爱和受其影响可见一斑。耶律倍不仅能文而且能武,在“天显元年(公元926年),从征渤海,拔扶余城,上欲括户口,倍谏曰:“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若乘破竹之势,径造忽汗城,克之必矣。”太祖从之。倍与大元帅德光为前锋,夜围忽汗城,大諲譔穷蹙,请降。”[5]从中可以证明,耶律倍军事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同时他的军事谋略,也得到了辽太祖的认可。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他与耶律德光同为战场中的先锋,这也从侧面否定了以往认为,耶律倍没有继承皇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太过文弱。

二、辽太祖对耶律倍的栽培与认可

辽太祖一直拥有打破传统的契丹部族制度的意愿,为的是能够加强其自身的权力。他在时机成熟时,采用了中原政权皇位登机的仪式,采用帝号,身着中国传统的帝王服饰。凭此他成功的保留了原来契丹于越或可汗的位置,权力依然紧紧攥在他的手中。为了更加彻底地打破传统契丹部落首领选举制度,他宣布耶律倍为皇太子,想要建立新的储君制度。这样他成功打破那些想要依靠传统契丹部落首领选举制度,而选举下一任继任者的长老们的幻想。按照中原政权的继承制度,耶律倍将会是辽太祖之后的继任者。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耶律倍在成为皇太子之时,据史书记载为17岁,而此时他的弟弟耶律德光为15岁。兄弟俩相差仅仅两岁,在当时都已经算成人了。辽太祖对其能力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而选择耶律倍作为皇太子,没有选择耶律德光,恰恰也证明耶律倍在辽太祖心中是其唯一的指定继承人。

不仅如此,在《辽史》的记载也可以体现这一点,耶律迭里曾公然向述律后建言:“帝位宜先嫡长,今东丹王赴朝,当立。”[6]除此之外还有是从耶律屋质帮助辽世宗与述律后对抗的一番谈话中也可以体现。耶律屋质对太后说:“昔人皇王在,何故立嗣圣?”太后曰:“立嗣圣者,太祖遗旨。”又曰:“大王何故擅立,不禀尊亲?”帝(辽世宗)曰:“人皇王当立而不立,所以去之。”……屋质曰:“礼有世嫡,不传诸弟。昔嗣圣之立,尚以为非。”[7]从耶律迭里、辽世宗和耶律屋质与述律后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耶律倍才是合法继承皇位的人选。而他们有这种想法的来源,是耶律倍继承皇位,遵从辽太祖意愿,所以才有理由这么说的。

还有辽太祖对耶律倍是非常依赖和器重的,《辽史》曾有记载:“太祖西征,留倍守京师。”[8]辽太祖西征,而将耶律倍留在京师,负责管理国家大事,这种待遇和信任是只有未来的国家储君才可以拥有的。不仅如此,辽太祖在征服渤海后,为了更加有效的对其进行统治,让耶律倍对渤海进行管理。《辽史》记载:“太祖建国,攻渤海,拔忽汗城,俘其王大諲譔,以为东丹王国,立太子图欲为人皇王以主之。”[9]这里应该值得关注的是,辽太祖在征讨渤海后建立了一个东丹国政权。册封耶律倍为人皇王,而辽太祖自称为天皇帝,述律后自称地皇后。权力的大小依次拥有不同的称号,而当时的耶律倍在权力和地位上可以说是仅次于其父和其母的,这对于耶律倍应继承皇位是最有力的说辞。

辽太祖将渤海如此大的重任交给耶律倍处理,笔者认为辽太祖有以下目的,其一、利用耶律倍巩固自己新开拓的领土,同时锻炼执政能力。其二、希望自己的继承人能够拥有自己力量,因为耶律倍倘若真正掌控东丹国,其力量对日后继承皇位是拥有推动作用的。这也是后来耶律德光为什么继承皇位后,当耶律倍在皇都,“诏遣耶律羽之迁东丹民以实东平。”[10]其实质是削弱耶律倍的权力,怕日后东丹国的实力威胁自己的皇权。

综上可以看出,辽太祖在生前是指定耶律倍为其皇位继承人的。但事与愿违,辽太祖在远征的途中染疾而死,他突然的离去,和在生前并没有像中原王朝一样拟下圣旨,明确下一任继承人。这也为后来的皇位之争,和耶律倍受到排挤,竞争皇位失败埋下了巨大隐患。

三、述律后对皇位的干涉及其原因

辽太祖的突然离世,可以说当时的整个辽朝权力瞬间转移到述律后手中,由她一人掌握军国大事。关于耶律倍母亲述律后,应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一位巾帼英豪。而她对辽朝最大影响之一,在笔者看来就是打破辽太祖试图建立的新的皇位继承制度,扶持次子耶律德光登上皇位。这也使得在耶律德光死后,辽世宗、辽穆宗、辽景宗都是通过政变上台,而不是像中原王朝那样凭借储君制度上台。

首先应注意到,述律后虽在辽太祖离世后掌握国家权力,但当时辽朝人心不稳。外有周边政权虎视眈眈,内有契丹贵族和汉臣施加巨大压力。这可以从述律后在辽太祖离世后大肆屠杀得到证实,在《新五代史》有记载:“述律为人多智而忍,阿保机死,悉召从行大将等妻,谓曰:“我今为寡妇矣。汝等岂宜有夫?”乃杀其大将百余人,曰:“可往从先帝左右。”有过者,多送木叶山杀于阿保机墓隧中,曰:“为我见先帝于地下。”[11]经过一番杀戮,辽朝的内部算是暂时稳定下来。但一味地靠血腥镇压手段来稳定统治,短期可能有效,但长期依靠这种方式是不可行的,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要想达到长期的稳定,述律后必须拥有足够支持自己的势力,来震慑投机甚至反对力量。而这种势力背后必然绝大部分来自其母族的支持,同时,母族也需要述律后的支持。

述律后在稳定朝政之后,选择了次子耶律德光作为下一代皇帝,但不能以此归结于述律后对儿子的偏爱,在笔者看来,述律后对长子也是非常疼爱的。即使后来耶律倍奔赴唐朝,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可以说是背叛了自己的母国,述律后对其仍是疼爱。据此《新五代史》有记载:“契丹自阿保机时侵灭诸国,称雄北方。及救王都,为王晏球所败,丧其万骑,又失赫邈等皆名将,而述律尤思念突欲。由是,卑辞厚币,数遣使聘中国,因求归赫邈荝剌等。”[12]在此史书记载用了“尤思念”,可以看出述律后对这个长子的疼爱程度。

但为了辽朝的稳定和母族以后的兴盛强大,述律后不得不推举耶律德光为皇帝。因为据《辽史》关于述律后母族记载:“太祖一女,名质古,下嫁淳钦皇后弟萧室鲁。”[13]和另一方面《辽史》关于耶律德光妻子的记载:“太宗靖安皇后萧氏,小字温,淳钦皇后弟室鲁之女。帝为大元帅,纳为妃,生穆宗。及即位,立为皇后。”[14]耶律德光的妻子从不同辈分角度看,既是他的外甥女也是他的表妹。同时他妻子既是述律后的外孙女也是其侄女。对于这种情况,程妮娜老师在《契丹婚制婚俗探析》中对此有过相关的论述,认为在“辽代契丹婚姻中,最为流行的是交错的从表婚形式,姑舅表兄弟妹有优先婚配的权利。在两大姓交错婚姻中,甥舅、甥姨或表姑侄两辈人婚配,乃至外祖孙女嫁外祖父的现象亦很常见。”[15]从这两条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最为重要的是,耶律德光的妻子的背后家族,是连辽太祖和述律后都依赖和仰仗的辽朝的外戚势力。而相对比之下,耶律倍的妻子,相关史书并没有详细记载。虽没有记载,但从其侧面反映其家族实力平平。因为如果耶律倍妻子家族实力强大,可以影响到辽朝政治如后族一般,史书不会不对其进行详细记载。在笔者看来,因为政治婚姻的因素,耶律倍失去了朝中外戚势力的支持,朝中也会有更多的观望者和投机者不支持他。当时权力的控制者也就是述律后,也会因为考虑到辽朝稳定因素和家族将来的继续兴盛,而不会支持他。历史也证明了述律后的选择是对的,述律后的母族也确实在后来得到了较现在更多的殊荣。耶律德光登上皇位后,不仅立述律后的侄女为后,并且在天显十年(935)下诏:“皇太后父族及母前夫之族二账并为国舅。”[16]外戚势力对辽朝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就连成功称帝的耶律德光,都會对其外戚势力有如此感叹:“太后族大,如古柏根,不可移也。”[17]而另一个方面,耶律倍的军事实力太弱,只有人皇王和皇太子身份的头衔,这些都属于软实力,而硬实力军队方面。对此《辽史》有记载:“未几,诸部多叛,大元帅讨平之。太祖讣至,倍即日奔赴山陵。”[18]从这条史料可以看出,耶律倍没有真正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就连叛乱都需要弟弟的帮忙,更不用说对抗自己的弟弟、母亲甚至外戚势力了。所以这也就出现了历史上戏剧的一幕,“契丹述律后爱中子德光,欲立之,至西楼,命与突欲俱乘马立账前,谓诸酋长曰:“二子吾皆爱之,莫知所立,汝曹择可立者执其辔。”酋长知其意,争执德光辔讙跃曰:“愿事元帅太子。”后曰:“众之所欲,吾安敢违。”遂立之为天皇王。”[19]在笔者看来,其中的爱应该理解为支持,而不是简单的母爱成分。就这样,在这场皇位争夺过程中。耶律倍因各种不利因素最终败下阵来,而以其弟弟耶律德光继承地位而告终。

四、总论

综上所述,耶律倍成为让国皇帝是有其更深层次原因的。在当时,契丹族刚刚建国不久,需要许多新的制度来巩固这个新生的游牧政权,而当时许多游牧制度像习惯法等并未完全彻底废除。其中对耶律倍影响最深的是辽朝并没有建立一个新的和稳定的储君制度,以往的继承制度仍然在起着一定作用。对于耶律倍而言虽仍有继承权,但却也因此多了个竞争对手。而最后比拼的实质就是实力,而实力的最好比拼的体现之一,就是其拥有的军事实力。在笔者看来,耶律倍争夺皇位失败的关键,是其与弟弟耶律德光相比,可以说没有相媲美的军事实力。而军事实力没有得到的根本原因,是耶律倍在政治婚姻上较耶律德光的失败,也因此没有得到述律后和述律后家族即外戚势力的支持。因为政治婚姻带来的影响,耶律德光得以继承皇位。

总之,耶律倍并非没有治国之才,也并非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一方面,支持他的辽太祖的突然离去,使其失去了重要靠山。和另一方面,相较于耶律德光失败的政治婚姻。让耶律倍真真正正的与皇位无缘,成了一个让国皇帝。

——————————

参考文献:

〔1〕〔5〕〔8〕〔18〕[元]脱脱.辽史·义宗倍传(卷72)[M].北京:中华书局,2016.1334.

〔2〕[元]脱脱.辽史·义宗倍传(卷72)[M].北京:中华书局,2016.1335.

〔3〕[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二(卷73)[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671.

〔4〕[元]脱脱.辽史·义宗倍传(卷72)[M].北京:中华书局,2016.1333-1334.

〔6〕[元]脱脱.辽史·耶律安搏传(卷77)[M].北京:中华书局,2016.1390.

〔7〕[元]脱脱.辽史·耶律安搏传(卷77)[M].北京:中华书局,2016.1386-1387.

〔9〕[元]脱脱.辽史·东京道(卷38)[M].北京:中华书局,2016.518.

〔10〕[元]脱脱.辽史·太宗本纪上(卷3)[M].北京:中华书局,2016.32.

〔11〕[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二(卷73)[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674.

〔12〕[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一(卷72)[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650.

〔13〕[元]脱脱.辽史·公主表(卷65)[M].北京:中华書局,2016.1105.

〔14〕[元]脱脱.辽史·后妃传(卷72)[M].北京:中华书局,2016.1321.

〔15〕程妮娜.契丹婚制婚俗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东北历史与文化,1992,(1):234.

〔16〕[元]脱脱.辽史·太宗本纪上(卷3)[M].北京:中华书局,2016.39.

〔17〕[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86)[M].北京:中华书局,2012.9477.

〔19〕[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75)[M].北京:中华书局,2012.9118.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猜你喜欢
皇太子
昔日丰田“皇太子”为何让位外姓人?
重现「皇太子之宫」 毓庆宫原状陈设复原记
元末奇皇后擅权及其家族跋扈本事论考
两个神童
辽代太宗朝并无皇太子
唐代皇太子冕服考
皇朝末日
家族企业当摆脱“皇太子”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