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梅/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中学(255438) ●聂林霞/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255400)
“大洲和大洋”是鲁教版六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的内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这节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学习世界地理的前提和基础。为让学生掌握名称和分布,可做大洲磁力贴卡片教具(图1)。
图1
具体做法:先从淘宝店铺买到A4纸大小的磁力贴,然后在白纸上绘制出大洲的轮廓,贴到磁力贴上,顺着轮廓剪下即可。因为是有磁力的,可以吸住黑板,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随意练习,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游戏。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很高。
“天气与生活”是鲁教版六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这节课中天气符号的识记和看天气预报图是重点内容。怎样让学生轻松地记住这些多而难记的符号?可做天气符号卡片教具(图2)。
图2
具体做法:将普通的泡沫板分割成大小相同的小块,在白纸上绘制出不同的天气符号贴上即可。泡沫板背面写上对应的天气。可以让学生来猜猜看,也可以让学生模拟主持人进行天气播报,既学到知识,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从世界看中国”是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开篇,34个省级行政区划是重点中的重点。因其不仅名称多,还有简称、行政中心以及每个行政单位的轮廓,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复杂难记的知识,对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记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可做34个省级行政区的卡片教具辅助教学(图3)。
图3
具体做法:在纸片上画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画出行政中心,标注出名称、简称、面积、人口等信息,然后进行塑封,在课堂上用于接龙游戏,效果很好。
“地球的运动”是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的内容。该部分内容抽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讲,很容易打消其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可制作如图4的卡片教具来突破这一难点。
图4
具体做法:在纸片剪出两个大小相同的半圆,涂上不同颜色表示昼和夜(黑色表示夜,白色表示昼),画出特殊纬线,黑色粗箭头表示太阳光线来回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生动形象化解地球运动的这部分难点。
“等高线地形图”是初中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将具体的山体部位与抽象的等高线对应起来,是大部分地理教师在等高线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利用铁丝和毛线来制作实体教具可以化解这一难题,如图5所示。
图5
具体做法:用长短不同的铁丝做成等高线,缠一圈毛线起到美化作用,做好后用毛线连接起来,分别做出山脊和山谷、陡坡和缓坡。把等高线平铺在桌面上,让学生观察对应的部位名称和坡度与等高线疏密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在进行“中国地理”教学中,每一节内容都有可能出现多个相关地图。如何实现多个地图的叠加,使学生在一个地图上进行多个地图的练习,是深化理解中国地理教学内容的一个突破。可做一个以中国行政区为背景的地图教具(图6)。
图6
具体做法:在空白纸上绘制出34个省级行政区地图(可以和学生一起画),绘好后将其固定在泡沫板上,再在上面贴一层透明玻璃纸。这样水彩笔就可以随意在上面进行书写和绘画。当不需要书写时可以用布轻松擦掉,反复练习。
中国地势具有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现有教材中给出了沿北纬32°做的剖面图,但对于空间感不强的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自制我国地势教具则可突破这一难点(图7)。
图7
具体做法:用硬纸片剪出我国三级阶梯轮廓,涂上不同颜色,便于学生记住地势特征和地形区。
图8
水土流失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特征。教材和网络中的图片都是平面的形式,无法给学生立体的感知,可做黄土高原地貌模型教具(图8),用在黄土高原教学的课堂导入,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