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的腐败现象对丰州滩开发的影响

2018-09-13 10:46郭晶千继贤
牡丹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严嵩

郭晶 千继贤

嘉靖年间(1522-1567),北方俺答汗势力迅速崛起。在多次向明朝求贡被拒后,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他转而率军南下进行扰边抢掠。与此同时,俺答汗利用北迁汉人对丰州滩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丰州滩的开发,俺答汗自然功不可没,但也与嘉靖后期的政治腐败有很大关系。

自元顺帝北狩、明朝建立以后,明蒙关系就在和谐与紧张之间左右摇摆,时而战争,时而又进行互市朝贡。直到隆庆和议后,明蒙关系才以互市朝贡的方式趋于稳定。而在这之前“自弘治十八年以来,与虏失好,贡献道绝,于是乎兵争日繁”,双方一直处于紧张的战争状态。嘉靖年间,北方的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势力强大,在求贡不得的情况下,频繁南下扰边。与此同时,由于“迩年生齿日繁,又益以汉人居半,射猎不足以供之”,俺答汗在其所统辖的丰州滩地区进行开发,招募汉人“造室力农”“筑城建墩,构宫殿,开良田数千顷”,创立板升。早年的“人无耕织,地无他产”已经被“虏错而耕牧如棋布”的景象所取代,“耕田输粟,反资虏用”。

然而,以往的学者对于丰州滩的开发,多从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的角度进行论述。毋庸置疑,该地的开发,俺答汗本人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土地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技术。漠南地区的蒙古人民长期以放牧为主,虽然或多或少地进行农业生产,“但其耕种,为籍天不籍人,春种秋敛,广种薄收”,农业处于一种粗放式的生产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北迁汉人的作用就会立即突显出来。而大量汉人北迁,与当时明朝的社会环境和边境政策息息相关。笔者试从另一个角度,通过分析嘉靖年间的政治腐败,阐述其对汉人北迁的影响和对丰州滩地区开发的间接影响。

一、洪武至嘉靖年间丰州滩地区的开发

丰州滩,又称土默川,位于河套平原的前套平原上,北靠大青山,南濒黄河,其间有大小黑河自西向东流过,处于农业经济带与牧业经济带的过渡地带,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民族活动的交错地带。这里气候适宜,“地多饶沃”,战国时期便有“赵破林胡……而置云中”的记载,此后各个朝代都在此地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元代,丰州滩已是一片“出边弥弥水西流,夹路离离禾黍稠”的繁荣景象。

但自从元廷北迁后,长期的扰攘动乱使得失去农业地区支援而陷入孤立和衰退的北方经济愈加困顿不堪,丰州滩作为明蒙双方活动的边界地带,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洪武年间,明朝派大将徐达、李文忠等人对北元势力进行了多次征伐,战争的残酷性致使丰州滩地区变成了“城边沙草浩漫漫,白骨稜稜草间积”的残破景象。永乐时期,明成祖更是进行了“五出三犁”的御驾亲征,致使北方的鞑靼和瓦剌都被迫向北迁移,这一时期丰州滩的开发基本处于荒废的状态。但自仁宣时期起,明朝大体遵守内敛和守成的治国理念,在边疆实施收缩政策,息事休兵,针对蒙古多采取“来则击之,去则勿追”的消极防御措施,屡弃军事重镇。而与此同时,北方的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势力迅速崛起,在成为蒙古右翼三万户最高首领后,使右翼蒙古社会内部趋于稳定,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畜牧业经济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在嘉靖二十三年,豐州滩地区还没有出现明显被开发过的痕迹。“先是,鹏遣千户火力赤率兵三百哨至丰州滩,不见寇。复选精锐百,远至丰州西北,遇牧马者百余人。”仅有极少数的牧民进行放牧,丰州滩还是一片荒凉的景致。但到嘉靖二十五年时,便有了“俺答阿不孩及兀慎娘子见砖塔城,用牛二犋耕城,约五六顷,所种皆谷、黍、薥、秫、糜子”的记载,在俺答汗的倡导推动下,丰州滩得以实现大规模的农业开发。相反,明朝此时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统治危机。

二、嘉靖后期的政治环境及其影响

在明朝270余年的历史轨迹中,嘉靖朝处于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嘉靖帝在位长达45年。上承武宗朝政絮乱,下启隆庆、万历年间的张居正变法。但一些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并未对复杂多变的嘉靖时期进行细致分析,多把其笼统地视为昏暗腐朽,将不利于真正地了解嘉靖朝的历史变化特征。其实“自正德以来,政教号令不大行于天下,而姑息苟且之政足以废法度而斁纲常”,严重的社会危机早在武宗时期就愈演愈烈。而嘉靖帝继位之初“承正德群奸乱政之后,又用威以振之,恢皇纲,饬法纪,而国家神气为之再扬”,使武宗时期严重的社会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于嘉靖时期的朝政兴衰,可以以嘉靖二十一年发生的“壬寅宫变”为标志,宫变发生前,朝政较为清明。张居正就曾对嘉靖前期给予过很高的评价:“惟我世祖天纵聪明,继统之后二十年间,励精图治,孜孜问学,其英谟睿段,诚有非前代帝王所能及者。”但宫变发生后,世宗便移居“西内”,专心释道,代之而起的则是政治腐败的滋延蔓长。

(一)中央朝政腐败

嘉靖帝继位之初,针对武宗朝的弊政,任用张璁、桂萼等敢于革新的人士,进行了“清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内臣”、丈量土地以及限制外戚等一系列的改革,使整个社会的风气发生很大的变化,学者田澍称此次运动为“嘉靖革新”。《明史》曾记载“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然而,嘉靖帝对道教的日益推崇,导致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嘉靖时期,官员的升迁贬谪与修玄奉道有密切的联系,凡是称赞玄功、擅长撰写青词的官员,大多升迁很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夏言和严嵩。而那些反对修玄奉道的官员,轻则贬谪削籍,重则悉下诏狱、廷杖致死,如沈炼、杨继盛等。

嘉靖二十一年,发生了一群宫女险些把嘉靖帝掐死的“壬寅宫变”。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一历史事件是嘉靖朝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自此之后,嘉靖帝便移居西内,专事修玄,“郊庙不亲,朝讲尽废”。群臣百官很难有机会再见到皇帝,唯独陶仲文、严嵩例外。道士陶仲文自然不用多说,以修道释玄深得嘉靖帝宠信。而严嵩则是以称赞玄功、悉当上意,深得嘉靖帝信赖,总揽嘉靖后期朝政达二十年之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政治腐败、军纪败坏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从嘉靖二十一年,以礼部尚书严嵩为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到嘉靖四十一年,御史鄒应龙上疏劾世蕃,罢严嵩。在此期间,严嵩擅权乱政二十余年,给嘉靖后期的政治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中,嘉靖帝与严嵩的关系十分微妙,倘若没有他的庇护,自然也就没有严嵩日后的作威作福。其实早在嘉靖十五年,就有御史桑乔弹劾严嵩收受诸生贿赂的情况。此后,弹劾严嵩的奏章更是层出不穷。但似乎都是徒劳无功,不仅没有使嘉靖帝罢免严嵩,反而“攻益力,上益怜之”。嘉靖一朝,内阁辅臣更迭频繁,唯独严嵩除外。为何嘉靖帝对严嵩如此宠信?抛开其他辅臣因支持大礼仪而受到嘉靖帝宠信的共性因素外,严嵩仕途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善于迎合皇帝的心思,与皇帝形成了一种良性互补的君臣关系。同时,嘉靖帝对修玄的酷爱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日夜祷词,并特意任命“文武大臣及词臣入直西苑,供奉青词”,很多词臣也因撰写青词而青云直上。而严嵩则以赞玄寿君、善写青词,深得嘉靖帝垂青,以至于“醮祀青词,非嵩无当帝意者”。嘉靖四十一年,严嵩被罢后,嘉靖帝仍还会“追思嵩赞玄功,意忽忽不乐”。

在嘉靖帝眼里,严嵩是其他人所无法替代的,以至于其在嘉靖政坛上能够一直屹立不倒,独揽朝中大权二十余年。也正是在嘉靖帝的纵容下,严嵩可以毫无顾忌地排除异己,以权谋私,挟取贿赂,同时还笼络了一批依附于他的政治势力,内外盘结,上下比周。文武官员的升迁贬谪,本应以其政绩得失为准,此时却以贿赂严嵩的多寡而定。例如,“纳夺职总兵官李凤鸣二千金,使镇蓟州。受老废总兵官郭琮三千金,使督漕运”。更有甚者,因为失事,为了逃避罪责,也可以通过贿赂严嵩得以减免。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的政治社会秩序变得混乱不堪。上到中央,下到地方,贪污腐败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致使嘉靖后期整个官僚体系逐渐变得臃肿腐化。而在远离中央政治舞台的地方边镇上,这种政治腐化现象也就越发引人注目。

(二)地方边镇军备废弛

早在正德年间,地方边镇的腐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到嘉靖中后期,严嵩执掌朝政以后,边镇危机进一步加深。许多边镇官员经常以军资或通过压榨贫苦百姓来贿赂权门,以便得到快速提拔或者免除刑罚。这样的记载在史书中不胜枚举,为了直观起见,笔者特地整理了《明史》中边将贿赂严嵩的记载,如表1所示。

从与严嵩同一时期的职官传中可以看出,边将贿赂严嵩的现象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呈现一种普遍的状态。一些边将为了个人仕途的发展,争相贿赂,攀附于严嵩势力集团之下。然而,边将贿赂严嵩的贿款,则多从克扣军饷和剥削民财而来,使得“士卒失所,百姓流离,毒徧海内”。这种边镇腐化现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又是多层次的。

1.导致边镇地区的边将队伍开始逐渐腐化

以往边将多以修筑防御设施、抵御外敌以及斩获虏首得到朝廷的褒奖。而此时边将的升迁则是“不论可否,但衡金之多寡而畀之”,获罪的可以通过行贿来逃避罪责,无功的同样可以通过行贿得到奖赏。更有甚者,一些将领或为掩败或为冒上首功,多斩杀边地流民冒充虏首。严嵩党杨顺为宣大总督时,“会俺答入寇,破应州四十余堡。惧罪,欲上首功自解”,就曾有过“纵吏士遮杀避兵人”的事情。

2.导致边镇军队战斗力衰弱

由于边将队伍的腐化,再加上边将对普通士兵的剥削,边镇士兵过着“边率冻馁,不保朝夕”的日子。缺乏军事训练,军队战斗力自然十分低下,很难抵御蒙古军队南下入侵的铁骑,往往会出现“虏驰骋与野,我军连营数万,寂不敢动”的情形。此外,一些士兵因无法忍受边镇官吏的压迫,遂走上了聚众兵变、北逃塞外的道路。嘉靖前期,大同就曾发生过两起比较严重的兵变,很多叛卒“多亡出塞,北走俺答诸部”。

3.导致边地贫民北逃塞外

明朝中叶以来,伴随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出现了很多无地或少地的贫民。正德晚期(1520年前后),就曾有“边人告饥,又苦于脧削,往往投入虏中”。嘉靖时期,边地贫民“生计憔悴,征输烦苦”,不仅要承担繁重的赋税徭役,还要受到“不才官吏多方剥削”,造成边境百姓多“困窘无仓廪积蓄之富”。在明蒙关系的不断恶化下,边疆战事频繁,迫使边民不能正常从事农业生产,出现了“塞下多畏虏卤略,我废耕,我近边膏腴地土皆荒芜不治”的现象。

(三)政治腐败对丰州滩开发的影响

嘉靖朝的政治腐败,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一些边将为了贿赂严嵩“不得不朘削士卒……不得不掊剋百姓”,导致“士卒失所,百姓流离”。他们甚至还将边地的军饷据为己有,“私藏充溢,半属军储。边率冻馁,不保朝夕”。一些深受压迫的士卒与贫穷的边民“或因饥馑困饿,或因官司剥削,或因失事避罪,故投彼中以离此患”。而邻近的漠南丰州滩地区,土地肥沃、人烟稀少,是农业开垦的理想之地。

当时的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采取积极的政策招揽人才,凡“能者便统众骑,否则给瓯脱地,令事锄耨”。土地赋税较轻,农民“岁种地,不过粟一囊草数束”。恰好在塞外“盖其饮食语言,既已相通”,进一步推动了边民的北迁。大量汉人的迁入,不仅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也要求扩大生产规模,以便满足其基本的生产与生活需要,这就为丰州滩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结语

丰州滩的开发,俺答汗自然功不可没,但也与嘉靖后期的政治腐败有很大关系。嘉靖后期,政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大量边民逃往邻近的漠南丰州滩地区,为当地农业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其间,俺答汗采取积极的政策,利用北迁汉人对丰州滩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

(1.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2.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猜你喜欢
严嵩
明代大老虎严嵩可能不是穷死的
严嵩:用四十年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李绅和严嵩
世有多少“触奸柏”
上黄汤
严嵩父子的贪经
乾隆不如严嵩
金饭碗
金饭碗
恨屋不及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