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功武
农业技术推广,过去的确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有目共睹。但是也有不少实用技术推而不广。问题在哪里?
一、绿肥掩青
尽人皆知,豆科植物的根部寄生根瘤菌,有固氮作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土壤中少氮缺磷,瘠薄低产,农家肥(土粪)肥效很低。当时提出种植草木樨、毛苕子、圣麻、田菁等豆科植物作为绿肥掩青,用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含氮量,提高小麦等农作物的产量。实际上,人们过高估计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实践早已证明,豆科作物还需要吸收土壤营养,完成其生长发育。在瘠薄的耕地上种的豆科作物,如果单靠它的根瘤菌固氮自养,苗就会瘦弱,哪有多余的氮素来培养地力!因之绿肥掩青,很难看出增产作用。同时种绿肥掩青,挤占了其他粮食作物。其次,种绿肥掩青如遇天气干旱,土壤缺墒,影响下一季作物的整地播种。综上所述,绿肥掩青推而不广,不受欢迎也在情理之中。
二、改种水稻
南阳盆地是以小麦为主的旱作区,秋作物种植玉米、大豆、红薯等杂粮。20世纪70年代有人提出旱田改水田,实行麦稻两熟,充分利用鸭河等中小型水库。改种水稻,也初具规模。之后,连续3年水稻连种,出现了“头年丰产、第二年平产、第三年减产”现象。其原因是旱田经浸泡后,释放了土壤的潜在肥力,第一年水稻丰收。随后肥料跟不上,就出现减产。其次,稻茬种麦,整地困难,小麦生长差,产量很低。其三,水库蓄水有限,遇干旱年份力保水稻,影响了其他旱作物的用水,得不偿失。这样,旱田改水田,又走了“回头路”。
三、红薯“下蛋”
南阳传统的方法是保存鲜薯留种,开春后育苗,谷雨到立夏栽苗。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传播了山东的红薯“下蛋”。其方法是:在收红薯时挑出50克左右的小红薯下窖保存,次年清明到谷雨之间,按栽红薯的行株距,把小红薯种到地里。有个顺口溜:“紅薯下蛋,亩产八千到一万。”但是通过认真观察,“下蛋”红薯出苗呈丛状,吸收小红薯的营养,生长肥壮,到生长中后期靠土壤营养时生长一般化,并不增产。另一方面,当时红薯面积大,大量留小红薯作种,也有困难。红薯“下蛋”没有被农民接受,又恢复到育苗栽种。
以上三例证明,任何农业技术推广,都必须使农业增产,使农民得到实惠,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反思过去,总结经验教训,目的是做好今后工作。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后,渠首陶岔在南阳境内,有人提出在渠首附近岗丘区发展牧草,还有人提出在南阳东大岗改种牧草。几年过去了,没见行动。这就说明,有了创新思维,必须考虑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规模化养殖(牛羊)业的创始与发展,大面积种植牧草就是空谈。进一步讲,种植牧草也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和良好的营养品质,还要有一套种植技术。
一个有责任心的科技人员,不仅要有创新思维,还要千方百计使之落地生根,到实践中增长才干,为社会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