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宁玛红

2018-09-13 19:19王芙蓉
西部散文选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佛学院净土高原

王芙蓉

盛夏的古都,七月流火,骄阳毫不吝啬它的热情,繁华的都市此时褪去了昔日的温存,裸露着的只有无处不在的炙热。而在这鳞次栉比的钢筋丛林,都市比骄阳更难耐的是物欲横流中的喧嚣和人们心中难掩的浮躁。背上世俗的行囊,在这久居的都市中我竟无处可逃。眺望远方,川西北高原上那一抹诱人的高原宁玛红,在时光中透着静美和从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尘一土,都好像在梦里呈现,有着一种隔世的陌生和熟悉。也许这就是佛家所说的缘分。我也许真是个随缘的女子,愿意为内心那久违的渴望和心动而踽踽独行。

我知道色达也并不是很遥远的事情。这个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的偏僻县城,安然地矗立在青藏高原东端,巴颜喀拉山南部,静美的恍如一个红色缥缈的梦,轻轻地落在我的心上,使得我宁愿借着一双鸟儿的翅膀,飞度千山暮雪,也要在这抹高原红里寻找到最后的人间净土。高原的清风牵引着我,宁玛的红辉诱惑着我,我的脚步终于抵达色达的土地。这个海拔3800米的县城,如久违的故人,敞开宽阔而清爽的怀抱接纳着我这个陌生的闯入者。我的目光贪婪地阅读着这个高原上的每一座高山,每一缕清风,每一只牛羊,每一个慈祥走过的路人。我们都是从最深的红尘中来到川西北的高原藏地,放下尘世的一切尊贵和荣华,也带来了许多繁芜心事。云山万里,冷月长风,尽管这里的高海拔让我们一时无法适应,有些许高反的身心却一时间让我们顾不上那些名利场上的纷争和决斗,也无尘世的挂碍,却是件很庆幸的事情。我明白我们只不过是想从这抹高原的宁玛红辉中寻得到一方人间净土,抑或找到一些摒弃喧嚣和浮躁的良方罢了。也许我们注定只是过客,这片祥和的高原宁玛红终究给不了我们任何寻得净土的灵丹妙药,但是我们也无须追问聚散因果,只需好好的收藏着这宁玛的宏辉给予我们的心灵慰藉便好。

剪一段梦中的记忆,织一件缘分的衣裳,就这样不由自主地走近色达,恍如从红尘步入了佛界一般。红尘烟火里的情爱繁华都与我无关,你只需一个低眉,一个回首便可在这一呼一吸之间的体会这宁玛红辉中的云水禅心。色达,这个川西北高原的县城,每一寸土地都仿佛濡染着佛的慈悲和淡定,它从容地打量着每一个邂逅它的人,不问因果,亦无有悲喜。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俨然已是这个县城最辉煌的名片,它毫不费力的将色达这个偏僻的县城,轻而易举的带到了世人的心里,使我们宁愿相信这一束菩提的光阴中有世人向往的澄净和平和,可以抚慰我们单薄的灵魂。这个被称为“雪域高原的那烂陀”的色达佛学院,在距色达县城东南约20余公里洛若乡的一条叫喇荣沟的山沟中。携着草原的清风,带着一颗纯粹的心,顺沟上行数里,碧空如洗的苍穹之下,呼吸之间空灵的梵音迎面扑来,身着红袍的喇嘛和觉姆来来往往穿梭期间,在这片信仰的乌托邦净土之上追求着内心的完满。数千间赫红色的木屋密密麻麻簇拥在一起,犹如红色的海浪包围了你,冲击着你的眼眸,它们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几座金碧辉煌的大殿,点缀着如茵的草原,好一个乌托邦式的佛国净土——它就是藏于深山中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學院,是藏传佛教红教宁玛派的圣地。1980年由晋美彭措大法王创办的密宗讲经班发展而成的,1987年由十世班禅大师批准正式成立学院。“五明”是佛学中的专有名词,其中声明:指对语言文字的明了;工巧明:就是懂得工艺,技术。历算等;医方明:即掌握医术;因明:指学会逻辑、理论等,内明:就是修行佛教三藏十二部的根本意理。学院的课程设置分显宗、密宗和共同文化三大部分。佛学院分长期和短期进修两种,课程一般设为6年,每年考试2次,如果全部获得通过并想继续修习,则课程再加6年。学员通过各学科的单科考试,立宗论和口头辩论考试及格的,学院可以授予堪布(法师)的学位。佛学院常住的喇嘛和觉母有两万多人,佛学院有不少汉地显宗学生,故也设汉经院,由堪布用汉语讲经。僧人虽来自不同地域,却都平和相处。佛学院戒律十分严格,男众女众的僧舍泾渭分明,以大经堂为中心东面为喇嘛的居住区,西面是觉姆的居住区。即使是兄妹亲属,彼此也不得互访。

我对藏地庄严的风景和神秘文化有着些许的向往和好奇,前些年去过拉萨和甘南,藏民对宗教的热忱与痴迷,从不因时代的流转而有丝毫的冷却,使得我们在天空和土地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能心存欢喜的守望着这难得的信仰之光。但是,走近色达,高原的阳光热情而灿烂,喇荣五明佛学院浸染在一片浓烈的高原宁玛红里。连绵数公里的红色僧舍,在蔚蓝苍穹下昭示着神秘庄严的宗教色彩。这一刻你会淹没在这片宁玛的红辉中,在这绵延的红色中沉沦。在这高寒清苦的高原,身着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姆,居住在这交通不便,低矮简陋的红木屋,只为修得佛法的真谛,却真的让我震撼。在这一座座的拥挤的红色木屋前逡巡,喇嘛、觉姆那一双双眼睛里有着世俗人不能逼视的洁净,那一张张有着明显的高原红的脸庞上洋溢着快乐和满足时,我相信任何时尚的色彩都抵不过这绚丽的宁玛红,因为这是信仰的色彩,古老的宁玛红教蕴育着博大的济世情怀,度化着芸芸众生。登上山坡,佛学院尽收眼底,湛湛光阴下最震撼人心的是这些密布的红色僧舍,有着撼动视觉的美,缥缈的梵音在山谷回荡,一切都是那么的与世无争。将这抹宁玛红装在心中,无论身在何地,都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我们虽不是活佛,不能开悟,却可以在心里看清真实的自己。但是当你真正走进近这些红色的僧舍时,你更多的是感动,因为这一间间他们亲手搭建的僧舍,简陋到或许只够遮风挡雨,逼仄的空间,简单的衣食住行,让我们这些生长在都市的人们汗颜惭愧。这简陋的僧舍因一颗颗虔诚的信仰之心,摒弃了太多的物质欲望而变得安详而敞亮,而都市中那偌大的高楼大厦,因承载了太多的欲望而变得逼仄,以至于一颗颗灵魂竟也没有栖息之地,这一刻你能清晰的感到在这片宁玛的红辉之中,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皆是佛,其实佛门无门,你我都在其中,青青翠竹皆是真如,郁郁黄花莫非般若。在色达,藏民的生活就是修行。他们用一颗颗觉悟的心坦然面对高原上不可选择的凄风冷雨而无半点怨言。尘世间所有的烦恼对他们来说都微不足道,这些年多少人带着尘世的烦恼和无奈,来到这里为了寻得一方净土,抑或为了一睹这满目满谷绵延的红色的僧舍的视觉震撼,一路风尘踏上漫漫征程,虽然我们并不是信徒,不为修行,却对这里充满了宿命般的好奇与眷恋,这清苦的高原之上,清苦并不苦,苦的是世人心里放不下无穷的欲望。这世上也许并没有什么纯粹的净土,一颗颗干干净净的心才是真正的净土。而摒弃浮躁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法不孤起,必仗缘生,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坦然的面对生命的馈赠,不逃避,改变自己的内心,放下固有执念,心怀慈悲、感恩和敬畏,才是最好的选择。平凡的你我,无需明白太多,只寻得到到一丝安宁,几许平静就好。

乘风而来,宁玛的红辉时刻涤荡着我们浮躁的心灵。空灵的梵音引领我们忘却凡尘往事,倾听内心最纯粹的声音。大经堂是佛学院的学员听法王讲经说法的地方。碧蓝的天空之下,大经堂透着庄严,隔着很远的距离你能听到弥漫着空灵的梵音,大经堂里挤满了席地而坐的修行僧人,他们或口念经文,或手持经桶转动,或翻动经书做着笔记心得,以求得早日开悟,修得大圆满的真谛。佛教的真谛,在实证实修,密宗尤其注重在修证上下功夫,大经堂里没有人随意的走动,僧人们在这里,自学自修,自证自悟。当一颗心向内求索的时候,便离佛很近,当一颗心向外索取的时候,无穷的欲望便会把你淹没。这是一个乌托邦的佛国净土,人们为了心中那朵洁净的莲花,而忘却凡尘。只为祈祷众生脱离苦海。他们相信佛不是神,佛是人,他就在我们身边。佛门为众生敞开,等待着有缘人去敲响。可是终归苍生难渡,世俗的你我要经过多少旅途才能学会在在诱惑中自持淡定,才不会迷失归途和本真。要经历多少跋涉,才能放下名利之心,才会明白修行修得是仅仅一颗心而已。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学院最高的山峰上,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坛城”,坛城是十方诸佛菩萨的清凈之地,原本是藏传佛教密宗里观想的对象,法王修建了这个可以看到、全世界唯一一个可以转绕的坛城。是佛学院最殊胜的地方。它的上半部分是转经的地方,下面一层是转经筒,虔诚的藏民念着六字真言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这个单调动作,传递着他们与佛菩萨间美妙的沟通。藏民们用身体丈量着对爱的虔诚,愿意为一盏酥油灯长跪不起,为一朵圣洁的莲花祈祷祝愿,他们相信所有的善举,便是业力功德的积累。为众生祈福,方可求得大圆满。世俗的你我,人人只要心生利他之心,那么多少烦恼都会迎刃而解。这世间,没有对错,只有因果。也许,只有当一个人来到色达,走进喇荣五明佛学院能够放下所有悲喜与欲求,放下深陷情感之潭的执着,放下对于温饱以外的物质向往,简单到只剩下生命和干净的灵魂,才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世上也许没有比放下更难的事情了!当一切都放下的时候,心是从容的,灵魂是自由的。

走进色达,我多想做一片天上的云彩,不问来路,不问归途,忘却锦瑟年华和尘世烦恼。但我知道色达于我,只是生命中的驿站。将千万风景装进心里从色达走出,恍如隔世,这世间所有的萍聚,其实都是因果轮回,红尘和佛门隔得也只是一念的距离。这乌托邦的佛国给予我们的不止是震撼,更多的是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和体悟。当一颗心里溢满宁静,喜悦和追求的时候,那么拥有一片蓝天便也是富足的,我们所寻找的净土其实就是一颗干净的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猜你喜欢
佛学院净土高原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弯腰的哲学
弯腰的哲学
视界
壶中影
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