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发展不靠任何人“恩赐”(观察家)

2018-09-13 11:27袁岚峰
环球时报 2018-09-13
关键词:恩赐实力强度

袁岚峰

当今世界,所有的发达国家同时也基本上是科技领先的国家。它们之所以富裕,是因为其依靠在某些领域的先进技术,形成一个“技术领先-垄断地位-超额利润-投入研发-技术领先”的闭环。这个闭环是正常的发达模式,也是中国希望实现的目标。

从根子上说,科技水平决定了一国生产力的上限。发达国家的支柱人员是那些领先行业的科学家、工程师、管理者、劳动者,他们赚取的利润通过市场和政府调节扩散到全国,养活了大多数普通人。这个道理看似基本,不少经济学家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把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了体制、文化等因素上,对科技创新十分外行。最近,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这种错误就显得更加突出。例如在一些文章中,中国的发展似乎是美国“恩赐”的,一旦美国收回“恩赐”,中国立刻就要“崩盘”。他们眼中的中国毫无科技实力,只能依靠外国转移的产业和外国市场生活。

“中国毫无科技实力”这个前提的荒诞程度引人发笑。科技实力保存在人身上。日本和德国在二战后,从一片废墟出发迅速恢复了发达国家的地位,正是因为他们的科技人员仍然保留着科技实力。难道美国一遏制,中国的教授和研究员就不会做科研了吗?中国的工程师就不会发展技术了吗?中国的工人就不会制造产品了吗?这个例子说明一些学者对科技的隔膜到了什么程度。

事实上,许多客观数据都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科技大国之一,科技实力跟英法德日处于同一层级,但与美国有显著差距,需要踏实耐心地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追赶。看清楚这一基本图景,有助于我们明确下一步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加快进步速度。

中国近十多年来科技实力的爆炸式增长,是由巨大的研发投入推动的。然而,用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常被称为研发投入强度或研发强度)这一数据来衡量,我们就会感到中国对研发的投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世界银行的数据库中,研发强度自然指数排在前十位的国家,可以认为是当今世界主要的科技产出国,2015年中国的研发强度刚刚超过2%,处于中等偏下位置,只有英国、加拿大和西班牙的研发强度低于中国,这三个国家也确实越来越表现出创新乏力。

而在另一端,日本的研发强度超过3%,韩国超过4%。近几十年来,韩国在很多领域从名不见经传变成领先者,这正是他们超高强度研发投入带来的成果。近年来,中国研发强度也在提升,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中国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是17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2%。但跟日韩以及美德相对照,这样的提升速度还不够快。根据“十三五”规划,2020年预期要把研发强度提高到2.5%。笔者认为,基于我国科研实力的现状,这个目标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提高到与韩国相同的程度,超过4%。

在增加研发投入这个硬件的同时,科研体制的软件也需进一步改进。尤其不能急功近利,要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精神。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最强大的力量,但科技的突破很难计划。科研是创造性的事业,越重大的科研成果越不可预测。

例如粒子物理学家在申请资金建造加速器的时候,总是要写很多预期成果。但事实上,重大成果往往不是按照申请书写的那样发现的,而是意料之外的产物。丁肇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发现J粒子,就是这样做出来的。这对科学家来说早已是个常识。只是为了拿到资助,不得不在申请书里按部就班地写一堆预期成果。其实,如果最终得到的成果就是申请书里写的那些,科学家会很失望,因为能预测出来的成果不会是大成果。而如果出现了申请书里没预料到的结果,这里可能埋藏着重大突破的曙光。

科研的成果不可预测,科研的用处更加不可预测。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力学,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这是20世纪的两大科学革命。直到现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都仍然是人类的两大基础物理学理论。现代社会的所有技术成就,都离不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但在提出之初,这两个理论却完全看不出任何用处,纯粹是科学家好奇心的产物。

到20世纪40年代,曼哈顿计划基于相对论造出了核武器。50年代,肖克利、巴丁和巴拉顿基于量子力学发明了晶体管,这是集成电路的基础元件。到了此时,基础理论的用处就一目了然了。如果一个国家这时才开始重视基础研究,还来得及吗?

因此,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如果不了解这些特点,把科学研究跟工厂流水线生产产品看作同类的事情,就会在心理预期、管理办法、考核标准等方面犯错误。

经常有朋友跟我说,知道科技创新最重要的道理,但只是担心中国现在转型是否来得及,是否能成功。对此我只想说,事在人为。最好的心态就是把科技本身作为目的,而不是把科技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正如这些格言所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把科技本身作为目的,这样做看起来慢,但其实是最快的。历史上最重大的科技进步,都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做出来的,而它们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最强。

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价值观:科学本身就是好的。就基本的动机而言,科学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不是为了实用。但是当发现了新原理之后,科学的用处却会远远超过单纯追求实用的做法。科学,是人类最伟大的“无用之用”。

科学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完全是讲道理的,不是玄学,不是神学。一旦一个科学成果做出来,任何有足够知识基础的人都能理解它。因此,任何国家、任何文明、任何民族,只要真正尊重科学,努力学习科学,大力投入发展科学,都一定会有相应收获。对于中国来说,已经站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关口。集中资源和注意力,努力攀科技,我们的前景就无限广阔。

这里没有任何捷径,但发展科技就是人类走过的最快、最好的路,是发展的正路。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人类成功地发展出了科学,获得了无限向外拓展的可能性,而不是没有科学,封闭在传统社会,让无数天才的精力只能耗费在内卷化之中。▲

(作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恩赐实力强度
你降落自银河,从此在我心上
Enci/恩赐 EC
我们的搞怪实力,真的不容小觑
计算电场强度常用的几种方法
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凭实力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正午
求电场强度的新方法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