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问题的思考

2018-09-13 05:35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师生文献图书馆

宇 文 高 峰

(咸阳师范学院 图书馆,陕西 咸阳 712000)

高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和学术文化中心,是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服务的学术性服务部门,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其建设和发展代表着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基于此,图书馆并非是文献信息资源采购和借阅的简单性工作。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图书馆带来了强大冲击,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局部到整体主动进行深入思考,以期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理论与理念

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统一于图书馆工作之中。图书馆既是文化服务部门,又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平台,在高校,两者作用尤为显著。随着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业务的技术含量日益提升,因此,高校图书馆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并内化为理念,在具体业务中得以体现。这里的理论指在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检验和总结的系统性认识。理论决定理念,理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质量、效率和效益。高校图书馆既是一个以知识信息和智慧咨询、保障、传承与传播为核心的文化信息中心服务的业务部门,又要遵从文化信息传播的本身规律,为此笔者认为,现代高校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由五个部分组成:(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2)系统科学理论;(3)“图书馆五定律”;[3](4)现代信息技术理论;(5)现代学习理论。在此基础上树立以下理念:(1)“五位一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知识生产、传播和存储共同体。(2)以服务师生和学校发展为中心的文献建设和服务理念,构建全天候、全过程保障学校全面发展的知识信息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3)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永续性理念,构建基于图书馆职能的文化传承传播机制和体系。(4)系统思维理念,构建基于社会和高校系统、有利于自身系统发展的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的服务保障体系。(5)图书馆的核心价值理念,坚守图书馆职能,构建研究型和创新型现代高校图书馆。[4](6)文献信息资源传播的多样化理念和大数据分析智慧服务理念。(7)基于现代学习理论的知识服务和智慧服务理念。因此,高校图书馆务必以学科服务为龙头,以知识传播为纽带,构建起相关专业和学科的文献体系,应用大数据分析及推送服务手段,实现为师生进行知识和智慧服务的目标,从而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2 收藏、传承与传播的关系

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信息资源的收藏、整理、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收藏含有保存、储存和积累之意,用现代知识信息资源学的观点就是传承。众所周知,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形成的文化信息资源,尤其是纸质文献(包括内容和形式)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是目前电子资源形式所不能取代的。高校图书馆既要保持传统文献资源的稳定性和现代资源的连续性,又要使中华民族的文化信息永续传承,这是高校图书馆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和责任。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收藏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必须把这一思想贯穿于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始终。为此,首先要从文献建设的源头制定科学的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处理好收藏与应用、传承与传播的关系,并以此为标准来规划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构建自己的核心学科与交叉学科、重点专业与特色专业和相关专业全覆盖的知识信息资源特色体系,建立起与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相互匹配的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信息资源的储存与积累,使之永续传承。其次应加大对地方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等各类信息资源(如家谱、方言、民俗和民间文艺文学等)的征集和收藏,发挥图书馆的收藏功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信息资源起到保护和抢救作用。第三就是通过有效的组织和优化、高效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尤其是在现代化传播方式日益发达的今天,更应该重视和凸显主动服务,使馆藏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得以传播,服务于教育教学,实现育人功能。

3 建设与保障的互动机制

图书馆的建设和保障包括基础结构、空间布局、文化氛围、文献采购、储存与使用、设备配置、读者服务等多项基础性内容。高校图书馆由于服务对象和内容的特殊性,与公共图书馆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文献信息资源内容和保障方面。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以符合学校特色收藏为主,并兼顾自身学科、专业发展,通过空间改造、文化建设、资源建设和周到的服务满足学校发展中对信息和知识乃至智慧的需求。为此,高校图书馆的大门应向所有师生开放,确保每位师生享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在图书馆空间设计、资源布局、服务水平、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要以有利于师生学习、获取知识、提升智慧为标准确保,能在图书馆获得信息知识、提升智慧。其次要提高资源覆盖度和饱和度,尤其要以学科为龙头和统领,全面保障学校所有学科发展对信息知识内容、服务与评价的需求,这就要求运用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构建馆藏信息资源建设体系,全方位覆盖,从而确保师生所需要学科的信息资源。第三,学校对图书馆的保障应该与师生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相协调。图书馆既是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阵地,又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教学质量的重要表征,更是学校总体发展的一个形象符号,因此,高校务必把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以及保障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第四,文献信息建设要强化以需求定采购,不断提升信息资源的有效性。该问题既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要面对学校经费不足情况下实现有效资源保障的问题,这就要求通过各种渠道和现代化手段及时与师生互动,构建起良好的互动机制,如专业院系和师生资源荐购、订单推送与遴选、图书试阅读等互动机制,既确保了有需求的师生和学科的信息资源保障,同时也使学校有限经费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第五,馆员素质是确保资源建设质量和水平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系统思维能力,具有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和强烈的主动服务意识,并把这些理念和意识付诸于行动,开创性地研究文献、读者服务和图书馆建设工作,打造研究型的高校图书馆馆员。

4 现代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效率问题

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服务质量和效率既取决于服务意识,也决定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和地位。

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为书找读者,其二为读者找书。现代图书馆服务要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上升为知识服务和基于大数据评价与分析的智慧服务,对此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一是提高馆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加强新知识学习,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提升服务技能,这是确保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层次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增强服务意识,强化主动服务,突出过程化服务和专题跟踪服务,尤其是要广开信息交流渠道和方式(如利用建立QQ群、微信群或者各种互动平台),构建起图书馆与二级院系自建相互协作、联动一致、良性高效的阅读推广机制,通过文献传递、信息推送、阅读推广、纸电匹配互补,自助借还与网络传送相结合、交流与研讨相结合、报告与对话相结合等实现文献信息和文化的传播,实现全天候的服务。提高服务的有效度以及服务达成度。三是要系统思考和研究同一文献能够服务的学科、专业和科研团队以及专业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就是要明确该文献的服务直接对象和潜在对象,构建起以知识信息为中心的学科、专业、科研团队以及专业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关联服务网络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图书馆知识服务和文献建设的互动机制,提高服务精准度和效率;四是要系统思考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同一文献的各种存在形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快捷的方式实施文献推送和阅读推广,为师生迅速准确传递所需要的图书或信息资源,最终有效促进图书馆社会地位和影响的提升。

服务效率是决定图书馆社会影响和地位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现代高校图书馆要提高服务效率主要应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要思考和研究馆藏图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适合本馆资源利用和读者查找的图书排架体系,让读者以最简单的方式找到所需文献。二要加快图书馆现代化进程,实现图书馆纸质图书的自助借还体系。三是加强图书资源的纸电(纸质和电子)同步,构建互联网+的图书资源保障体系,为提高知识信息资源推送效率奠定坚实的保障基础。四是构建以学科、专业及其相关学科特色资源为中心的信息体系,这是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的基础,也是现代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趋势。[5]五是强化图书馆服务的过程化和深度融合跟踪服务。跟踪学校的科学课题和科研团队,了解课题和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时提供资源需求和准确地进行信息检索、收集并给予必要的分析整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跟踪教师,深入到教学及课程进程中,提供相关专业文献大数据保障,跟踪学生为其推荐所需教学参考书或者布置的课外读物或者作业,即通过文献推送、大数据分析为学生学习提供知识服务,让师生在多快好省地知识获取中体验现代图书馆给他们带来的获得感。这就要求图书馆在强化服务意识的基础上还要思考和研究服务效率问题,务必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理论指导下的效率意识,始终以提高师生时间效率为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5 图书馆生态问题

印度著名数学家阮冈纳赞在他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一书中曾说过:“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3]其实就是阐述了图书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态问题。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一个子系统,它也具备系统工程一切特征。[6-7]在这个系统中人(读者和馆员)为中心,以知识和智慧为信息、以书刊和各种电子资源为载体建立起来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时刻都在发展变化的有机体(见图1)。

这样一个系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基于系统科学的生态学理论和理念。首先必须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的组织框架,严格按照图书馆的现代职能和功能建立起高效、科学规范的组织机构和互助协作、共同促进的良性工作机制,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其次,分析和掌握现代图书馆知识信息流的密度、传递方向、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包括对象、性质、内容、数量以及时效等),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物质流关系的图书馆服务于教学、科研、学术团体、教学团队以及全体师生的全面而有效的良性信息交流与传递机制,通过文献传递、信息推送、阅读推广、纸电匹配互补,自助借还与网络传送相结合、交流与研讨相结合、报告与对话相结合等实现知识和智慧的传播,实现知识和智慧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第三,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需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就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样,要确保高校图书馆知识信息与智慧传播与传承一脉相承、相互支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障高校图书馆具有良好的、协调的环境。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建立起与学校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良好的支持与合作机制和关系;二是要不断加强空间环境的改造,建立起空间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绿色环保的空间利用环境;三是不断加强文化环境建设,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通过各种表现形式来美化图书馆环境,让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功能通过文化环境的营造潜移默化地得到实现,让师生在现代大学图书馆收获丰富的知识和文化。

总之,社会环境在变,经济条件在变,图书馆的发展也要和社会、经济、文化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拥有与时俱进的意识,构建研究型图书馆,建设智慧型图书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充分发挥高校学术文化中心地位的职能,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构建健全的主动服务体系,有力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图1 图书馆生态系统图

猜你喜欢
师生文献图书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去图书馆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