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肖敬东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个“规矩”就是法律。为了更加深入地宣传法律法规,更加有效地推动法制建设进程,我国在众多媒体当中都开设了与法制相关的节目,而作为一种传统的、影响也较大的电视媒体来说,自然也不能落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电视法制节目数量已经达到300多个,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经济与法》,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等等,都已经成为了国家电视台与各地方电视台的金牌栏目,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观众,同时也大大推动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在电视法制节目创编的过程中,编导人员一般都抓住了人民群众喜欢讲故事、喜欢听故事的特性,运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制作节目,也确实保证了电视法制节目的异军突起,大大提高了收视率。但是于此同时,故事化特点太过于突出,所以对案件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分解就受到了相应的制约,同时形式雷同也严重影响了电视法制节目的有效传播。所以,如何把握好电视法制节目的故事化同传播途径之间的关系,就十分值得我们深思了。
当前我国的电视法制节目向着故事化发展已经成为了趋势,把案件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层层分析、抽丝剥茧,最终得到对法律知识的不断普及。这种方式把干巴巴的进行法律条文的陈述变成了富有曲折性和情节性的故事讲述,保证了节目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提升了法制节目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可度。
设置悬念是在文学创作、剧本创作、节目创作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可以提前创设一种紧张、引人瞩目的氛围,以激发读者或观众的兴趣,让人急切地想知道最后的结果。在电视法制节目中运用设置悬念的手法,给观众一个新鲜、离奇的情节开头,可以瞬间引起观众的兴趣,激起观众急于揭开谜团的愿望,从而使观众对节目挂念在心、欲罢不能。在设置悬念的过程中,可以先把案件的主要信息进行呈现,但是把整个案件的关键信息进行慢慢的展示,这样在讲述的过程中慢慢把关键信息逐个解释出来,可以起到增强故事吸引力的效果。例如一个案件中,一对好朋友当中的甲把乙杀害了,其实整个案情并不是十分复杂,但是在整个案件的讲述过程中,围绕着乙被害的关键进行了大量的周边工作的陈述,例如被害者的发现、案件现场的勘查情况,到对乙社会关系的逐一排查,再到凶手渐渐浮出水面,整个过程当甲始终没有摆脱嫌疑,到最后确认了甲的凶手身份。在节目播出过程中,节目内容始终都紧扣观众的心理:凶手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杀人行凶,凶手到底是谁,使观众的心情不断起伏。另外,还可以利用真实场景,来让人们的关注心理持续提升,形成悬念。例如在《厂区的爆炸》节目中,用这样一个题目就已经足够引人了,同时开场的内容便是真实的场景,是从公安部门和新闻媒体部门的现场视频中截取的,内容是一名情绪激动的男子身上绑着自制的炸药包来到了某地开发区的一个工厂,扬言要炸掉工厂,同时手上还劫持有一名女子作为人质。当时该名男子的情绪非常激动,多次把手中的打火机靠近炸药包的导火索,一旦犯罪嫌疑人的情绪失控做出不理智行为,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公安部门及时出警,公安特警和狙击手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工厂的人员也尽快进行了疏散,让此时的紧急局面更加上了一层刻不容缓的氛围。公安部门制定了多套处置方案,同时派出了谈判专家和犯罪嫌疑人进行沟通,双方在一道墙壁的阻隔下斗智斗勇、左右周旋。在整个节目中,采用了大量的带有时间的真实场景镜头进行呈现,炸药包到底会不会爆炸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同时观众也在这种悬念的吸引下心情紧张,欲罢不能,随着案情的发展而心情时紧时松,期待着最后的结果。设置悬念把观众的“胃口”吊足,也让电视法制节目的故事化的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案件发生之后,到经过电视法制节目进行呈现,中间可能会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这段时间之内案件可能早已经侦破,犯罪嫌疑人也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所以再想把整个案件进行完整地还原就有了一定难度。但是观众所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陈述,因此可以采用情景再现的形式,把案件中的所有任务由演员代替,进行案件发生的场景再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观众对案件这个“故事”的完整把握。例如某名大学生发现室友有一枚非常珍贵的邮票,又得知这枚邮票在收藏界的价格奇高,心生贪念之下偷偷盗窃了这枚邮票,转手卖出。案件很快就被侦破,这名大学生也锒铛入狱,受到了应有的制裁。在拍摄节目的过程中自然不可能让真正的犯罪分子参与,所以便选取一些演员扮演案件中的偷盗者、失主、收购邮票者等相关人物,按照案情的逐渐发展进行真实的场景再现。
电视法制节目向着故事性更强的趋势发展,以提高观众的好奇心、设置更多的悬念为有效手段,确实提升了节目本身作为法制宣传窗口的生动性,但是这种趋势又对法制节目的司法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给法制的权威性和威严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不断提高电视法制节目故事性的同时,对节目的传播途径进行把握和创新,对于节目的发展来说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深入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当中,手机逐渐普及,各种自媒体的不断发展,都对电视这种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也使得电视法制节目受到了很大影响,电视法制节目的生存受到了挑战。为了更好的发展,传统的电视法制节目一定要保证思想的先进性与发展性,对当前的社会现实与发展前景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并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及时的调整,把传统的电视媒体同各种新媒体进行有效融合,打造出一个跨媒体平台的闪亮品牌,把电视法制节目推向更广的天地。
要保证一个电视节目的生存并实现更大发展,基础就是节目内容的不断创新,只有保证内容的时代性、价值性和导向性,才能让节目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其实,在和其他电视节目进行比较的过程中,电视法制类节目还是具有许多的发展优势的。比如和时政新闻类节目相比,电视法制类节目就减去了几分严肃性,增添了几分人文性;比如和当前热门的综艺类节目相比,电视法制类节目就减去了几分肤浅,增添了几分理性;比如和体育军事类节目相比,电视法制类节目就减去了几分规则的对抗,增添了几分人性的关怀。有如此众多的内容优势,只要电视法制节目的主创人员能够坚持改革、坚持进取、坚持创新,把握时代进步的脉搏,打破传统的法制类节目一味采用血腥的案件、暴力的画面和惊悚的案情来吸引观众的陈旧模式,以更加丰富的信息、更加独特的情节、更加具有价值导向的内容来引导人民群众价值观的走向,倡导社会主流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一定能够打造出高品质的法制节目。
我国已经进入法治社会,人民群众对于社会的现实,对于焦点、热点事件更加关注,同时社会也更加需要呼唤人们的良知,提高公民的责任意识。因此作为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观念强化、培养公民责任的电视法制节目,更需要向民众进行法律意识的灌输,明确法律的公正严明同人民生活的悲欢离合之间的关系;需要向民众展示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节目内容,将之与人民的衣食住行相结合,这是保证人民群众对电视法制节目高度关注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电视法制节目更快传播的重要条件。例如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可以通过视频录制并加以展现的方式引起民众的深入思考;对于社会上因为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而出现的行为偏差及思想偏差现象,可以通过情景再现或者真人访谈的形式进行报道,引起外出务工父母的高度重视,提高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广泛关注。这样的电视法制节目把情、理、法进行了有效的结合,讲案说法,保证了电视法制节目向着教育意义深刻、社会关注广泛、多途径传播的方向不断发展。
总而言之,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已经成为当前电视法制节目发展的趋势,也符合观众接受意识的现实选择。各节目制作团队应当不断开拓思路,探究新型的节目制作模式,打造自身的独立品牌,丰富节目内容,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实现电视法制节目的更大发展,促进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