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梓沫
“每年都有人成功,今年的那个人为什么不会是我?”林跃坐在操场的边沿,侧过头对我说,她的眼里仿佛拢着小片的阳光,熠熠发光。
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林跃告诉我她选择了文科时的心情,只记得意料之外的震惊占据了我的所有思绪。
我们高中是出了名的理科强校,在学校里文理区别也十分严重,理科重点上线率稳居高位,而文科别说重点,连上线人数都寥寥无几。她仿佛没有看见我的表情,只是低着头告诉我,她已经决定好了。
从进入高中开始,林躍的文理成绩几乎持平,老师劝说了她多次,但她仍旧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我没有办法去想象她的心情,只记得她在分班结束后的那个午后,站在夕阳余晖里对我说:“我知道一定会有很多人质疑,但是我不会放弃,哪怕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进入高三后,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随着高考的倒计时开始,我发了狠地学习。冬日里天还未亮就穿衣梳洗,开灯看书,睡梦前还要将今天所做的习题思路再理一遍,而这些看似枯燥的行为已经成为了日常。
“杀进重点”四个字被我郑重地写在每一本书、每一本笔记本的扉页上,对远方的动力强大到让我近乎执拗。
可哪怕如此,在我每一天早早到达教学楼的时候,就能看见林跃已经抱着课本站在走廊上背诵,课本上被细细密密地写满了笔记;中午午餐后,还没到教学楼就能看见相同的位置又站着相同的人;晚自习结束后,偶尔会去操场跑两圈放松,每每路过一同慢跑的林跃身边,就能听见她气喘吁吁小声背诵着历史。
很快,一模过去了,教导主任在年级大会上表扬着考试优异的同学,可文科班里却没有听见林跃的名字。越过重重的人群,我看见她坐在队伍的最后方,垂着头,短发细密地遮住了她的侧脸。
大会结束后,我找到她,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反倒是她扬了扬手上的成绩单,在空白的下沿写着一句话: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我轻轻揽过她的肩,说:“你一定可以。”她点点头说:“你也是。”
临近最后的冲刺阶段,各种各样的试卷成为了我们的生活重心,三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大量的分数刺激下,我仍旧会因为成绩的波动而感觉到不安,可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望。那个未曾到过的远方,让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重复和单调都变成了值得。
成绩出来后,老师打来电话对我说恭喜,过了重点线。看着父母神情喜悦地打电话通知亲戚,我回到房间,看见朋友圈林跃发出来的信息:许多人都曾不看好我,可是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配图是她的成绩,比一本线高出了30分。
终于忍不住落泪,想起无数次因为科目的弱项而排名落后的自己,想起每一个黎明的挣扎,想起每一个午夜的静默,想起自己曾经的彷徨和迷茫,想起我们都有过的低谷,但终究迎来了光明。
我们都不是生来被神眷顾的孩子,可岁月漫长,我们无所畏惧。因为每一个用尽全力奔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所以我们跨越风雨,为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而奔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