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人应该挣多少?

2018-09-12 09:44石述思
时代人物 2018年4期
关键词:烂片崔永元范冰冰

石述思

随着国税总局发声、无锡地税的介入,崔永元怒撕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的事件已无太多探讨空间。

一个在娱乐圈持续发酵的话题终于与依法治国、公民意识这样高大上的命题结合起来,江湖恩怨陡然增添的分量,成了一些文娱上市公司不能承受之重—与之密切关联的华谊兄弟和唐德影视股价双双跌停,到收盘,两家公司共“蒸发”30亿市值,而整个影视板块则“全线飘绿”,市值蒸发了114亿。

我无意卷入江湖恩怨,短期也很难拿简单道德标准去衡量当事双方,但必须承认姜还是老的辣,相对于范冰冰的“痛哭流涕”。被小崔持续炮轰的冯大导演、刘大作家表现出的缄默更耐人寻味。

热烈的、近乎疯狂的网友们近乎—边倒地支持小崔,这背后蛰伏的激烈的情绪绝非捍卫公平正义、良知常识那么单纯。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相当多吃瓜群众认为演艺圈很黄很乱很暴力,很缺乏规矩,推出了太多对不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烂片且挣得盆满钵满。

文化人最可悲的生存现状是怀揣着崔永元的理想,活在范冰冰的世界。在商业社会重压之下,这一悖论让人习惯性剑指当下演员畸高收入——甚至有些名导演都坦陈个别一线艺人的費用已经占到了整个影视剧总开支的8成以上,根本无力再精心打磨作品。

按照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个有趣的规律,当经济持续下行,反而会迎来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春天。有人用“口红效应”来解释这一现象,有人甚至给逆风飞扬的文化产业下了一个相当诗意的定义:这是一个慰藉人们心灵的行业。

在资本、市场和过度营销的刺激下,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长48.7%。其中,国产片票房同比增长68%,创造了历年最好成绩。但遗憾的是,这些繁华中的危机还包括一线艺人畸高的收入、投们炒作盛行、票房造假屡禁不止、整个产业严重结构性过剩——烂片如云、精品寥若晨星。甚至一些文化衍生产业直接房地产化,与全社会急功近利的投资风潮遥相呼应。个别明星本应引导社会价值成长。反而成了诱导青少年堕落的毒星和色星。而一些明星的高收入只是这些病态一个集中缩影。

有人会这样辩护:没有市场、资本,就没有文化市场的繁荣。影视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文化产业,影视明星高收入是市场的选择。无可厚非。提醒一下:市场经济不能救文化产业——法治的市场可以。请各位明星及其经纪人先回去检查一下自己的收入账本,我希望它是清白的。

另外,全球各国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时,都对从业人员有着更高的期许,且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好莱坞的标志迪士尼在全球十大国际品牌排名第5。品牌价值一度超过600亿美元。

其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一流的创意、人才、管理、科技、营销。更是其核心价值:快乐、善良、真诚、友谊、爱和关怀。

近期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批票房傲人的电影力作如《战狼2》和《红海行动》,其体现的全球意识和阳刚之气、制作中的工匠精神都值得称道,但除了扬我国威、展示信心和凝聚力的大众情绪之外,未来更期待在中国价值渴望全球认同的时代,资本雄厚、市场蓬勃、大腕云集的中国影视圈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精神段位,多推出一些凝聚中华文化精髓引领全球价值成长的文化精品,而摆脱在艺人身价笑傲全球的虚火中不断地恶性循环。

猜你喜欢
烂片崔永元范冰冰
范冰冰、李宇春、娜扎 斗艳2018戛纳,谁赢了?
那些年,我们遇到的机智神回复
神回复
神回复
范冰冰
编剧 宋方金:世上竟然还有比《小时代》更烂的电影?想想就毛骨悚然
崔永元的金钱观
耳才
第一次坐高铁
远离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