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程,风往哪里吹

2018-09-12 09:44吴晓波
时代人物 2018年4期
关键词:半程贸易战危机

吴晓波

中国经济似乎有一个“逢八魔咒”。1988年,物价飞涨如脱缰之马,年底“物价闯关”失败,诱发了一场社会大动荡;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国内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掀起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民营企业大倒闭浪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东南沿海发生企业倒闭连锁效应,制造产业一度跌到低谷;2018年,半程已过,我们似乎又陷入了一场叵测的、内外交困的经济危机之中。

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像今年下半年这般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性。——如果特朗普政府持续加强对中国的贸易制裁,中美贸易战将如何演化,我们的手上还有什么可以打的牌?

——如果国内投资持续低迷。中央政府会不会再度放闸货币,那么,哪些领域将成为政策红利受益者?敏感的房地产市场将继续收紧,还是会成为新的泄洪区?PPP领域哀鸿一片,地方债务的危机会不会一触即发?

——如果A股仍然在3000点的区位徘徊,CDR政策会被叫停吗?近期以来,银行居民储蓄逆向上升,基金、信托、保险、第三方理财。到底哪一个是靠谱一点的避风港?

——会不会有新的减税政策出臺?企业的融资难会更加严峻。还是有可能得到缓解?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6月中旬创下一年半来最大降幅纪录,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它将呈现怎样的微妙走势?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英镑的升值态势,是否走到了拐点?

2018年,几乎没有投资热点,却又仿佛浑身都是G点。此刻的中国经济,处于近年来最为诡异的阶段,内外动荡,风雨飘摇,国际博弈及国内政策的不确定性,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家的投资决策和信心。

下半年已至,所有的人都在观望。我没有答案,我也充满着焦虑和好奇。四十年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的忍耐性超乎外界的想象。而中国的制度红利仍然是其复苏和焕发生机的最大动力。越是低迷和莫测的时刻,越可能是下一场重大改革的前夜。

在经历了1988年的物价危机后,中国在1992年重新启动市场化改革,一举解决了价格双轨制的困局;在1998年的危机中,中国政府重新规划国家战略,构筑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增长;而2008年的危机,既催生了充满争议的四万亿计划,同时也倒逼出了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因此,站在改革史观的角度上,2018年的危机,未必不是又一次大改革的机遇。我们好奇的是,制度改革有没有可能发生,将在哪些领域,以怎样的方式出现,这是身处危机的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方向和焦点。

8月初,我将邀约我的经济学家朋友来到上海,参加企投会年中论坛。论坛的主题是:2018下半程。风往哪里吹。他们将以独立和理性的立场,围绕中美贸易战、股市、外汇、国债、第三方理财、房产及风险投资等主题,畅所欲言,表达各自的观点。

中国的经济问题,从来只有中国人看得清,道得明,也只有中国人自己能亲手解决。学界的洞察与建策,将帮助企业家朋友们辨清局势,生成面向未来的定见和决策。如哲学家所告诫我们的,“变革从来是在异常困难而非异常优越的环境中降生的。挑战越大,刺激越强”。

猜你喜欢
半程贸易战危机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蕲春烟坡寨
如何争取中美贸易无战事(经济茶座)
停电“危机”
泉力跑!跑出PB!法国碧欧泉助力上海半程马拉松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本期导读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