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芳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87例进行研究。首先对此87例患者进行心脏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之后再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临床检查等综合检查,将综合检查结果作为最终结果,对比心脏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的的诊断结果。结果 以综合检查结果为准,心脏B超检查的结果较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度更高,准确度均在90%以上,其中主动脉弹性减退的准确率已达100%,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最高仅为43.08%,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B超检查结果较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关键字】心脏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6.17..02
高血压心脏病是由于患者左心室长期负荷过重导致冠脉血流不畅而引发的,该病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仅有轻度头痛、心悸等[1]。因此,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早期难以察觉病情变化,当病情严重时才会注意到,但当病情严重患者察觉到时,通常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由此可见,及时发现并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2]。医院常用的检查高血压心脏病的方法是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为了在诊断时选择最佳的方法,本文特进行了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比较,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87例进行研究。患者平均年龄为(52.76±3.48)岁,平均病程为(13.97±2.65)年,此87例患者中,除高血压心脏病外,还有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冠心病。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无交流障碍的患者外,此87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史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心臟B超检查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后,探查患者心尖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心室短轴切面、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患者的主动脉内径、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获得结果后,由专家对结果进行分析。检查时使用的仪器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保持在2.0~3.5 MHZ间。
心电图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后,用酒精擦拭与导联相连部位,再用十二导联检查法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出来后,请专家对结果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患者进行心脏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后,再进行综合检查。以综合检查结果为准,比较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相对于综合检查结果的正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以综合检查结果为准,心脏B超检查的结果较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度更高,准确度均在90%以上,其中主动脉弹性减退的准确率已达100%,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率最高仅为43.08%,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血压会逐渐升高、心尖搏动、脉搏洪大的频率会逐渐增强,患者左心室出现向心性肥厚。由于高血压性心脏病与患者的脏器密切相关,病情一旦严重,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一定要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患病早期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3]。
本文的研究表明,心脏B超检查结果较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更高,在临床上,更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鲁 健.用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0):34-35.
[2] 马彦芳.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的比较[J].养生保健指南,2016,(30):229.
[3] 樊忠辉,乔 娟.10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对比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8):140-141,177.
本文编辑: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