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丽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中成药越鞠丸佐治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越鞠丸佐治进行治疗,统计并且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出现显著性差异,其中无效患者7例,无效率为8.7%;有效患者26例,有效率为32.7%;治愈患者47例,治愈率为58.6%,总有效率为91.3%。结论 越鞠丸能够针对慢性胃炎患者的胃脘痛、胀满、纳呆、嗳气、反酸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越鞠丸;慢性胃炎;胃胀气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2..02
慢性胃炎作为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因素较多,一般是病理性的胃黏膜慢性炎癥[1]。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胃脘痛、胀满、纳呆、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在中医的症候分类中将慢性胃炎分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等。患者多发于中老年人,其中不良的饮食习惯和情志失调极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功效为行气解郁。主要针对胸膈痞闷、胁腹胀痛、饮食不消等症状有显著的疗效[2]。因此,本文选取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越鞠丸佐治,对收治的80例患者进
行治疗,统计分析最终的治疗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3±2.5)岁;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55±1.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进行常规治疗,服用剂量为1片/次,3次/d,餐后1小时咀嚼服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越鞠丸进行辅助治疗,用法为口服9 g/次,2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为1个疗程,一周为1个疗程。患者在服药期间忌烟酒与辛辣食物。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胃胀满、疼痛、嗳气、烧心等症状体征消失。显效:患者自觉症状缓解。无效:上述症状未消失或不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标准。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脘痛、胀满及嗳气每日发作时间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胃脘痛、胀满及嗳气每日发作时间对比,治疗后两组人数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近年来,针对慢性胃炎疾病,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患者耐药性的增加,西医针对慢性胃炎尚无确定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发病症状进行治疗,因而其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药能够对其准确辩证,目前国内针对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诊断辩证、治则方药、实验研究等多个方面已经取得了广泛而卓越的成效。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胃炎的病机是由于肝郁气滞、脾虚湿盛进而导致浊毒内蕴,从而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因而中成药有望为慢性胃炎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中成药与西药相比主要能够对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在慢性胃炎疾病中能够对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控制病情的恶化。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使用越鞠丸辅助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所用的越鞠丸对于慢性胃炎具有显著的效果,方中香附行气解郁,苍术燥湿健脾,神曲消食和中,以上药物均能够对胃部有很大的修复作用。
综上所述,越鞠丸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能够治疗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吞酸呕吐,饮食不化等病症,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冠颖.慢性胃炎现代医案舌诊的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2] 田冬霞.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96例[J].西部中医药,2010,23(8):35-6.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