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静娴 张璐 林师瀚
【摘 要】高校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组织者,探索行之有效的志愿服务体系是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通过志愿服务组织运作、协调管理、培训评价、创新驱动体系的建设,注重专业技术服务为核心,制定学分制为保障,探索一套切合学院的项目模式。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 G8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3-019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3.091
【Abstract】University is the main organizer of volunteer service for college students , to explore effective 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is a powerful guarante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activities.The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and Rehabilitattion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perate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voluntary service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training evaluation, and innovation-driven system , focus on professional technical service as the core, make credit system to guarantee, explore a suit of the schools project model.
【Key words】Universities; Volunteer service; System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自1993年我国志愿服务开始启动,随着二十多年的发展,志愿服务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而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的主体,高校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组织者,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积极培育大学生志愿文化,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规范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成为重中之重。
高等学校肩负着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不仅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而且具有时代精神和人文色彩,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活动载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然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一环,为此,探索行之有效的志愿服务体系是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学校管理部门在协调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管理不完善,人员组织较为困难,临时任务较多而系统培训与登记不足等困难,而面对此种情况,二级学院作为组织管理的主体有其优势,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经过近十年的摸索,逐步构建了适合高校院系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1 志愿服务组织运行机制
2010年,学院成立志愿服务队,将全院师生纳入服务管理体系予以登记注册,服务队接受学院团委的监督指导,由理事会统筹日常事务,学院利用服务队搭建平台,组织协调学院所属社团、团支部、大学生,将志愿者事业、公益事业、社会服务事业和中国中医药针灸推拿特色结合起来,以提供与针灸推拿有关的志愿服务、推广宣传针灸推拿文化知识为基础特色活动,同时发展多元化的志愿者服务活动,逐步打造出日常志愿活动——工时管理——暑期社会实践的志愿服务体系,有规划地采用四大举措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以“i志愿”系统为统领,建设“一证一网一体系”;以服务队为统领,打造志愿工作常态化平台;以六大社团为统领,使医疗服务全面覆盖;以团支部为统领,组建分队投身志愿服务。
完善的运行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为此,学院先后制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章程》、《个人志愿服务信息登记制度》、《志愿工时认定管理办法》、《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方法》、《医疗类社会实践管理办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指南》、《星级志愿者评选办法》、《服务队骨干考核评选细则》、《志愿服务审核信息反馈制度》等十余项制度文件,从个人申报、工时登记、服务评价、评优表彰等多方面确保志愿服务平稳开展。
2 志愿服务协调管理机制
伴随着志愿服务的开展,学院将服务队打造成结合项目申请、工时登记、服务评价、基地构建、技能培训为一体的志愿服务平台“i志愿”,做到前期策划、过程监管、后期评价的全程管理,实现功能的转型升级。服务队骨干不仅是志愿者身份,更是组织协调者,在平台登记的志愿者均可以在平台进行志愿服务的申请,并在完成后反馈并记录志愿工时。根据现实需要,平台还可以进行服务项目的申请,社团、团支部均可以以团队的身份提出申请。依托i志愿平台为背景,学院逐步发展出了实践基地服务、环大学城医疗服务、社团社区服务、基层志愿服务四大平台。在以针灸推拿为特色的基础上,涵盖十大核心子项目,包括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遇见你,以书为名”图书交流項目、 “西西的秘密花园”儿童性侵害防护项目、“阳光学堂”项目、义教养生功法项目、长者探访项目、环大学城医疗项目、广州社区定点服务项目、美丽中国调研项目、“同一个梦想”政策宣讲项目,共同构筑志愿服务基础性品牌特色。
为顺利推动服务项目的开展,平台不断在广州市内外洽谈合作,建立服务基地形成长期合作,无论是志愿者个人还是团队均可在学院基地定时定点服务,形成长效机制。作为协调管理平台,平台以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志愿者的整个志愿过程包括平台提供近期服务基地名单和时间——志愿者提出申请——平台进行资格审核——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服务基地反馈意见——平台登记服务工时,在整个过程中服务平台起志愿者和基地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 志愿服务培训评价机制
作为一体化的志愿服务平台,学院致力于改变高校志愿服务以临时性任务为主,缺乏规范性技能培训的现状,开展长期技能培训,在每学期初,根据实际需要学院会制定培训使用场地计划,学院实验室每周为平台提供培训场地,由服务队骨干对其服务技能针对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青年志愿之宗旨、志愿服务理念、知识、安全教育和有关服务技能,努力克服由于大学生流动性强而出现的服务经验断层问题。尤其是作为医学院校,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强,从志愿者的角度来看,更倾向于服务与专业相关,能在社会活动中运用专业技能更受学生青睐,为此学院专门成立医疗服务考核评定委员会,利用平台每月对志愿者预约并严格考核,保证服务安全质量。同时学院立足校情扶持各种服务型学生社团并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如学院的针灸医学研究协会、推拿整脊协会、康复治疗研究协会、美容协会、太极协会等,都是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生社团,服务平台与社团建立紧密联系,依托社团专业实力联合技能培训,社团也承担了相应服务项目,例如社区定点医疗服务、养生功法义教项目等,达到双赢。
而在志愿评价方面,学院对每一位志愿者或每一次志愿活动,都要求提交志愿服务反馈表,本人对服务总结的基础上,服务单位给出相应评价,由平台登记。在每学年结束时,根据《学院星级志愿者评选办法》予以表彰奖励,授予五星级至一星级志愿者的荣誉称号,使学生自愿无偿奉献个人精力、时间及知识技能的行为得到认可,激励志愿者投身社会,奉献青春。
4 志愿服务创新驱动机制
2015年8月出台的《关于<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志愿服务信息化发展,促进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学院也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志愿服务与互联网融合,打造双驱动服务机制。以“互联网+服务”为驱动,引入平台化管理的同时,利用网络新媒体,线上线下共同推进,其一是快速引入“i志愿”平台,全体志愿者在平台注册,志愿活动申请、反馈、登记在网上进行,提高了效率,对于管理者来说,也方便了统计、评价、汇总。其二是将专业性强的课程制作教学规范,如功法、推拿手法均制作网络课程,志愿者不仅可以通过实际培训提升服务水平,还可以观看学习网络课程,通过相关专业培训,学院志愿者均实现相对统一规范标准服务,再加上统一的志愿者服装、旗帜、口号,学院志愿者队伍形成规模化和集群性;其三是通过网络发布志愿活动的通知和新闻,将志愿活动尽快传播,注重时效性与影响力。
同时,学院以“方案+创意”为驱动,创新服务组队模式,通过举办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方案设计大赛遴选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们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定制服务项目,服务队选取优秀项目洽谈合作,拓展服务基地与形式。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项目设计,更是能够紧随当年党政热点,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内容,通过方案设计大赛,学生在立足专业服务的同时,涌现更多关注人文、社会、乡情的作品,有利于学生将发展自我与关注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i志愿”组织运行,协调管理,培训评价、创新驱动机制在学院的实施开展,院系志愿服务趋向项目化、品牌化、精品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对完善平稳的志愿服务体系,而针对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普遍存在的空泛化、形式化,服务质量和职业技能缺乏相关性的情况,学院可以在建设过程中探索相对有效的举措。
4.1 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
从志愿服务体系建立之初,学院就明确以提供与针灸推拿有关的志愿服务、推广宣传中医文化知识为基础特色活动,同时发展多元化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构筑模式,在实际运作中以服务队为统领,以社团为统领,以团支部为统领的长期基地服务均是以专业技能为根本的医疗或养生保健项目,而每周的技能培训,每月的考核也保证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志愿活动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特点,有利于志愿服务本身和志愿者主体的长远发展。
4.2 学分认证为保障的全方位助推
为了激励学生投身志愿服务,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感情和社會责任感,学院尝试将志愿服务纳入大学生的培养计划,将原培养计划中综合素质学分的部分进一步细化,将志愿服务工时转化为学分,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达到规定学分方可拿到毕业文凭。同时要求各年级专业须在本年级专业内成立一个服务小分队作为志愿者平台分支,利于组织开展更为丰富的志愿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4.3 科学研究为辅助的成果性转化
志愿服务的成效成果转化也是学院体系建设探讨的问题,如何使简单的志愿活动更有利于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一直是学院的重大课题,以三下乡为例,学院尝试每支服务队必须在下乡同时结合实际完成一项科研课题,完成论文评比,也取得较好效果。自2013年以来,每年都涌现出多篇优秀调研论文在学校论文大赛获奖,对于志愿者来说不仅能参与志愿活动,更能在其中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志愿服务已成为高校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提高公民意识和提升奉献精神的有效途径,作为高校二级学院,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建立互助服务体系”为奋斗目标的“i志愿”平台必将起到促使大学生提高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