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丽
【摘要】目的 明确心脏介入性治疗引起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的原因,同时提供科学化的处理对策。
方法 此次研究中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了介入性治疗的患者523例,出现了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的患者共200例,急性心包填塞者共有50例,血管迷走性反射者共有150例,前者视为甲组,后者视为乙组。第一个阶段的时候证实了40例患者阿托品有效性较低,第二个阶段证实了患者在出现了头晕、胸闷等情况时,实施了静脉推注5-10毫克多巴胺,必要的时候进行了剑突下心包穿刺,分析是否出血实施下一步的措施。明确症状的时间、多巴胺起效时间及引流量等等。结果 甲组患者症状一般是出现在术后,患者均实施了静脉注射多巴胺三分钟,血压升至原来的水平,有的患者高于原血压值,还有些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但是血压并未出现一例升至原来水平或者是高于原血压值的情况。结论 准确的分析心脏介入性治疗引起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的原因,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加以处理,保证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心脏介入性治疗;低血压;心率减慢;原因
【中图分类号】R541.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9..01
心脏介入性治疗方案的普及度越来越广,多种并发症的出现也备受关注,很多患者因延误治疗的时机或处理不及时死亡[1]。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有急性心包填塞,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心率减慢及低血压等情况。本文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了介入性治疗的患者523例,明确患者出现并发症状的时间、多巴胺起效时间及引流量等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523例患者中,出现了低血压和心率减慢的患者共200例,急性心包填塞者共有50例,血管迷走性反射者共有150例,前者视为甲组,后者视为乙组。
1.2 方法
第一个阶段对于出汗、头晕及胸闷等症状展开分析,怀疑40例患者是血管迷走性反射,静脉注射1毫克阿托品,分析其有效性[2]。第二个阶段则是针对上述的病人情况静脉注射5~10毫克多巴胺,依照患者对于药物产生的反应实施反复的推注,行左前斜位45度角X线心脏透视,分析心影外缘
是不是出现了透亮环,具备条件时可实施心脏超声检查[3]。
如果透视发现了心影外缘透亮环或者是心脏超声心动图经过检查之后发现了心包内液性暗区,由此诊断为心包填塞,可以实施剑突下心包穿刺,依照引流之后心包内能否继续出血判断是不是保留引流管[4]。
1.3 观察指标
分析甲组和乙组患者症状的出现时间及多巴胺的起效时间,同时明确基本的引流量和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之间的对比均使用的t值和x2值进行检验,P<0.05证明了差异的显著性,体现出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针对于心率和血压突然降至的40例患者展开有效性观察,重点分析的是静脉注射阿托品的情况,在三分钟之内症状有所消失,心率和血压等均恢复至相对正常的状态。依照具体的结果证实39例血管迷走性反射中有7例患者有效,32例患者在实施了阿托品三分钟后症状并未缓解,在静脉注射了多巴胺5~10毫克后,症状有所消失。1例患者心包填塞患者对于
两类药物无效,可见阿托品在给药三分钟后的有效性是10%。
心包填塞患者共50例,出现了射频消融术过程中的患者共有11例,术后则是15例。出现了起搏器植入术中及术后的患者各10例。发生至PTCA术中及术后的患者各有2例,其中的1例死亡。
3 讨 论
心脏介入性治疗创伤性较小,同时也有着较高的成功率,很多的地市级医院适当的展开了心脏介入性治疗模式[5]。
此次研究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了介入性治疗的患者共523例,将所选患者合理的分组,甲组患者症状一般是出现在术后,患者均实施了静脉注射多巴胺三分钟,血压升至原来的水平,有的患者高于原血压值,还有些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但是血压并未出现一例升至原来水平或者是高于原血压值的情况。依照上述分析,应该合理的分析心包填塞的可能性,如果发现了透亮环,必须要适当的采取积极措施。
综上所述,准确的分析心脏介入性治疗引起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的原因,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加以处理,保证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王 占.浅析心脏介入性治疗中并发心脏压塞的原因及诊断治疗[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6):116-117.
[2] 李彦宏.心脏介入性治疗中并发心脏压塞的原因分析[J].臨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6):3191+3194.
[3] 吕荣江,刘晓玲.心脏介入性手术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急救和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6):183+187.
[4] 牛思泉.探讨心脏介入性治疗中并发心脏压塞的原因及诊断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2):132-134.
[5] 张学萍,沈 莹,姜明慧,夏荩洁,孙红侠,陈丽娜.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迟发型心脏压塞的急救护理[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1):868-870.
本文编辑: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