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荣
【摘要】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尿毒症并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应用与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尿毒症;血液透析;心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2..01
尿毒症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肾内科疾病,疾病发生原因主要为肾功能不全[1]。尿毒症的发生会损害患者征程内分泌功能,并且在临床行血液透析治疗时,也会因治疗过程发生多种并发症而影响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因此尿毒症透析治疗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关鍵。本次研究就探讨了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过程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尿毒症并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功能损伤及精神疾病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1.2±3.6)岁;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0.8±3.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血透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主要是监测患者治疗过程机体各项指标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给医师。
观察组则给予患者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疾病评估及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疾病基本知识以及血液透析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度,进而缓解患者及家属不必要的紧张,提高配合度;(2)针对患者血透治疗前频发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需要相关的医护人员在治疗前一天对患者进行访视,为患者讲解血液透析治疗操作、透析前准备、透析中注意事项、透析治疗可达到的效果等,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情绪。针对病况严重的患者,沟通时注意措辞得当;(3)护理人员应会及时准确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识[2]。如果在第一时间无法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可向护士长或其它护士请教,尽可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了解需求;(4)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如保证病房通风、病房环境的整洁安静。在病房或者医院基础设施上张贴标识,给患者及家属提供指导;(5)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各种管道的护理,认真记录患者尿量变化及引流管通畅情况,针对导管扭曲、堵塞、受压等问题需及时处理,保证管道通畅;(6)鼓励患者多适应动物蛋白丰富的食物,保证患者的透析治疗
期间有充足营养摄入,避免患者出现运动过度及疲劳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且疾病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会造成巨大的威胁。在尿毒症的治疗上,常常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方法,但是在血透治疗时,因为各种并发症发生、治疗费用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及抑郁的影响,这样势必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不利[3]。为此,在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一定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以保证疾病治疗效果。
尿毒症血透治疗过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可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及勇气,且健康教育还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焦虑及抑郁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这充分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行血透治疗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心理,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郝思琴.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5,29(23):3650-3652.
[2] 鲍耀平.分析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289-290.
[3] 蒋利华.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5,6(30):171-172.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