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
【摘要】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治疗后QTd、PR间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窦性心律,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2.22;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6.17..02
急性心肌梗死常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会加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功能不全,甚至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以往临床将利多卡因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线用药,但其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可能会诱发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使得临床使用受限。胺碘酮为现在临床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特点[1]。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救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1.4±11.8)岁;对照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0.9±12.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经心电图检查确诊;其中,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1例、成对室性期前收缩46例、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15例;排除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药物过敏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发病类型等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首次静脉推注1 mg/kg,接着每10 min给予0.5 mg/kg,直至室性心律失常消失,之后维持每分钟20~50 μg的速度静脉泵注,用药期间进行严密心电监护。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5108),开始以3 mg/kg的负荷剂量静脉推注,观察10~15 min,若仍未恢复窦性心律,可再追加1次,之后以0.5~1.0 mg/min的速度维持静脉滴注,同时口服胺碘酮片(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3254)200 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3 d后复查心电图,记录QT离散度(QTd)和PR间期。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室性心律失常减少超过90%,伴随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有效:室性心律失常减少超過50%,伴随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无效:室性心律失常减少不足50%,伴随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QTd、PR间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见表2。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不仅会加重心肌的缺血缺氧,进一步损伤心肌,扩大梗死面积,使心功能迅速恶化,还能严重影响血流动力血,加重心功能的损伤,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胺碘酮在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终止心室纤颤、抢救心搏骤停等方面有良好疗效。其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效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钠离子内流,减慢心室传导速度,降低窦房结自律性,能有效纠正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还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疗效。同时,其不会对动作电位及静息膜电位高度造成影响,诱发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的几率较低[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治疗后QTd、PR间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充分证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确切,有效促进心律的恢复成窦性心律,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巧春,李巧华,肖景刚.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4):155,164.
[2] 张国天,陈永生,梁海军.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56例[J].中国老年性杂志,2013,33(11):2632-2633
[3] 何就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2):177-179.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