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育
摘 要:根据弗洛伊德提出的“冰山理论”,人的行为主要受到潜意识的支配。画家创作绘画作品的原动力也是一种情绪宣泄,表现主义的代表爱德华·蒙克一生的作品风格大都围绕死亡等主题,这与他幼年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潜意识;本能;表现主义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著《歇斯底里症研究》,这本被称为划时代的著作奠定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书中,他提出了“冰山理论”,将人的心灵即意识比作一座冰山,意识是裸露在水面上的部分,无意识即埋藏在水下的部分。
无意识也称潜意识,属于“自我”的部分,一般情况下“自我”是不显露的,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够发现,潜意识的存在范围远远超过了意识,人的大部分的行为是受到潜意识的支配的。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心理结构的深层领域,是研究人们行为的最原始的基础,是心理系统最根本的动力。
潜意识活动主要依靠本能冲动。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冲动主要来自机体内部的刺激,所以潜意识也被称作主观心理。潜意识包含人出生后所有的心理成分以及各种人类本能,潜意识不会分辨事物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它只服从于人的本能,因此,潜意识中存在着各种被压抑的成分,如欲望、贪婪、恐惧等。而那些能够使人情绪产生波动的,如快乐或是悲伤,不管是亲身经历的景象还是依靠想象自我生成的景象都容易被吸收存储为个人的潜意识。这种易被纳入潜意识的情绪成就了个人的情结或气质,情结是一组具有情绪色彩的观念,个体的情结如果是焦虑、忧郁,那么他的人格会被这种消极的观念强烈地占据着,醉于这种情结不能自拔。
画家的潜意识输出即绘画。绘画是一种“原始语言”、一种意象,是一种非语言的、非理性的、符号式的情感的表达,是画家自身情感的宣泄、内心对外界的投射,反映人的主观意识或暗示人潜意识下的心理活动。就连毕加索也曾说过:“我们发现立体派时,不是企图发明立体派,而是想表现我们内心的东西。”
我们在形容一幅画作时,更多是我们用自身情感经验去体会作者想要通过画面传递给我们的某种情绪来解读画作的主题。画面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则是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作者要表达的一种情结,而这些无声的语言是刻意不来的,也是无法模仿的。
在绘画创作上,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更注重表现艺术家通过作品表现主观精神世界和强烈的内心情感,不刻意强调对客观现实的摹写。因此,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作为表现主义代表人物,蒙克的绘画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描绘的多是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尤其他对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狠狠地抓住了画面内外人的内心,也成了他作品符号式的特征。根据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蒙克的大部分行为是受到潜意识的支配的,那么他的潜意识里隐藏了怎样的情结呢?
蒙克1863年生于挪威,母亲在他5岁时病逝。蒙克的父亲患有精神病,且对于死亡和地狱有着异乎常人的执着,蒙克的父亲认为人死后都会受到来自地狱的惩罚,受到父亲的影响蒙克从年幼起就建立了对死亡的恐惧。蒙克的一个兄弟和他最喜欢的姐姐苏菲在1877年去世,父亲在1889年去世,最小的妹妹被诊断患有精神病。加上蒙克自身又体弱多病,在他的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安德烈结过婚,但在婚礼后数月也死了。身边亲人不断死去,一个悲痛尚未过去,另一个悲痛接踵而至,死亡的烙印永远刻在了蒙克的心灵深处,折磨着蒙克脆弱的神经。童年的不幸影响了蒙克的性格和他日后创作的主题,不自觉的情感流露使作品既压抑又悲观。蒙克一生创作涉及门类广泛,如油画、版画、素面、水彩、蚀刻等。但大部分主题围绕着他自身面对生命、爱情和死亡时候的忧虑和恐惧,这些作品也揭示了他悲情的命运。蒙克晚年也曾说:“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并且他们伴随我一生。”
根据弗洛伊德在《超越唯乐原则》中的研究,人具有一种重复以前状态的本能,这种本能甚至超过了“唯乐原则”。而且本能表现出来的倾向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积极的、发展的、促进变化的。相反本能是生物惰性的表现,从它要求回复到过去来看,它是保守的。像人这样的有机体,其所源出的状态是无机状态,人身上那种具有保守倾向的本能所要求恢复的正是这种无机状态,所以这种本能实际上就可称之为死的本能。除了死的本能外,人身上还有另一种作用完全相反的本能,它要抗拒死亡,使生命得到保存和更新,我们可称它为生的本能。生的本能是有建设性的,死的本能是有破坏性的,由于这两种本能作用相反,又始终并存着,这就使人的生命历程总是带着动荡不定的节奏,这种矛盾从生命一产生就存在了,它就是那个使人大惑不解的生命之谜。蒙克童年目睹死亡,出于死的本能,这种滞后的恐惧和焦虑始终围绕着他,对这种情感宣泄又成为了创作的灵感,致使他日后绘画作品也多围绕死亡、孤独等悲剧为主题。
他压抑着亲人离世带来的痛苦,同时将这种被理智意识封闭着的痛苦愤怒地宣泄在作品中。他重复创作有关死亡主题的作品,正是不断揭开自己血淋林的伤疤,不断在寻找、在否定,潜意识中的“自我”与意识的“本我”不断转换,呈现在其绘画作品中的是矛盾的、剧烈的、无助的、无声的呐喊。
早年不幸的经历将死亡和恐惧根植于他内心深处。《死去的母亲》画面中人物双手捂住耳朵似乎不愿接受躺在床上的母亲已经去世的信息。女孩面无表情,病床上的母亲面如死灰,整幅作品弥漫着一股荒诞的死亡气息。蒙克试图再现母亲去世时他对死亡和孤独的恐惧。
年幼的蒙克并不一定能够清晰地记得母亲去世时的所有细节,可能只有终日卧床的形象,或是母亲的病容,或只是一种病恹恹的情绪,但就是这些关于死亡的记忆,潜意识作用下他将母亲去世作为了创作的主题。
《病孩》也是蒙克一生中重要主题之一,这个主题他重复画了6次。
1892年,蒙克来到了柏林,期间他经常与象征主义作家普斯贝佐夫斯基、剧作家斯特林堡一起探讨尼采哲学和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命题,与这些人的交往使得他的绘画创作更突出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苦闷的情调。这期间他创作的作品都流露出焦虑、恐惧、死亡和痛苦,人物往往都是些在忧郁、惊恐、彷徨状态下的一些丧魂失魄的幽灵,画面上那些扭曲的线条、神秘的色彩,都充满表现主义的特征,蒙克最重要的作品《呐喊》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他曾说:“我要描绘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的眼睛的线条和色彩。我不是画我所见到的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东西。”
1908年,焦虑痛苦的蒙克终于爆发,他患了精神分裂症,住进了奥斯陆的精神病院。在医院里他接受了休克疗法,这使得他的脾气有了很大转变,间接影响了他以后的创作风格。在医院的最后时间里,他知道离死亡更近了,知道他将要经历的一切。在最后一幅作品《自画像:在时钟与床之间》完成后不久,在奥斯陆的艾克利离开人世。
回忆蒙克的艺术生涯,创作的主题永远跟死亡痛苦压抑撇不开关系,也许他也曾想要积极拥抱生活,但他终究逃不过被其内心支配的命运。
参考文献:
[1]云雪梅.畢加索论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徐胤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
[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日常生活心里病理学[M].郑希付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01.
[5]S·弗洛伊德、布洛伊尔.歇斯底里症研究[M].金星明译,米娜贝尔出版社,2000.
[6]付馨慧.从视觉角度看超现实主义——用弗洛伊的潜意识理论解析达利作品[J].科技信息,2011,(11).
[7]叶浩生.冲突·焦虑·防御——弗洛伊德的动力心理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01).
[8]童欣.绘画心理分析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11):178-179.
[9][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0]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11][英]比尼恩.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