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依托型乡村建设与民宿产业的融合

2018-09-12 10:38倪傲霜
老区建设 2018年8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人文经济

[提 要]城市依托型乡村建设的环城市乡村旅游来源于“环城休憩带”理论,利用距离市区近的优势面向城市发展乡村旅游业,如此也正符合“乡村振兴”战略。“共享经济”的大众化是民宿产业兴起的基础,现代科技为民宿产业建立了优质的平台。民宿产业的打造有利于开展乡村旅游,使传统的农耕经济模式转变为旅游经济模式,使农民多业化,促进乡村经济、人文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关键词]城市依托型乡村建设;民宿产业;环城休憩带;乡村旅游;经济;人文

[作者简介]倪傲霜(1995—),女,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设计学。(江西南昌 330031)

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新举措,强调农村富强美的重要性,强调美丽村庄的建设,特别要保护古村落。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一些专家在概括现代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过程时表示,新农村应该是一个有生活保障的生态乐园,一个有人文美和历史记忆的精神家园。

共享经济兴起的同时带动了民宿产业的发展,民宿指的是个人或企业使用免费客房为居住在农村的游客提供住宿的场所,发展为民宿产品则成为产业。将城市依托型乡村建设和民宿产业结合起来,能相互弥补各自的缺陷与不足相互共进、依存互赢,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是最适合农村发展的道路。

一、城市依托型乡村

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多种模式,如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产业依托型、历史文化依托型、民俗依托型等。其中城市依托型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它源自“环城休憩带”理论。究其成因,城市土地资源稀有且昂贵,而游客旅行预算低,于是投资者向旅行者妥协,在环城市分布的乡村创建娱乐场所,它不受地域限制,有时是联通多个省市的桥梁。乡村旅游业已逐渐成为环城乡村的主要功能之一,中国大陆省会城市间经济实力参差不齐,地级市与省会城市之间也存在着差距,因此环城游憩带的面积和发展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乡村旅游业的开展也要根据其所依托的城市的经济实力而定。溪霞镇新支村距离南昌市区约3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村落紧邻怪石岭生态景区和现代农业园。基于环城乡村的区位和市场优势,依托省会城市南昌市和周边景区开展乡村旅游具有天然的优势。

二、民宿产业对城市依托型乡村的影响

(一)对经济的影响

在中国,民宿产业是一个新兴行业,由于“共享经济”在中国大陆的大众化,共享家庭即民宿也在中国受到人们的喜爱。民宿与旅游是相辅相成的,乡村旅游严格来说只是乡村建设中提升其经济实力的一部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城市依托型乡村的重大突破口。受土地使用权、地理环境和地价等因素的制约,景区周边标准化住宿建设成本高,且难度大,同时高昂的价格流失了大量普通游客。而依托“共享经济”而兴起的民宿产业充分利用了各处的闲置资源,为游客提供了非常丰富且具有特色的房源供给,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新支村在规划改造前,村落原本聚居着十六户人家,随着时间的发展,村里的老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也都前往城市务工,村内人口逐渐减少,闲置房屋逐年增加,几近坍塌。院落内外杂草丛生,村内越显破败。现今,村落由企业承包,将村民有偿迁出,在村落原有建筑、地势上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整改村内环境,打造优美的景观面向城市开展乡村旅游,民宿则成为村内的特色景点之一。根据类型和功能,民宿本身可以分为多种类别,如农舍和乡村别墅。民宿与酒店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主要区别在于民宿具有因“主人文化”带来的地方性特色生活体验。民宿住宿空间极具个性化,体量小而美,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新支村民宿是乡村别墅类的客栈民宿,相对个体自营的民宿而言,企业经营的品牌类民宿具有较好的硬件设施,同时配置有专业服务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游客可以体验寄宿家庭的当地生活,与当地居民交流,体验人文情怀。新支村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即它可与临近的怪石岭生态景区协同发展,借助怪石岭生态景区已有的旅游吸引力,争取客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新支村依托城市和景区发展乡村旅游,使得传统的农耕经济模式转变为旅游经济模式,一方面使农业多产化,如观光采摘农业、农家乐、民俗村、垂钓等,另一方面还带动了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餐饮住宿接待、民宿文化消费等的全面发展,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众多贫困乡村的发展经济的困境。长远来看,开展乡村旅游活动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景区化,农民多业化,资源产品化。农村富强可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中国想要富强,乡村必须富强;中国想要富裕,乡村必须富裕。

(二)对人文和环境的影响

新支村内的自然生态资源极为丰富,村庄藏在山川之间,竹林茂盛,鸟语花香。乡村旅游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生态性,因此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村落自然环境,保留村落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烟火气,避免大拆大建,避免乡村城市化。民宿相较于酒店更加适合乡村旅游,与旅馆或酒店不同,民宿没有豪华的硬件条件,但它能使人们体验当地的风俗,体验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方式。在民宿里可以体验到人间的烟火气,还有慢节奏的生活、优美宁静的环境带给人的放松。民宿不仅仅是田园风的建筑与装修风格,民宿的价值也不仅仅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民宿还是体现地方特色与人文的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是农业文明的载体,在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乡村文化软实力,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乡村之美,还美在人文。当美丽乡村建设和民宿的发展为农村注入生命力的同时,村内的人文也需要系统地整理与优化。一个好的精神文明可以在精神层面团结村民,另一方面也能成为发展经济精神支柱。干净整洁的环境能潜移默化地约束村民行为,使其自觉保护环境,这也是乡村文明建设融入人心的体现。农村文明建设也纠正了农村的不良习惯,如遏制大操大办红白事、大量燃放鞭炮,而是选择建立民俗堂,免费为村民提供操办红白事服务。同时还可在村落内开展村民大会,建立村史馆,树立“红黑榜”,组织人员进行村物志的编写和宣传推广等。由于青壮年大幅度涌向城市,村落的人文历史无人传承,村落文明就此断层。乡村旅游业的兴起,能够吸引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回归乡村,村民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的积极性会被激发,该村的人文历史由此被继承,为日后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生命力。

新支村的独到魅力与地域特色的彰显息息相关,乡村历史传统、村民建流傳的神奇故事、民俗风情风物,是村民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它也是寄托乡土情怀的重要载体。不仅仅是新支村,其他地区的民宿也一样,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依托于当地的人文或自然环境。而一个好的民宿,一定是与其所在地的人文和环境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脱离了人与人文的民宿将会失去其价值。

三、结语

农村是中国整体实力的短板,但同时又蕴含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发展机遇,因此提升农村实力刻不容缓。农村是农业文明的根,在时间的流逝中,一部分村落必然会自然消亡,这是无法挽回的,而现今仍然存在的则需要我们不遗余力的去保护。将农村建设与民宿产业融合,依托市区和景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能很大程度的使农村富强起来,从而提升中国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李枝秀.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乡愁符号的保护与传承[J].江西社会科学,2014.

[2]戚山山.民宿之美[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4]编委会.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汇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5]梁留科.乡村旅游扶贫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6]吴必虎.大城市环城休憩带(ReBAM)[J].地理科学,2001.

[责任编辑:朱晨光]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人文经济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