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方式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影响

2018-09-12 12:47:32韦金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患肢根治术乳腺癌

韦金花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前 言

乳腺癌属于女性临床中一种常见病,在我国此病的病发率于女性恶性肿瘤中约占的30%,目前针对于此病的临床治疗,其常使用的医治手段为乳腺癌根治术[1]。但因此类型的治疗方法会给予患者造成极大的损伤,如需将患者的胸小肌、胸大肌、乳腺组织、淋巴组织等实施切除,进而对患者形成较大的损伤,进而致使患者术后的上肢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造成对患者的工作、学习产生极大的干扰,使生活质量下降[2]。为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准确性和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本文通过探究分析健康教育方式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影响的比较,现报到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乳腺癌根治术的70例患者最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釆用视频宣教联合回授法。其中试验组中患者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40.25±1.05岁;文化水平:小学初中10例,高中20例,大学及以上学历5例。对照组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0.52±1.20岁;文化水平:小学初中11例,高中20例,大学及以上以上4例。两组的年龄、学历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视频宣教联合回授法。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1.2.1常规健康教育方法 (1)综合健康教育: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给予患者实施高效的疾病健康宣教。术前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乳腺癌具体病因、医治计划及步骤、预设的治疗效果目标,可能对上肢功能形成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以此不断强化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知度,意识到有效的患肢功能锻炼对其康复的重要性,且有效配合治疗。术后回房,护理人员应及时询问患者上肢具体的感觉,同时在排除有可能对上肢锻炼产生不良影响的并发症前提条件下,详细介绍针对于患肢功能具体执行的锻炼计划及方法、步骤,让患者对其有一定的理解,进而使其可对有关的锻炼产生一定的认同感。

(2)家属健康教育:为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在给予患者实施相关的健康宣教的同时,给予患者家属开展有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并且详细介绍每一种的相关患肢功能锻炼方法、实施步骤、使用过程、最终的效果等,从而可让患者家属能在其临床治疗阶段或者是出院回家治疗阶段协助患者开展康复训练,有效对患者的上肢功能锻炼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1.3.2视频宣教

在健康宣教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从而让宣讲的内容及知识能够更加地生动、形象、直观。其中教学方式可采用视频制作、动画比方以及音乐等进行宣讲,播放形式可选取掌上电脑、电视、投影仪、微信等途径。视频内容主要包括关于患肢功能锻炼方法以及步骤、持续时间,每节锻炼动作下方标注文字,有语音说明,介绍患者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将其演示过程放映出来,使得患者跟随视频教学进行锻炼;在视频内容中还引入一些在本院接受治疗且成功康复出院的部分的同类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记录,通过借助成功案例,使患者树立强大的治病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

1.3.3回授法

术后第一天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病情,定期组织患者开展疾病宣教,指导患肢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每次健康教育按回授法的步骤进行。第一步,传递信息:责任护士组织患者共同观赏有关乳腺癌疾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一些视频,在观看的同时引导患者一起开展患肢功能锻炼,讲解功能锻炼的目的、内容、方式并进行演练。第二步,让患者复述患肢功能锻炼的内容、计划以及锻炼强度等并进行演示,观察记录患者每一个锻炼时期的动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评估患者对患肢功能锻炼的掌握程度。第三,澄清纠正:给予患者的信息认知度实施考核,患者在考核过程中回答、动作演示等均准确,护理人员可当场给予一定的肯定及赞扬,并嘱咐患者须长期坚持锻炼,但需注意以循序渐进锻炼为准则,避免过度影响切口的愈合。当患者对患肢功能锻炼产一些错误的理解以及偏差时,护理人员再次进行讲解,对错误的动作及信息进行纠正。第四步,对患者掌握的信息认知度进行确认,并能正确完成功能锻炼动作。借助开放式问题发以及现场动作演示等方式,对患者之前锻炼出现的错误信息以及主要动作进行观察及评定,以此判断其是否已经正确,有效优化信息的精准性。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的患者的对乳腺癌患肢功能锻炼动作和知识掌握程度(以调查问卷形式评定患者的知识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能执行整个患肢功能锻炼动作和问卷内容总分为80~100分即为“掌握”、执行整个患肢功能锻炼动作和问卷内容总分为60~79分为“部分掌握”、执行整个患肢功能锻炼动作和问卷内容总分为59分以下为“未掌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肢水肿、皮下积血积液、患肢功能障碍)作为本研究观察指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版本为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值开展精准的分析处理,平均年龄以(±s)形式显示,并选取t对其实施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则采取用 2进行检验,若检验值P小于0.05,则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癌患肢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程度

见表1,护理后,试验组的总知晓率(94.29%)高于对照组 的77.14%,其对应值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的乳腺癌患肢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程度(n/%)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见表2,护理后,试验组的发症发生率(11.43%)低于对照组的42.6%,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乳腺癌属常见病之一,其常用的医治手段为手术治疗。此法具有伤口切除面积广,损害淋巴液正常循环通道等特点,患者手术治疗后,如果未能早期、有效地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容易致使其患肢出现水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3]。本研究显示显示,试验组的总知晓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P<0.05)。而这一结果分析原因则是宣教视频画面直观形象,使患者乐于接受,不易受到护理人员个人因素的影响;可以满足各个年龄层次的需要,对于接受能力偏低和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也可以通过详细的语言讲解以及字幕,让患者更容易掌握锻炼技能,促进患者功能锻炼。有研究显示[4]患者健康宣教后,40%-80%的信息被直接忘记或有50%的信息理解是错误的。传统的健康宣教是一种以灌输方式为主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5],比较死板、老套等,难以让患者对其学习产生兴趣。回授法属于一种新发展的健康宣教方式,其具有信息双向传递的特点,可有效增进患者对疾病知识、锻炼知识的认知度,能及时评估并纠正患者错误的动作,直至患者能完全到掌握为止。本研究在乳腺癌患者的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引入了视频宣教及回授法,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患者术后对患肢功能锻炼的理解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概率[6-7]。

综上所述,视频宣教联合回授法实施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患肢功能锻炼宣教,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患肢根治术乳腺癌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48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祝您健康(2018年5期)2018-05-16 17:10:16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39:59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