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业震 李 博 朱文玉 Han Yezhen & Li Bo & Zhu Wenyu
(1.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37;3.南京国豪装饰安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37)
客家人是汉民族系统的一个分支,与江浙人、闽海人和广府人不同。客家人的原祖籍地为中原腹地,朝代更迭,战乱不断,中原居民被迫南下寻求安定的栖居之地。在长达上千年的长途迁徙过程中,沿袭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精华。围龙屋则是客家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留下的民居建筑文化。客家围龙屋也称作客家围,是种类众多的客家民居的一种,是闽、粤、台等省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1]。尤其以广东梅州的围龙屋保存最为完整,结构最为规整,最具代表。客家民系聚居地区多为崎岖的山地,资源匮乏,可耕作用地少。恶劣的生存环境所造成的外在生活压力要求客家人必须保持精诚团结的态度,以提升与自然环境及人为环境的抗争能力。所以以围龙屋为代表的客家建筑形成了与中原其它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一样聚族群居的特点,并且尊卑有序、家族意识强烈。附庸在围拢屋前的半月塘,它的精神作用和现实意义却已经渗透进客家人生活的诸多方面。但是在多数研究当中它都只是充当一个兼顾性的研究对象,研究概念也都集中在“风水塘”,作为“补风水”之说。重教育考学。泮池是儒家思想中“孔泽流长”的象征,而半月塘所代表的也是客家人的崇文重教的观念,通过围龙屋的建筑形态设计表达出来,以此来激励世代居住生活在围龙屋中的人。半月塘和泮池的关系,就类似于传统家居文化中的“蝙蝠衔钱”、“五福捧寿”的图案,已经约定成俗的象征着“福”、“寿”,成为百姓的一种精神寄托。这些意象是千百年来人民的在生活中有意识的遴选,承载着人们内心的祈盼,作为形与意的呼应关系,崇文重教的思想已经成为客家整体系统中重要的文化理念。
半月塘与化胎的阴阳关系在客家建筑文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学者们认为,围龙屋前部的半圆形水塘与屋后部的化胎在形状上类似太极的图像,围龙屋后面的胎土或围龙代表阳,前面半圆形池塘象征着阴,构图上的呼应关系指向“生”,一方面包含“生殖”和“生存”,另一方面指的是“生气”。两个半圆代表“天”,半圆之间的场所代表“地”,从平面上来看就表达了对“天”、“地”的敬畏,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图1)。
有学者发现半月塘的形状和古时“泮宫”前的“泮池”的形状非常相像。泮宫,又称为鲁泮宫,是春秋时期鲁国第十八任君主鲁僖公在泮水边建造的礼制建筑,作为祭祀之用;泮水也称作泮池,是学宫前的一个水池,《诗经·鲁颂·泮水》中就有相关的记载。之所以称之为泮,是因为建筑的平面形状得名——一个外圆内直的半圆形水池,后世学宫都相继沿用这种形式。《泮水》一文中描述并歌颂了鲁僖公在列国攻伐争霸的春秋时代,在鲁国都城曲阜修建学宫来推行教育文化的相关活动[2]。而和泮宫相关的建筑设施,也都被后人看作是儒学、礼乐教化的象征,因而在具有文化气息,或者需要体现此类思想的场所,或多或少都会看到有关意象的应用。清末翰林、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首任系主任赖际熙曾编辑《崇正同仁系谱》一书,据该书记载,粤东北境内的客家各县中,明代共考出67个进士,654个举人,到了清代,进士已有187人,举人增至1278人[3]。在粤东北山区客家族群聚居地,地瘠民贫,资源匮乏,居民都由外地迁徙而来,也不善于商贾贸易,所以客家族人格外注
笔者认为在对半月塘进一步的分析之前,有必要对半月塘的面积、取土量等数据进行计算。以“一围一龙”为例,围龙屋整体屋的宽度约为26米,围龙屋主体和屋前的禾坪、半月塘都采用了对称法则,而半月塘更是以围龙屋的宽度参照进行的挖掘,所以半月塘的直径也应是26米。依照此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半月塘面积约为265平米,若塘的深度取最小1米,那么半月塘的取土量也就是265立方。每方土约为1.5吨,最后得出半月塘取土量约为265方,合397吨。这看似是一道非常简单的计算题,所有条件都是已知,结果也很轻而易举的得出。但是看到这个结果,便会产生一个问题——这挖出的265方土去了什么地方?除了屋后自然存在的山体(或人工堆积),在围龙屋附近并没有其他的堆积体,也就只有围龙屋本体。研究发现围龙屋在建造模式上,按照建筑的“三段式”进行建造,墙基、墙体、屋顶。其中,围龙屋的墙体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的传统民居,墙体大多具有承重的作用。墙体的用材主要采用砖、石、土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墙体也较为坚固。土墙则是以瓦砾土、田岬泥、粘土为原料,添加稻草、秫米浆等夯打组成“三合土”[4]。而夯筑“三合土”的土会不会是半月塘中的土,或者说半月塘会否是为了取土筑墙留下的池塘?按照常人的思维,不会舍近求远,而且土量是非常的大,以及夯筑完的土砖的运输问题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量。大型围龙屋建造的总工期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都是有的,在如此长的建造周期中这些问题不得不被考虑。当然这些猜测或许已被证实,或许还待进一步采用科技手段来测量,例如取样对比分析墙体的土和池塘的土壤成份(图2)。
半月塘也被称作“风水塘”,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从中原传承而来的风水理论,和其他地区的传统民居相同,同样被运用在围龙屋的选址建设过程中。依山造势,是客家民居常见的风水格局[5]。客家聚居地多在丘陵山区,在栖居地的选址上,山势地形、河流池塘好寻,但是既有藏风之山又有聚气之水的地势就很难得。围龙屋屋后的山势也常有人工堆造的工程,屋前的半月塘更是人工塘,塘的前方设有照壁,从而造就了围龙屋“前有照后有靠”的风水格局。半月塘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风水作用,其实更多的应是它的实际用途。生活在围龙屋中的居民虽然在主体屋中挖有水井,解决了生活用水,但依然离不开大面积的自然水体。水处理功能是半月塘最为重要的功能。地理上,广东大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4月份就开始进入汛期,2016年广东5月份平均降水量为259.3毫米。到了雨季,屋后的山体会储存一部分雨水,围龙屋总体呈前低后高的趋势,多余的水会顺着地势向下流淌,屋前的半月塘就成了很好的储水器皿,前面也计算过,约265方,甚至更多。福建的承启楼共有400余间房,这栋楼最多时曾居住有600多人,而楼中只有两口水井[6]。到了用水高峰期,两口水井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大的生活用水量。此时,半月塘就成了很好的分流替代,缓解居民用水压力,类似现今自来水在高峰用水时的加压处理。尤其是在发生火灾时,围龙屋存在大量易燃的木结构,水塘可以有效阻隔火源,人们利用汲水器具获取塘中的水对火灾进行及时的扑救[7]。另外,庞大的居住人群也为围龙的生活污水处理增加了难度,半月塘同时也承担了这项任务。污水从屋里的暗沟直接排入半月塘,此时,半月塘就相当于一个氧化塘。这是一个无需日常维护管理、结构简单、净化效果良好的被广泛使用的污水净化“设备”。水塘收集日常生活污水和雨水,通过杂质沉降和水生物分解,利用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将污水处理成灌溉农业用水、水植与养殖用水。同时,水的比热容较大,能使屋前水体形成局地小气候环境,变得冬暖夏凉。作为一个水体环境,对水中植物、生物种类的精心搭配和养植设计,还能营造出一个自然的景观环境。灵活生动的植物可协调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 在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中科学选择观赏性好的花草树木, 充分利用植物独特的姿态与质感, 软化建筑物突出的体量与生硬轮廓[8]。
■图1 围龙屋
■图2 夯土技术
在客家民系中,家族承担着对内、对外各自不同的职责,类似于邦国的“攘夷”和“安内”,家族在客家人的心中地位极高,甚至超过作为组成单元的自身家庭[9]。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长途迁徙到此的客家人仍然保留着强烈的家族意识,也尽可能的不同程度的呈现在客家建筑中,提醒生活其中的后人。在客家聚居建筑平面构图中,屋始终起着一种围合空间的作用。以家族的核心——宗族祠堂为中心,所有住户房屋组合连接面向祠堂,并且环绕在祠堂周围,展现了强烈的向心性和家族凝聚力,是家族概念的实体化。其中土楼的点线平面围合关系就是最好的案例,不同曲直的线有不同的情感色彩,直线象征男性的力量,曲线则更显一种圆润与过渡,象征女性的柔美[10]。围龙屋的实体围合以屋主体展现,虽然围龙屋主体不是中心对称的基本几何形,但是它仍然是以祠堂为中心,住户围合的方式构筑。这种向心性弱化的围合方式,在屋主体前方中心点弱化的区域安排的住户也相对较少。为了弥补实体围合缺损的部分,半月塘也应运而生。半月塘的平面弧形心都落在屋前,也就是说,从平面上来看,半月塘的弧总是环抱围龙屋。这种人工痕迹明确的半圆形池塘平面形式,通过平面形式弱化的方法确定了围龙屋建筑明确的归属方向[11-12]。相对于完整的规则几何实体,半月塘的形式感较弱,而与点和直线连接的不稳定直边、方形相比就再好不过了。从半月塘的外围向内观察,圆滑的弧形边线更加给人一种平和、友善的,而不是棱角锐利的气势;这样客家人中庸和善的处世态度也通过水绵柔的体态、弧形松弛的形状两者的结合得以展现。
围龙屋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组成部分,在历史文化、民风习俗和其它传统民居都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半月塘作为围龙屋的组成部分,其成形原因很大一部分受围龙屋和生活在围龙屋中的客家人的牵制。它的“风水”成因就与围龙屋相结合考虑,或是说为了围龙屋的居民而服务。迄今为止大部分研究在讨论客家民居建筑与文化关系时只关注中原文化,并始终探讨客家人如何将中原文化符号投影到他们的民居建筑。同样,从科学的角度探讨的半月塘成因同样更是与居民分不开,无论是何种原因,半月塘必是人为的半月塘,更是为人的半月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