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城市”视角下的传统民居控保改造研究*

2018-09-12 08:49孙磊磊李斓珺
中国名城 2018年9期
关键词:微距邻里民居

孙磊磊 李斓珺

传统民居具有高度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但长期以来,由于迅猛的城市化发展,历史地块中的古民居控保与改造问题一直颇受困扰。现今人们对古民居及其群落的保护常常聚焦于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保单位或运用规划手段进行控制性保护研究。不在文物保护范畴内的传统民居,大多按照原有的样式风貌进行开发、重建或改造。这些操作手段实则更倾向于将精力放在宏观的城市面貌维护,却忽视了微观的空间使用及居民的日常市井化生活。柯林·罗(Colin Rowe)针对现代生活方式涌入传统城市空间中造成的客观矛盾,提出把对象从其原先存在的系统与结构中抽取,用于织补历史和现实的矛盾与割裂。这种抽取与织补不是简单的空间形态的剥离与移植,而是蕴含了内在的社会、艺术价值等的完整提取与有机“拼贴”。[1]事实上,传统民居背后的人文内涵与艺术价值正是由其日常活力与存在性来体现,将传统民居的空间改造和场所更新与居民生活的日常性相互融合更具社会意义;设计者应认识到对其旧有社区环境活化、功能再生的重要性才是对传统民居遗产存在价值的认同与保护的真正要义。

1 微距城市

如果说建筑设计的终极目的是创造一种美好而真实的生活方式,那么民居的改造也理应从其当下微观而具体的生活场景、居民的使用习惯出发,从而使民居在当下的语境中获得新的意义。仅对建筑进行立面、结构进行翻新的“亮化工程”,并不能满足居住者对建筑空间不断演变的需求。针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环境和探究传统地段杂糅现状的城市状态,研究引入“微距城市”①概念并将其作为研究视角介入传统民居群落的街巷、弄廊、院落、楼阁之中。“微距”城市首先可以作为一种观察视角,洞察具体而近距的、既有城市环境与空间真实的应用场景,以此为原点,深挖内涵并回溯整体,从城市、邻里、民居空间到使用主体的不断深入、全面的解剖中,使古民居于各个层级中被“完整提取”。“微距”城市还可能是一种更新观念,旨在寻求差异化操作的微观设计策略,是通过对现有“微更新”、“微视角”、“微设计”、以及“微时代”等研究策略的深入理解和整合,借助摄影语汇中的“微距”手段,获得一种针对传统民居集群空间保护与更新的独特性研究视角和方法。因此,本文提出的“微距城市”主要体现在对研究对象具体场所、聚焦空间、微观改造的关注,从系统到局部的逐级拆解,对改造更新程度的控制,对居民、传统民居及其承载的“真实生活方式”保护。其内涵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一是“以小见大”,从小问题见大格局,从局部的个性到整体的普遍性,企图筛选出典型性的民居;通过对其进行改造更新研究,以此为基石,提炼出具有推广性的更新方法。二是“由隐至显”,在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过程中发现民居关键问题下内涵的深层原因,并在不同尺度、层级寻求差异、精细化操作的微观设计策略。三是“以点带面”,将传统民居抽象为几组基本的邻里单元,以此为样本原型,研究内部各要素复杂关系。用“微改造”解决普适性问题,拓展传统民居的保护内涵。

2 微距调研

苏州控保建筑目前共计289处,其中80%以上都是传统民居。古城凝聚水乡特色,风貌保护得较好,[2]这一点也可从古城的整体肌理得到印证,但若将视角推近、古城肌理放大至街坊尺度观察,原本细密统一的空间肌理则变得细碎而无序。进一步调查发现,苏州传统民居普遍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空间局促、老龄空心化及物质空间衰败等问题。

为使研究普适而具体,笔者通过梳理苏州古民居的普遍性问题与典型空间特点从而筛选、定位出苏州古民居坐标系统中的样本原点——天官坊(苏州控保建筑106号)。天官坊位于学士街社区,平面形制完整而典型,空间问题突出,作为典型的苏式民居样式代表,研究对苏州古民居的保护就有了范式意义。从历时性上考察,天官坊为明朝宰相王鏊故居,清初衰败,后被徽商陆义庵所购,改名为陆宅,其东临学士街北段西侧,北至梵门桥弄,西面为民族乐器厂,官方称之为天官坊[3]。岁月变迁,如今已被拆分成多户散为民居,建筑格局不复往昔,目前能找到较为完整的图是源于陈从周先生于1957年的测绘记录[4]。

笔者介入并洞察天官坊的具体空间,如街、巷、弄、廊、院、落、楼、阁,将早期图纸与现状对比,发现其空间环境恶化情况明显,保护迫在眉睫(图1)。

图1 历史测绘与现状测绘对比图

从民居的使用主体看,天官坊的居民主体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本地原住民、留守老年人,年龄结构较大、收入低、较贫困;另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年龄结构相对较小。此外,天官坊现存的产权模式以政府产权为主、房屋个人产权为辅;政府安置户及外来租户居多,家庭整体收入水平低下,人员结构多样,居住空间拥挤而狭小。由于居住空间的非正常压缩,以及在政策、制度等原因的限制下,居民无法高效的利用宅内空间,对公共空间的“抢占”反而是总体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于是厨房、卫浴等功能外溢到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领域感被割裂,公共与私密的边界变得模糊,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居民共有空间形制。原有空间所对应的使用主体已然不存,从一个封建礼制的大户家庭演变为一个“熟人社会”的空间,在经过老城衰败、原有人群不断外迁、外来务工人员由于低房租的吸引不断涌入等过程后,社会结构又一次瓦解、重构,空间也随之发生裂变(表1、2)。

表1 天官坊建筑及环境现状调研图

总体来说,使用主体及其社会关系与具体的空间形态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居民在异变的邻里与空间关系中通过争夺、妥协、默认形成了一种新的邻里平衡。但这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较为脆弱、不稳定,老人传统的日常生活习惯与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习惯冲突、对撞,随时都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发生邻里矛盾甚至使得邻里关系进一步恶化。因此,结合居民需求,改善居住品质、满足居住需求和复兴邻里关系,既是客观的迫切需求,又能与还原老宅形制,对场地进行肌理保护相辅相成。

3 微距改造

3.1 由显入微——城市、邻里与关系

事物都存在于其所对应的系统中,透过具体而近距的空间与民居真实的需求与困境,从微观介入进而宏观梳理,问题的根本性解决绝不仅在于局部微观的调试而应回溯于系统[5]。笔者认为,通过深入理解民居在空间肌理与格局、路径与尺度、核心与细部空间、居民的日常使用等层面的问题,进而使其在对应的层级得到针对性的回应,是改造的根本目的。

对天官坊的保护,将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至细部逐级递进的更新策略,进而使得保护更新可控制、有章法。在城市尺度的层级,应当以保护天官坊所在区域的肌理,尊重其与城市的关系为目的,通过梳理还原天官坊的空间秩序、格局与结构,拆除不必要的违建,修复空间形态(图2);在邻里尺度的层级,研究洞察与分析民居各部分的相对地理位置、空间特点与居住人群,将天官坊划分成西侧、中路核心、东侧3个基本的邻里单元,在此基础上探究各邻里单元及其之间的联系。邻里单元是对应着一个自身相对完整的空间体系与内部具有相对稳定社会关系及相近社会属性的“集体人”的社会结构,在这一层级,各邻里单元之间于空间与社会结构上有着微小但又明显的差异,基于这个不同,各单元间又通过共有的路径进行联系与交流。

表2 深入天官坊日常生活的微距调研图

图2 微距更新在城市肌理层面的反馈图

例如,天官坊的三个邻里单元中,现状7号大院处于场地核心地位,通达性最强,公共性最高,于此集中设置社区服务功能,使之成为连接相邻邻里单元的功能中心,再通过重建传统民居路径,使得各个组团能便利到达这一功能核心。西侧的邻里单元靠近梵门桥弄,交通流量大,较为喧闹,故西侧邻里单元居住群体以年轻人租住和年轻的家庭结构为主,辅以服务性功能如生鲜超市,不易受干扰且方便服务于居民。东侧的邻里单元靠近砖雕博物馆,主要交通依赖于肃封里这条小巷,偏静,居住人群以老年人和老龄化家庭结构为主,布局的公共性职能例如共享厨房也是较为私密。因此,各组邻里单元动静有别,功能布置各有针对。在整体布局中,院落间横纵相互联系,各单元空间与场景序列有序组织,增加空间的趣味。

3.2 空间反制生活

生活场景实际是居民生活习惯作用于民居空间的结合反馈。非正规生活空间并不只是单纯的形态演变,它具有一种空间背后使用者映射出来的空间自主意识。当使用者认定空间所属权时,使用者的意识才转变为空间意识[6]。空间与社会关系是相互对应并影响的,研究期望通过空间的转变来重塑社会关系,复兴邻里。成功的保护往往是不仅保留了建筑及空间格局,还保护了传统民居内部的社会结构与居民“真实的生活”。

对新建建筑而言,功能即使用者需求决定了空间形式;而在控保建筑更新中,我们思考如何通过新功能植入和空间设计反制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在此,新功能空间的置入策略是将无归属性的空间转化为公共性空间,人们对这类空间的使用将置于集体监督之下,因个人利益造成对集体空间的破坏或擅自改造的行为将会大大减少。例如,笔者在其中一个居住组团中,将原用于杂物堆放的公共用房置换为棋牌室,对棋牌室有使用需求的居民将会自发监督棋牌室内或周围绿化带内堆放杂物的行为。在传统民居中,因用地和建筑风貌保护的限制,几乎不可能置入大体量、集中性的邻里服务中心。因此我们选择将社区服务中心“化整为零”插入至若干个居住组团内,在交通串联方式和功能配置上进行整体控制,形成功能轴线,增加邻里交往和居民聚落感、归属感,也就有助于社区管理、降低潜在犯罪发生概率。此外,在巷口新增了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停放处,以减少狭窄街巷以及民居庭院中因随意停放造成的通行不便与邻里矛盾。值得注意的是,在还原的院落空间中,结合绿植材质及与基地贴近的儿童游戏设施、健身设施,对空间二度划分限定,既能增加活动方式,也方便居民结合器械进行晾晒,减少居民自发加设晾晒器具阻碍交通、引发邻里空间争端的可能(图3)。

上述操作,以功能配置相对多样的庭院节点整合公共与私密空间,是空间手段基于功能差异化对控保建筑形制的织补。无论是单一的节点还是组合而成的功能轴线,是缝合多个居住组团的功能和空间要素,使得居住组团能以细胞生长的姿态实现古城区各个居住社区的复兴。

图3 微距场景空间节点图

图4 宅-院-廊结构分解图

3.3 以点带面,由微而显

3.1.1 聚焦于空间要素,细胞式生长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主张,历史遗留下来的要素具有“推进性”,体现在可将空间形式留存下来,不受制于其原始功能。[7]因此,笔者在细分的3个邻里单元中,提取其中功能复兴的载体,即“宅、院、园、廊”四个核心系统,分别对应着建筑的居住使用,活动、交往,游憩、观赏以及交通等功能。(图4)在前期调研中居民所需求的健身房、共享厨房等分别植入公共性的“院”中,园林式的景观、绿化则由“园”的体系承载,满足居民的交往、游憩需求。“院”、“园”基本以轴线对称布局,中、东、西3个邻里单元各有轴线,通过轴线的串联连接方式组织院落空间,主次有序,轻重变化,节奏鲜明。从外到里,从公共到私密,过渡自然。“廊”是各邻里单元间的横向结构与并联连接,对二层空间和结构进行梳理,结合备弄,设置二层连廊,越过层层庭院,近距离欣赏层叠瓦山。合宜的过道宽度,为步行交往提供可能,也加强空间引导性,再加入新的楼梯,解决部分二层住宅消防疏散问题。

“院、廊、园”实际是多个生活场景的物质载体共同组成的体系,同时也根植于江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形制之中,此类“化身空间”是将体触经验与功能需要相适应结合的物质载体[8]。本方案基于公共和半公共空间体系的形态,结合功能置换等手法,将具有相似特征的组团以细胞生长的形式进行复制;在结合各组团内部具体矛盾赋予功能,有望实现多个组团既和谐又独特、保存整体场所价值的更新。

3.3.2 以套型设计改善生活品质

传统民居的本质是居所。提升居住体验,减少资源争夺,是改善邻里关系、保护控保建筑物质形态中最基础也是最易忽略的方面。在居住品质提升中,笔者主要采用两种手法:一是“拆”,拆掉不必要的违章乱建,梳理居住空间肌理,结合历史建筑结构体系,且以被动式手段合理改善建筑物理环境;二是“补”,即吸纳部分空置空间,补偿拆除部分面积及功能,使常住户内有独立厨卫,部分租户集中区有共享厨房,做到基本功能齐全(图5,表3)。

图5 户型布局图

表3 “微户型”类型表

图6 分解轴侧图

以中部邻里单元南侧组团为例,设计中我们拆除了现状居民部分加建(包括建筑体、屋檐挡板),将加建功能分解置换后,通过在这个庭院空间进行景观、绿化上的更新,解决南侧组团住户的采光通风问题,重新赋予了庭院交往、游憩功能。此外,结合原有建筑的结构特点和相邻二户户主意向,恢复或加入一些小的天井庭院,让与院子相邻的两套住房南北通透;在结构不满足改造要求或面积无法协调的建筑部分,加设天窗。通过上述被动式措施,使采光和通风情况获得改善,在形制上也强化了传统建筑的空间节奏特点。

在访谈过程中笔者结合住户实际诉求,我们设计了跃层的套型(表3),既能够补偿拆除加建后住户的面积需求,又提供了时下兴起的半租半住的使用可能。部分租住用户平时并不需要使用厨房,即安排在二层居住;腿脚不便的中老年房东,住在一层,入户方式相对独立互不干扰。这一居套型将大量空置二层房间置换为功能弹性空间,再结合近期流行的网络民宿订购,为居民带来收入;游客或租户的介入,或将增加西南侧砖雕博物馆的客流量,也带动更多人进入、了解这一历史街区,为历史建筑的功能保护和更新注入新活力。

4 结语

在我国城市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民居的保护绝不应仅仅停留在肌理、建筑与空间格局,民居的特色理应回归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与使用主体。传统民居的艺术与文化价值也是由从城市、民居到使用主体等诸多层级共同构成。本文提出的“微距城市”通过不断近距的剖析观察与不同层级的针对性改造观念,将传统民居的空间改造和场所更新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相融合,以期促成社区环境的活化与功能的再生。

空间与使用主体及生活往往互为因果。研究将传统民居改造的“原点”转移,从微观的日常生活出发,希望通过微距视角下的空间引导使用主体的方式推动传统民居及其承载的“真实生活方式”的整体保护,并以苏州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天官坊”为例论述,探寻新时期下苏州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的新的研究视角与普适性对策。在充分尊重民居的历史环境与价值的同时,于民居具体而近距的空间与日常生活场景中摸索、抽取出一个关于民居与居民相互交融的“完整”民居内涵,借由局部微观空间以及关键空间元素的重塑与梳理,内嵌入民居的空间与社会结构中,使得民居在当下的情境中焕发新的生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9]微,是一种谦逊的态度、谨慎的介入;显,是终极目的。研究期望以此视角与策略来回应在当下“存量更新,以人为本”的背景下,传统民居的更新对策并引发相关探讨。

注释:

①微距城市:微距本身是摄影的一种手法,通过镜头的放大,对物体进行近距离或者超近距离的拍摄和观察,往往会获得戏剧性的画面,对细节表现充分。本文中的“微距城市”指的是通过特定的研究视角和条件对城市进行层层透视,展开深入的、个性化的观察与研究。

②套型A:含一厨一厅一卫一卧,可满足1-2人居住。

③套型B:含一厨一厅一卫二卧,满足核心家庭及其向主干家庭过渡的需求。

④套型C:含一卧一卫,可拓展一个厨房,面向1-2人常住或临时租住。

⑤套型D:复式套型,其中D-1面向核心家庭,是有入户花园的跃层; D-2针对主干家庭设置,含二层露台;D-3和D-4为租住结合套型,一层为共用门厅厨房和房东的住家,含一卫一卧,二层为2-3个卧室,共用一套卫浴。

猜你喜欢
微距邻里民居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微距下的昆虫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微距下de雪花
大师教你微距摄影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奇趣民居
你为邻里理发,我为你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