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 林尧舜
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武夷山市是福建的一张重要旅游名片。2017年,武夷山市旅游接待总人数1283.11万人次,增长17.30%,主景区日销售门票、日接待量和全年接待人数均破历史记录,如此庞大的旅游接待市场给安全保障体系带来巨大考验。笔者从下梅村、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印象大红袍等景区了解到,创建平安景区多了“智慧安监”这把保护伞。
据了解,2017年,武夷山市安监局为了填补“数字武夷”无智慧安全生产信息平台的空白,在武夷山市辖区内的茶厂、酒店、下梅古村落、五夫镇、文保单位等企事业,开始了以“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切入口,建设“智慧安监”暨数字武夷智慧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平台的工作。
武夷山市常务副市长谢金润说,武夷山市加快数字武夷智慧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从传统监管方式向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现代方式转变,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治理能力。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指挥中心
下梅村保留大量木质结构民居
走进“万里茶道”起点下梅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数百年前的商业集镇。这座位于“万里茶道”起点的古村落,毗邻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特色民居村”“福建十大醉美村落”“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现仍保留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建筑结构以砖木为主,装饰有大量精美纷呈的木雕。
然而在这些建筑结构中,大量使用木质的梁、柱、屋架、楼板、隔墙等可燃构件,一旦疏忽着火,后果不堪设想。众多威胁文物安全的因素中,电气火灾一直是古城镇、古村寨和文物建筑最大的安全威胁。
2017年,武夷山市安监局委托福建中能建家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建家和物联”)采集“用电安全隐患大数据”为切入点,建设“智慧安监”基础骨干网,建起了下梅村“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
位于邹氏家祠的系统数据收集点,电气工程师谢生展示了智能传感终端的操作流程。他说,通过智能传感终端采集上传电气线路实时运行数据,预警平台发现电气安全隐患,并将隐患信息推送给用户,管理平台监管隐患信息,并向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电气隐患风险评估报告,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最终形成电气安全隐患从发现、监管到治理的有效闭环。
就在系统建成后不久,中能建家和物联的监控人员发现下梅古村落的大夫第后堂总开三经常发生相线剩余电流预警,如果平台的剩余电流预警是由漏电引起的,就会产生电火花、短路等电气安全隐患。于是立刻联系了下梅村的负责人。
可是,下梅村的电工自行简单排查过,未找出隐患产生原因,加之对用电没有造成影响,所以当地电工认为该隐患不是非常严重。中能建家和物联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利用专业工具对有问题的电气回路逐段进行排查检测,经过一个下午反复分析与检测,最终找到线路剩余电流的原因。
在看到安全隐患顺利排查和专业技术人员讲解安全隐患造成的后果后,下梅村的相关人员积极配合,立即对有安全隐患的线路进行了整改。而且更加主动关注“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发出的各项安全隐患预警信息,一发现问题就进行排查治理,有效保障用电安全。
截至目前,下梅村共建有21个点位的数据收集点,基本覆盖全村重要建筑。
下梅村古宅装有智能传感终端采集系统,当发现电气安全隐患,立即将隐患信息推送给用户。
正如下梅村文化民俗专家邹全荣所说:在打造“万里茶道”起点旅游品牌中,保留古建筑完好是重大的历史责任,现代高科技的隐患排查技术将发挥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武夷山市安监局已完成了“智慧安监”暨数字武夷智慧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平台的前期建设工作。已在各企事业单位设立了200个安全隐患数据采集点,对近千条电气线路进行安全隐患信息实时监测。后期将继续在各行业增设各类数据采集点,形成一张城市级基础安全生产骨干网,促进数字武夷信息平台全面建设发展。
根据武夷山市安全隐患系统的统计数据,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底,已帮助安装系统的企(事)业单位排查、治理了用电安全隐患共计70余次,实现了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治理的“双控”机制工作目标。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017年,由于成立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武夷山景区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新成立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管理服务中心在承上启下中,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等困难,坚持以创建平安景区为重点,全面落实综治责任机制,强化综治各项治理措施,用现代大数据助力保障旅游安全,取得成效。
“通过系统可提前了解景区的实时情况和未来三天的游客情况,很实用。你看,现在系统显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客流量1178人次,进去游玩比较舒适。虽然下了小雨,第八趟竹筏正常开航,第十趟就停航了。”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区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一一道来智慧旅游带来的各种便利。
这些旅游大数据让游客的行程更灵活。为了让游客得到最佳的旅游体验,智慧景区指挥中心将当日各景点售票数、客流量等实时数据,在景区入口、游客中心和候车亭等游客集中区域的显示屏上播放。游客可根据信息自主选择舒适的游览行程。
据了解,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投资570万余元建成景区指挥中心,整合视频监控体系、网格化服务管理、景区管理指挥调度等系统,建立了以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为核心的综治信息平台。同时,搭建“智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防控系统”,使景区内电气火灾隐患得到治理。
“基于移动用户数据建成的旅游大数据平台,提升了智慧景区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管理服务中心安办主任林敬志说,“在景区,无线网络(WiFi)成为大数据处理中的重要一环。更重要的是,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根据游客密度分布制定精准的应对措施,提高信息化安全水平。”
为保障游客安全,武夷山市一方面通过监控,发现有游客进入到非旅游线路,及时派工作人员阻止;另一方面,在各路口、景点或危险地方安排武警战士、工作人员守候,及时提醒和维持秩序。交警部门则在重要路段加强现场指挥和巡查,保障道路顺畅,加强对九曲高速路口、景区南路口等重点区域、重点路段电子监控的应用,严厉打击野导、摩的拉客现象。
“游客从步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那一刻起的所有信息数据,都将汇总成‘面’、剥离串‘线’、分析结‘点’,最后化成交织一体的大数据服务。”林敬志说。
目前,景区综治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行集中办公、统一指挥、24小时值班,开展景区应急处置、视频监控巡查、维稳信息研判、运营调配、服务管理等工作,形成集咨询、服务、调解、执法和应急处置于一体的信息化综治中心。
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印象大红袍”)位于武夷山度假区中华茶博园,是武夷山市倾力打造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2010年3月29日正式公演后,迅速抢占了武夷山夜间旅游市场。共接待观众430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达65%以上。
这样一个接待量密集的景点,安全管理情况如何?尤其是360度旋转看台如何实现技术保障?
“除了安防措施严格按照机场高铁站的标准设置,剧场观光者底下的座位也是大有玄机,这种360度旋转观众席在十年前就是国内首创。”印象大红袍总经理郑彬带领笔者探究了观众席下方的“安全”奥秘。
“剧场旋转观众席为纯钢结构,重650吨,螺丝30000颗。观众席5分钟内就可以平稳旋转一周。这样一座重达600吨的庞然大物,采用的是液压动力,既可以保障动力充足,又能最大程度的减小振动,安全性能最高。”郑彬介绍。
除了日常对对钢构系统的定时维护,钢构棚里还装有许多智能监测仪。在2018年4月提供的“旋转观众席钢结构健康监测报告”中,各项监测指标均为正常。而这样的监测报告是由浙江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24小时动态监测能观测到肉眼不到的变化,对钢结构内部的细小变化也是一览无遗。
“由于舞台是依山傍水而建,能为观众提供独一无二的浸入式演出。但在防汛方面也面临着严峻考验。”在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密集监控着现场情况,尤其是汛期阶段,及时侦查和处理。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重中之重,杜绝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郑彬说,通过“人防、技防、物防”三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重点区域、重要环节、重大节假日的严格管控,扎实推进安全管控制度化、安全工作常态化、安全检查专业化和安全举措动态化。
据了解,2017年,印象大红袍无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无一例重大治安安全事件,全年接受各级安全检查16次,受到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及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一手抓安全,一手抓经营,圆满完成全年演出接待任务,并安全承接国家二级以上接待及外事接待任务等。
同时,通过培训、现场抽查、定时检查等举措逐步完善安全岗位的窗口形象,不断提高自身的优质服务水准,充分调员工积极性,年度内,查处外来推销人员196人次、处理突发事件25起;重大节日消防安全检查11次,消防培训演练4次,参与培训人员涉及公司各部门160余人次。
印象大红袍360度看台旋转大有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