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安通
纵有“天才学霸”“搬砖男神”等诸多美誉,但邓楚涵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学生。他常说,风轻云淡的背后,都是浓墨重彩的付出。
他是全国首档大学生益智节目《天才知道》第二季的全国总冠军,他是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改版后第一期的首位“站神”,他是央视科学节目《加油!向未来》《正大综艺·脑洞大开》中的“未来博士”。在展现渊博学识的同时,他更因帅气俊朗的外形,被网友们称为“搬砖男神”“天大都教授”。
他,就是90后黔籍剑桥大学在读博士生邓楚涵。
“90后”逐渐在各行各业独当一面。邓楚涵就是“90后”中的榜样式人物,他是名校高材生,益智节目里的赢家,还是出版了两部作品的青年作家,中国爱眼公益基金会形象大使。他用自己的生动实践,诠释着“90后”的个性与气质,责任与担当。
“只要年轻,你就有无限可能。”图为邓楚涵近照。(受访者供图)
邓楚涵出生在贵州省瓮安县,这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小城。环境的熏陶、家庭的关爱,给了他一个相对自由的成长空间,也给了他一个心灵栖息的温馨港湾,让他能够在离家求学的这十多年里,敢于越拼越强,敢于越走越远。
2009年,邓楚涵从贵州瓮安中学考入上海同济大学,一路刻苦学习,在本科阶段即是同济大学的“全才学子”,跟随导师获得发明专利,后以专业成绩第三被保研至天津大学,如今在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地下建筑。他曾参与中国上海、天津、英国伦敦、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等地的多项地下建筑研究工作,并于2012年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就读学士期间,代表中国赴美国参加全美土木工程师学生竞赛,获地下建筑组冠军。
“妈妈始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是需要在早期主动培养的。”邓楚涵说,在他三四岁的时候,妈妈就帮他买了一本插图版的《唐诗三百首》。
“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我放到书桌前的椅子上,带着我去读诗,她并不是要我将这些诗句背得滚瓜烂熟,而是为了在我心里边种下一颗诗歌的种子。”童年时候读书的点点滴滴,在邓楚涵的印象里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除了读书,邓楚涵还跟着爷爷学书法,跟着奶奶画国画,后来还学了武术,并获得2011年上海市“阳光体育联赛”武术组冠军。这位自幼学书习武的风雅少年,在《天才知道》节目中曾一口气答出了“降龙十八掌”的全部招式,从此收获了“邓十八”的雅号。
邓楚涵(左)受聘为中国爱眼公益基金会形象大使。(受访者供图)
“父母从来不会给我设置任何具体的要求和目标,因为他们始终坚信,除了出生时健康的身体和完整的教育,他们不会也不想再给我安排任何事情了。”谈及家庭教育,邓楚涵说,他庆幸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
纵有“天才学霸”“搬砖男神”诸多美誉,但邓楚涵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名非常普通的学生。他常说,风轻云淡的背后,都是浓墨重彩的付出。
在去剑桥之前,因为优异的学习成绩,邓楚涵很快便拿到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在申请出国时却遭遇了语言考试的瓶颈。剑桥要求雅思考试听、说、读、写4个单项每项必须达到7分(最高9分),而后邓楚涵便展开了漫长的雅思考试之旅,这也算是他成长路上迄今遇到的最大挑战。
由于中学时英语教学的条件限制,邓楚涵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训练。为了圆梦剑桥,在7个月里,他一门心思学习英语。练习口语练到嗓子肿痛,几近失声也不罢休,睡觉前还常常把耳机套在头上,在英语听力训练中进入梦乡。
一次不行,二次,三次……终于,第八次雅思口语考试达到了7分,第九次稳住了7.5分,而第十次冲到了8分。其间,由于国内考位紧张,他甚至还远赴韩国首尔参加考试,当时首尔正值中东呼吸综合征蔓延,也丝毫没有动摇他考试的信念。
“在英语考试的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发现任何的窍门和捷径,自己就是一门心思苦心钻研,面对一次次的挫败,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很强的信念——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考过,但我知道我一定能。”邓楚涵说,这场与雅思的“恋爱”,哪怕久坐复习导致的颈椎病时常让他苦不堪言,他也从没想过任何退路。因为他坚信:除了放弃以外,人生没有失败。
2017年6月,邓楚涵加入中国爱眼公益基金会并担任形象大使,开启了自己的公益之路。
“在加入基金会之前,我从未觉得自己会和公益有任何交集,但在加入并参与了一些救助工作之后,我慢慢发现中国的眼健康问题十分严峻,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邓楚涵目前参与的公益事业,主要集中在救助贫困眼病患者和普及眼健康知识两方面,他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和基金会的成员一起推动中国眼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
支援家乡建设,是邓楚涵一直以来的梦想。
虽然他现在还是剑桥大学工程系在读博士生,未能正式参加相关的建设工作,但在学业之外的眼健康公益事业上,他和基金会的同事们正不遗余力地帮助贵州贫困眼病患者重获光明。
“我们已在贵州寻找到了多位贫困眼病患者,为他们寻找医院并提供治疗经费。”据邓楚涵介绍,这些患者中,有患先天性白内障的贵州毕节贫困女孩陈兴兰,有左眼光感微弱的贵州六盘水贫困女孩施琴,有需要近视矫正的贵州遵义即将走进大学校门的张诚……
“虽然我的公益之路才刚刚开始,但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生坚持下去,因为无论贫穷富裕,每一个人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而我们也应该为此有所助力。”谈及家乡现在的发展,邓楚涵激动地说,“贵州的经济、交通和科技都在大力发展、齐头并进,我非常骄傲、也非常自豪,期待未来我们家乡的教育也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于未来,邓楚涵希望自己可以永远做一个“少年”:“我从来不去设想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但是会怀着正面、积极、期待的心态去走好未来的路。”
“只要年轻,你就有无限可能。”邓楚涵说。